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打造高职“双创”教育的高质量窗口
■特色为笔 绘制“双高”建设新画卷?浙江篇
2005年,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全国率先提出“大学生创业团队工商注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依法纳税”的“全真环境创业教育”模式,被誉为“中国高职创业教育的小岗村”。
近期,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典型案例入选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全国职业高等院校校长联席会议编制的《2021中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使人们再次将目光聚焦于学校“双创”教育模式。
十七载足音铿锵,在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引领下,学校“双创”教育历经“全真创业”“四轮驱动”“圈层融合”“校地共建”四次转型升级,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增强了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能力,提升了区域产业发展活力,学校“双创”教育成为浙江省乃至全国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窗口”。
“破冰之旅”
从仿真到全真的果敢首创
累计孵化800多个学生创业团队,万余名学生参加创业实践;学生毕业10年后创业率达到16.3%,对母校认同度较高的毕业生中,自主创业学生比例达到30%。这组数据的背后,是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双创”教育体系的有力支撑。
2005年,当全国大部分高校的创业项目尚在模拟环境中摸索时,学校党委决定启动建设“全真环境”下的创新创业园,要求入驻大学生创业园的企业严格按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有关规定进行注册登记,遵章经营,依法纳税,自觉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同时,园区专门成立了创业园管理委员会和创业管理服务中心,试水“项目批次滚动发展”运行机制。这意味着大学生创业项目只要不符合有关规定,哪怕已经入驻了创业园,也有随时被淘汰的可能。
这一完全市场化运营的创业教育模式,彻底把学生推向了市场,颠覆了传统“在教室教游泳”的一贯做法,开启了中国高职创业教育的“破冰之旅”。短短两年,学校“双创”教育就实现了“多点发力、遍地开花”——4批次共69个项目进入创业园进行创业实践,直接参与学生353人,带动校内外学生间接参加创业实践3000多人;69家企业除一家中途关门外,其余68家均实现盈利,实现销售额350多万元,利润110万元。
好的教育是能够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教育,创业教育也不例外。“全真环境创业教育”并不走“标准化”路径,而是将创业项目的市场运作规则和流程、科技项目的探究方法和创新思维、企业项目的技术流程和生产标准、竞赛项目的竞赛方式和内容设计等创新“配方”有机融入,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需求、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漫灌”与“滴灌”并轨的差异化培养。基于以上理念和实践,“全真环境创业教育”被教育领域专家认定为“水平评估创新项目”“中国创业教育三大模式之一”。
“四轮驱动”
从领域到体系的深度跨越
“双创”教育的背后,不是简单地培养几个创业者、开几家学生公司、获几个“双创”奖项,而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的整体改革、转变与提升。“双创”教育如何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紧扣浙商文化底蕴的“双创”文化品牌?聚焦“双创”教育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基于“全真环境创业教育”,2008年学校党委又一次先行一步,要求以“专业教学融合、创业实践提升、校园文化引领、机制体制保障”为“四轮”,驱动“双创”教育打破领域限定,塑造“双创”教育全面推进的体系化建构格局。
专业教学融合方面,学校投入千万元资金在34个专业铺开“专创融合”改革,聘请校内外专兼职教师100余人,建立包括创业通识、创业技能、创业实战等内容的“阶梯递进式”课程体系,且每个专业都构建了由3门限选课和4—6门专业课组成的创新创业课程群,既面向全体学生,又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基于此,建设创新创业教育项目500余个。
创业实践提升方面,学校不断开发创业实践教育平台,在校内构建了“创客空间—创业苗圃—创业孵化器”的“专业、二级学院、学校”三级创业项目孵化生态体系。同时每年安排百余名学生参加暑期出境社会实践活动,结合国际化评价标准,推动“双创”教育的升级和动能转换。
校园文化引领方面,300余场知名浙商企业家讲座,吸引学生6万余人次,成为广大学子“领略浙商风采,感悟成功之道”的精神家园。学校组织创业学生与浙江大学、法国里昂商学院等不同类型院校学生面对面交流,邀请创业学子走进思政课堂和“道德讲堂”,并举办感恩父母、对接养老院、幸福助老捐赠、公益植树、创业私董会、创业故事汇等丰富多彩的“双创”教育系列活动,营造了“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的校园文化氛围。
