借小问题培育公民美德
某大学一组广告专业学生发现,校门口的天桥下交通事故频发,险象环生却横穿者众多。学生们萌发了通过标语牌设计劝阻行人横穿马路的想法。经实地考察现场环境、细致观察横穿者特征、整理国内外行人横穿马路行为相关文献,学生对横穿者的个性特质、动机、情境等因素进行了调研。最后,学生设计出三条标语:“请走天桥”“走天桥比横穿马路平均仅多花9.4秒”和“你丑你横穿”,引发社会热议。
这则广告学专业的案例采用了基于大学校园及周边的小问题寻求解决方案的教学方法,其教学模式具有公共教育的特质,同时适用于其他专业,在引导学生提升探究意识与合作精神、增强学习动机、理解社会责任、培养公民意识等方面,发挥着特有的重要作用。
鼓励学生探索“小世界”中的小问题
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源于西方,1969年由霍华德·巴罗斯和罗宾·坦布林在加拿大首创,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使学习者能够进行研究、理论整合和实践,并应用知识和技能来开发一个解决某个确定问题的可行方案。
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方法具有七个特征:一是问题是学习的起点(真实世界中的问题);二是学生必须对自己的学习负主要责任,教师只是引导者与咨询者;三是学生需要多学科、多角度知识围绕问题而不仅仅是围绕学科进行自主学习;四是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必须对问题进行重新分析,对将来所学到的知识加以应用;五是协作至关重要,个体通过公开表达和反馈帮助团体制定可行的解决方案;六是通过每个环节后的自我和同伴评估,增强学生学习的自我反思性并提高一系列元认知处理技能;七是定期对学生的学习进展进行评估,以确保他们能识别和表达所知道的学到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习得,而是通过学习者在一定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在建构主义倡导的学习过程中,教师是帮助者、促进者,学生是学习的中心。教师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以及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创造学习环境的四个要素。建构主义强调知识是通过社会协商和对个人理解能力的评估演变而来,因此情境对个人理解能力及知识体系构建的发展至关重要。与其他个体的协作、会话是检验我们理解力的主要机制。学习目标来自认知冲突或困惑,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一步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最终达到形成新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等教学过程要素形成了非常清晰明确的稳定结构,与传统教学相比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功能和关系。
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方法就是以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为基础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国际上很多院校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或教学改革,这种实践教学思路克服了传统教室授课的限制,促进学生跨学科思考,同时学生通过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发展更高层次的思考能力、自我调节的学习习惯和解决问题能力。在不同学科的实际教学中,这种教学法应用方式灵活,可以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优化组合。
投入大量准备工作确保方法顺利应用
尽管要求选择真实问题,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方法对问题范围的设定留有很大的空间。对绝大多数应用性较强的学科而言,不限定问题范围,直接引入这一教学法容易造成“旧瓶装新酒”的难题。学校中通常采用的传统方法可以增加他们对知识的经验记忆,但是削弱了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这样的实践教学方法,普遍存在选题远离学生实际生活经验、资金不足项目难以落地、时长有限只能浅尝辄止等问题,学生对这类问题的参与意愿不强,所受到的教育启发也相对有限。
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方法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不能提供相关信息,不能通过告诉学生该做什么或如何思考来代替学生思考,而是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互动探究完成整个过程,教学效果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养。如果教育长期以知识传授为主,学生习惯了接受现有知识,不善于主动提出问题并进行批判性和创造性思考。在目前的教育模式中直接引入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方法,学生往往会因基础性的个人表达、问题解决、主动学习、批判性思维等能力不足而难以适应,教学效果欠佳。
教师的综合素养是这一教学法良好实施的充分条件,教师有开阔的跨学科视野、丰富的教学经验、清晰的思路和灵活的指导策略。这些都需要学校和教师在前期投入大量精力做准备。
促进学生多样化融入社会、参与社会、理解社会
约翰·杜威认为,“不论对于学习者个人或者对于社会来说,教育为实现其目的,必须从经验即始终是个人实际的生活经验出发”,强调应使学生通过实践去打开周遭世界。杜威的教育观启发了我们对教学法的改进思路。
针对现行实践教学方法存在的不足,我们对教学法进行了如下改进:一是问题提出的方式,教师引导学生以现实生活中存在于身边的小问题、真问题为目标,强调问题不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在保证适度挑战性、复杂性与真实性之外兼顾趣味性。二是鼓励学生以团体形式,围绕问题展开多学科的综合性自主学习,着重个人表达和团队协作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三是教师以引导者身份全程参与其中,在教学中适时采用激励、奖惩、非干扰性技术支持等手段引导学生,以确保学习过程的有效性。四是项目给予一定限度的经费支持,在保证项目有效性的基础上,给予学生团队经费支配权,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集体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实践证明,学生集体参与的意愿强烈,学习积极性及对课程的满意度大幅提升。围绕现实生活中的小问题,更容易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公民意识,成为促进学生多样化融入社会、参与社会、理解社会的有效手段。
在大学生的生活中,食堂与学生之间普遍存在沟通不畅、误解频发等问题,如何通过传播的方式来改善某餐厅在学生心目中的好感度成为他们的实践目标。在调研前阶段学生们分别访谈餐厅工作人员和用餐学生,了解双方的见解和意见,翻阅食堂意见本,从众多留言中发现症结所在。在学校的支持下,他们设计了菜品翻新海报征集、对新菜品的线上线下投票等一系列活动,吸引到校内外人士大量参与线上菜品投票,活动相关视频在全网播放量、微博话题“年底了饭堂阿姨也要冲业绩”的阅读量可观,整个活动所传递出的人文关怀获得了各界赞赏。有媒体评价,在这种细微处流露的真情与责任背后,是一所大学所秉持的价值观和所追求的精神气象。
这些课程作品的设计成本均不足千元,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收获了远超预期的活动效果,受此影响的社区民众也在一点一滴地发生着改变,实现了学校教育与社会之间的有效互动。学生既通过积极的行动来参与社会发展和建设,又通过体会如何群策群力解决社会问题,事实上增强了当家作主的自豪感、归属感和责任感。学生不仅是学生,更是以公民身份在感受公民尊严、理解公民责任。通过有序参与校园和社会公共生活建设,学生和社会成员在行动中理解公共问题的复杂性,进而培养其合作精神和公民观念,增强谅解、宽容等公民美德,从而实现与社会物质、制度现代化相适应的“人的转型”。
(林升栋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吴珺婷系贵州师范大学传媒学院讲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