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社协同打造专注力课程
随着“双减”政策的有效落地,小学生在完成一日的学习生活后,有了更多在校参加课后服务的时间。这为孩子们丰富课余生活、培养核心能力提供了更广阔的时空。借此契机,江苏省常州市荆川小学尝试家校社三方协同,对学生的核心学习能力专注力进行专项训练,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氛围中提升学习专注力,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能力基础。
打造课程,探索高效学习密码
专注力是儿童在学习过程中重要的底层能力,也是学生完成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一年级学生如果有专注力缺失问题,到小学中高年级引发的学习问题就愈加凸显,会切实影响到孩子的学业成绩和发展。所以学校选择刚入学的一年级和步入成长转折期的三年级作为专注力训练的试点年级,在试行中总结经验并逐步推广。我们着力进行专注力课程的研究开发,努力使这门课程达到应有的效果。
明确指导思想。基于孩子的年龄特点,专注力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是科学性、针对性和趣味性。科学性方面,我们引进有成熟训练方案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外部专家团队;针对性方面,我们以调研为基础,将家长提出的具体问题进行分类汇总,以解决学生、家长、教师不同层面的问题和实际需求为出发点,进行课程的设计开发;趣味性方面,我们坚持要让孩子喜闻乐见、主动参与的原则,努力让这门课程有生命力和吸引力。
优化课程品质。学校从课程审核、发布、选择、体验、评价的各个环节,反复优化课程品质。课程时长按40分钟设计,每节课有明确的主题,包括热身活动、读写训练、综合训练、亲子训练等环节。一套完整的专注力课程有16节课,包含“记忆力、学习积极性、耐心、时间管理、情绪管理”等8个与学习息息相关的主题,还有随堂练习册1本和家庭练习册1本,同时在家长群里对训练进行跟踪指导。
提供配套保障。为保证专注力课程的效果,学校还专门成立了“荆川儿童专注力课程”研究工作室,老师和专家、家长一起围绕课程体系的设计出谋划策;对在课堂中如何融合脑科学、心理学等多种手段,突出体验式、互动式教学模式等展开研究。学校还设立了多个专注力训练室,在每天的课后服务时间对学生进行专注力小课堂训练,每节课配备一位专业指导老师和一位工作室协助老师,让学生在小课堂轻松温馨的氛围中,进行专注力的训练和学习。
家校社合力,实现资源整合最优化
小学生正处于专注力培养与训练的关键期,通过系统而科学的训练,他们的专注力可以获得极大提升。要构建一套完善的训练体系,需要家校社合力,以最优资源组合促进这项工作的实施。
坚持训练。学校作为主导,始终把握课程的方向。所有的训练结合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身心特点与兴趣爱好,遵循教育性原则、发展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外部专家作为技术支持力量全程参与,确保训练内容与方式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我们和专注力研究与培训专家芮彩琴的团队合作,对学校老师进行专业指导与脑科学知识培训。专家还进入专注力小课堂,和“荆川儿童专注力课程”工作室的老师一起,对学生进行实用的学习方法指导与训练。
坚持打卡。专注力训练要达到效果,必须有家长的配合。老师会督促家长和孩子每天在专注力课程群中进行亲子训练打卡并提出注意事项。专家每周3次在群里分享专注力小知识,家长们学习后会在群里回复自己的做法和收获。孩子们得到及时的激励和肯定后,也逐渐找到学习的兴趣与自信。
创新评价。学校精心编写了《荆小担当家长成长册》。成长册中,“我与孩子的专注力训练小故事”“专注力每日打卡行动”“专注力每月成长分享”等内容,既让家长赢得了不同类别的“专注力奖章”,也记录了孩子们的点滴成长。每学期还会开展不同维度的家长评比,引领家长们持续关注儿童的专注力提升。
多方受益,促进学生健康可持续发展
专注力课程给学校、家长、学生各方都带来益处。专注力课堂让老师了解了脑科学知识与学生的发展规律,学会将科学的教育方法运用于日常教学;帮助家长解除焦虑,以正确积极的态度和科学的训练方法,陪伴孩子在专注力方面得到提升;不少学生经过学习训练后,专注力和学习效率都随之提高,对学习的成就感与自信心也有了很大提升。
家长们看到孩子的变化特别欣慰。三年级学生陈霖滔的家长说:“我家孩子原先有点儿多动、自控力差。通过学习和老师的指导,我们掌握了一些专注力训练的方法,比如当孩子多动或烦躁时,可以通过讲绘本故事,让孩子学习管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孩子坚持训练一段时间后,现在上课认真听讲的时间比以前长了很多,成绩也有所提高。”
孩子们也很喜欢专注力课程。一年级的李爽同学说:“我很喜欢上专注力课,老师都很亲切,还带我们玩游戏,回家后爸爸妈妈也会陪着我一起玩专注力小游戏。我认真听讲时,老师还会发给我小奖章。”三年级的蒋梦羽同学很喜欢专注力小课堂,他觉得这个小课堂很有趣,每节课都会积极回答问题。
学校开设专注力课程的目的不是矫治“问题儿童”,而是培养卓越者。通过开设这样的课程,学校看到每一个专注力不够的孩子,其实都暗藏天赋,都有发展的无限可能。这也帮助学校进一步明确了育人理念,即要看到每个孩子的特点与潜力,并帮助他们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常州市荆川小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