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职质量化解普职分流焦虑
据媒体报道,随着“5∶5”式普职分流政策的提出,长期存在的教育焦虑逐步表现为中考分流的升学焦虑。“取消普职分流”一度成为“双减”后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
其实,普职分流并非新的提法,也不是新的教育现象。根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0年全国普通高中招生836.24万人,在校生2427.34万;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包括普通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招生870.42万人,在校生2238.50万人。当年的普职招生比基本为5∶5,是真正的普职比例大体相当。
过去10年来,虽然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坚持普职比大体相当,但普职比已经不是5∶5。2021年全国普通高中招生904.95万人,在校生2605.03万人;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招生488.99万人,在校生1311.81万人。
但即便如此,还是存在中考时的普职分流焦虑。对之能否妥善化解,确实关系到“双减”成效。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被分流到中职,会想方设法提高孩子的学业成绩,以便进入普高。而化解学生及其家长的普职分流焦虑,需要综合施策。
在今年2月23日举行的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对于地方两会上一些代表和委员建议取消中考时的普职分流,教育部相关司局负责人强调了实行普职分流的必要性,并介绍了下一步如何总体保持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具体而言,教育部将积极推动各地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本地产业发展需要、健全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应用型人才发展多样化需求等因素,合理规划中职学校和普通高中的招生规模。这是一种务实的做法,给了地方更大自主权,可弹性确定普职比。事实上,弹性调整普职比也是各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的。
当然,即便对普职比进行弹性调整,还是会有家长感到焦虑,因为还有30%、20%的学生要去读中职。为此,有人建议取消中职,推迟普职分流,这其实并不符合教育发展与人才培养规律。所有学生都进普高,表面上满足了学生上普高的需求,背后则存在两方面问题。其一,不是所有学生都适合读普高。其二,即便在高考后分流,教育焦虑还是存在。学生的学业负担不会因推迟普职分流而减轻,同时对发展职业教育、培养技能人才也较为不利。
当前,在坚持普职分流的情况下,应提高中职教育的质量,转变中职教育的功能,建立并完善职教高考制度,大力推进中本贯通、中高职贯通招生培养模式。从现实来看,中职毕业生直接就业的已经很少,大部分将进入高职或职业本科继续深造。因此,中职教育应为高职、职业本科打好基础。与此同时,要把职教高考建设为和普通高考完全平等的高考,不只高职院校,职业本科也可通过职教高考招生。所有应用型本科和综合院校培养技能人才的专业,也可通过职教高考招生。这会提高职教高考的吸引力,把职业教育办为和普通教育平等的类型教育。
各地也可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探索新的高中教育发展战略。其中,推进普职融合,办综合高中,是可选项之一。综合高中是一类新型高中,学校既给学生提供普高课程,又开设技职课程,实行学分制教学,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未来学业与事业发展规划,自主选择课程学习,在毕业后选择普通高考或职教高考。这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学生的分流焦虑,同时给了学生更完整的高质量高中教育。原来学普高课程的学生,将选修部分技职课程。而主修技职课程的学生,也可学普高课程。办好综合高中,防止综合高中普高化,关键在于提高技职课程的质量,拓宽技能人才的发展空间。
归根到底,化解普职分流焦虑,必须在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提高职业教育地位上做文章。前者要求落实和扩大学校自主权,推进产教融合,紧密结合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开设课程,提高教学质量。后者要求坚决扭转社会存在的唯学历用人导向,形成崇尚技能的新教育观和人才观。
(作者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