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饭人公司”背后蕴藏育人契机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4-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据《长沙晚报》报道,长沙市某小学一名学生创办了一家“干饭人公司”,帮同学完成“光盘行动”,据说“生意”挺不错,每天能挣十多元钱。班主任知道后,并没有禁止或批评这名学生,而是非常智慧地通过班级民主讨论等方式决定“公司”是否继续运营。虽然“干饭人公司”暂时被“取缔”,班主任的做法却引来网友点赞,也给我们很多教育启示。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不断探究,不断试错。如果老师用爱心包容、用智慧引导,学生反而能有意外收获,真正成长成才。小学生看到“商机”而开办“干饭人公司”,既是受社会商业文化的影响,也是一种试错行为。班主任没有直接批评学生,而是在保护儿童身心的前提下,引导学生看到问题所在,并予以妥善解决。当老师把学生的问题当作育人的时机和资源,而不是简单粗暴对待,好的教育就发生了。

    当下,建设教育强国需要培养更多师德高尚的智慧型教师。“双减”政策持续发力,家长期望很高,老师育人挑战不小,学校要有意识地给老师松绑,减轻不必要的负担,也要积极支持老师升级教育理念,创新实践范式,大胆探索育人规律。学校包容老师,老师才能包容学生,善待犯错的学生。实际上,无论是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还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都是育人的良机。孩子是在问题情境中成长起来的,在如何善待孩子的问题方面,学校、家庭和社会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取得共识。

    教育者也要认识到,学生视角应是学校和老师处理教育问题时的基本立场。就拿校园里的“光盘行动”来说,这是学校师生的共同规约。学生若就餐时吃不完,该怎么办?如何把食育和学生的身心特点与成长需求统一起来,还是一个现实问题。老师和学生就餐要“光盘”,这是一种客观要求。站在成人立场和节俭教育角度看,是有道理的。但我们必须明白,如果学校提供的学生餐出现超量、单调乏味或不合学生口味等情况,还必须一味强迫学生“光盘行动”吗?这样做是否合适?学生是否有理由不“光盘”?

    教育要回归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内在需求。任何教育都要以儿童喜欢、能接受的方式进行,这样才能助力他们长远发展。育人无小事,网络环境下师生关系成为社会公众高度关注的问题。班级教育活动虽然是校园中的小事,但也可能引起巨大的舆情,值得教育工作者关注和反思。“互联网+家长关注”的育人反馈社会信息效应,给学校和老师带来较大影响,已经成为一个教育变量。如何善待、善用这种效应,警惕和防范潜在的教育风险,帮助老师更好完成立德树人任务,是一种现实考验。广大老师要“致广大而尽精微”,做好育人细节,慎用且用好信息技术手段,防止某些教育问题被无限放大。

    基于此,教育行政部门可尽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互联网+育人范例+家长关注”教育信息资源平台,形成多方协力的育人场。借助信息技术传播育人智慧和教学范例,是新时代教育变革的重要内容。互联网是双刃剑,家长关注教育是一种动力,也是一种压力。教育者特别是老师,只有以大爱、高尚师德为魂,以专业智慧和信息技术为妙用,才能把握住立德树人的良机和主动权。

    (作者系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