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探奥索隐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4-0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扬在脸上的自信,长在心底的善良,融入血脉的骨气,刻进生命的坚强”,这是东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孙雷教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逻辑养成与制度构建》一书的卷首寄语。在一个关照文化自信的时代探讨这一话题,是何其光荣与必要。

    “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有博雅广大之长,更应有亲民近民之美。“虽杂庸民,终无怨心,彼有自信者也。”自信是个体的生活境遇,更应是民族的精神关怀。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民族,走过“黄金年代”,经历“大争之世”,怀揣“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如今走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此即该书的“书胆”,是为开宗明义。

    文化自信更是历史与未来的同向同行。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民族,如果是自信的,就一定有经验、目标和魄力的三个维度。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最重要的理论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始终贯穿着文化自信的历史脉络与现实逻辑,是新时代华夏儿女同向同行的指针。文化自信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社会和谐的“黏合剂”。此即全书之总,是为提纲挈领。

    很多人认为,文化自信是历史的,就应该相对静态。事实上以静态的思维看文化,就容易陷入两种沉疴,要么陷入“历史虚无主义”,“躺平”“摆烂”,把现今遭遇的一切问题诿过于古人;要么认为自己站在古往今来的顶点,信奉未来应该给历史“立规矩”。前者是“自戕”,后者是“自负”,它们都不是自信。幸运的是,该书重视并矢志回答这个问题。此即该书之“文脉”,是为开枝散叶。

    文化自信在“古”,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是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的,是核心价值、传统美德与人文精神有机统一的,更是开放、包容和传承的。它在过往的数千年里帮助中华民族战胜了无数内忧外患,成为了中华民族自信心的基石,也必将支撑我们战胜未来所有的艰难险阻。这是立论的逻辑。

    文化自信在“近”,就是中国革命文化。它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集体记忆,从红船到西柏坡,从天安门到小渔村,从救亡图存到伟大复兴,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理论武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在继承与创新、斗争与反思、民族与世界的多重语境里张扬着中华民族的精气神,最终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定力、注入动力、破除阻力。这是辩证的逻辑。

    文化自信在“今”,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它脱胎于红色岁月,升华在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伟大实践,落脚点在不忘本来、吸收未来、着眼将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不断接续的胜利中走向“为万世开太平”的伟大复兴。

    本书的作者立足大学审视文化自信,向内可以关照思想政治教育对文化自信的推动,向外可以辐射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乃至民族社会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与养成。“自强不息,知行合一”“实干,报国,创新,卓越”,须知“行百里者半九十”,谨记“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一本书的根,也是教育者的良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逻辑养成与制度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探索规律,不断创新实践,不断接受检验。有人先做一步,期待万象同春。如果用诗的语言致敬远方,“起风了,你看那是岸”,其中无论是巨轮还是小船,须知文化自信都是必要的帆。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