机制体制保障方面,学校相继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决定》《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建设规划》等20多个制度文件,一方面注重从基础服务向注重增值服务转变,另一方面为使创新创业教育成为解决学校突出问题的着力点、推进学校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完善学校体制机制的支撑点提供制度保障。
由此,学校“双创”文化品牌取得了显著的连锁效应。在“全真环境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获评浙江省第六届高校教育教学成果奖的基础上,“‘四轮驱动’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又荣获浙江省第七届高校教育教学成果奖。
“圈层融合”
从校际到校企的同频共振
2010年6月,由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发起的“全国高职高专创新创业教育协作会”正式成立,吹响了中国高职“双创”教育校际协同、集群发展模式的集结号。
作为发起单位,学校党委深刻意识到随着高职“双创”教育的蓬勃发展,在校内创新创业环境持续改善、创新创业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盛况”之下,各类支撑平台尤其是突破校际边界、突破圈层限制的创新型平台仍然处于缺位状态。
“双创”由“众”而积厚成势。学校充分整合和发挥“全国高职高专创新创业教育协作会”的平台优势、纽带优势、资源优势,积极组织和开展现场交流会、专题研讨会等活动,在共享、推广、转化各院校“双创”教育典型经验方面积极作为,让区域模式走向全国。目前,协作会成员从成立之初的43所高职院校扩增到300多所。学校也因此连续两届当选全国高职高专创新创业教育协作会会长和秘书长单位。
“双创”因“创”而破茧成蝶。借助“全国高职高专创新创业教育协作会”这一大型智库优势,学校进一步深化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高专“双创”教育机制改革研究。在“以高水平‘双创’打造高质量发展引擎,归根结底要靠各类市场主体发力”的理念引领下,学校于2016年探索实施“创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新模式,即:对接浙江交投集团及其下属企业单位等相关资源,吸引国有企业和大型民营企业,利用资本、技术、知识、管理和设施等要素,共同投资成立合资公司和二级产业学院。
混合所有制模式健全了以企业为主导、学校专业建设为重要支撑、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中心任务的产教融合创新机制,深化了具有商业素养复合创新型人才的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破解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在体制和机制方面的障碍,形成了创业服务专业化、服务体系规范化、资源共享社会化的发展局面,并取得显著成效。根据浙江省教育部门公布的学年高职高专考核结果,学校教学工作及业绩考核近6年连续获得全省A等,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达95%以上,普遍认为毕业生“综合素质高,适应性强,上手快,潜力大”。
“校地共建”
从聚合到辐射的标杆示范
电商19118扩招班学生郭丽娜创办的服装设计与销售公司在2021年实现税收300多万元,带动就业500多人;曾参加香港回归十周年大阅兵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安保任务的电商19117扩招班学生何吉创办了3家天猫店,并利用所学电商知识,为上万人次开展线上线下营销公益培训……商职院一个个感人的学生创业故事改变了学校原有的分数质量模型,为构建多样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提供了宝贵的一手实践经验。
2018年,学校与义乌市政府部门经过多次协商,决定由义乌市政府部门投入2亿元,合作共建包含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和全国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即“双实双创”基地)的浙江电子商务学院。
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是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途径。学校党委在遵循《关于全面实施“红色根脉强基工程”,高水平打造新时代党建高地的意见》文件精神和行动指南的同时,也为打造“双创”教育升级版注入了新的内容和理念——
一是“双创”教育高地建设需向校地共建框架协议要合力,浙江电子商务学院通过搭建“政校企行”多元协同的电子商务产教联盟,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的市场化运行机制,建立了“校园、产业园、创业园”“三园”融合衔接的产教融合基地,该基地成功入选工信部门全国2021年首批100个“校企协同就业创业创新示范实践基地”建设项目。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