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双减”政策 做好素质提升“加减法”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4-2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为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让孩子们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江西省丰城市第四中学(以下简称“丰城四中”)积极落实“双减”政策,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不断丰富课后服务的内容和形式,做好素质提升“加减法”,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兴趣活动,引领快乐校园新风尚。

“基础+专长”

探索课程改革

    “基础+专长”的育人模式既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也能满足个体生命质量的追求。经过数年的探索,丰城四中植根于丰城矿区企业文化艺术沃土,紧跟国家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文件中关于“综合素质评价”的要求,以提高学生艺术素养为抓手,文化高考和艺术高考“两条腿走路”,逐步形成了“艺术教育”办学特色,并于2016年12月以艺术教育为特色发展方向入选全省第二批普通高中特色发展试验学校。

    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根据江西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及相关配套政策,对国家必修、选修课程进行分级、分类整合,整理开发了初高中衔接的艺术教育课程,开设入门课程、普及课程、欣赏课程、活动课程、专业课程和预科课程等层次性、阶段性的课程,从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爱好着手,逐级引领学生探寻艺术的魅力。

    在课程内容方面,学校坚持按照国家新课程方案的要求,把音乐、美术课作为艺术教育的主渠道,实现艺术教育课程化,固定课时,排入课表,有规定的自成系统的教学内容,并要求音乐、美术课开足开全,不挤不让,严格按课程规定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同时,根据学校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独具特色的校本艺术选修课,音乐类规划开设好声乐、钢琴、视唱练耳、音乐欣赏课,美术类规划开设好素描、速写、色彩和美术欣赏以及硬笔、毛笔书法课,传媒类规划开设好播音与主持、编导、摄影课。

构建“艺术+”课程

深挖发展潜力

    在校本特色课程建设中,学校构建了“艺术+”专题系列校本课程,既有全体学生限定选修的“艺术+”综合概述内容,也有“艺术+”其他学科(语文、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体育)的若干选修内容。学校实行“实验班+平行班+艺术特长班”的分班模式,探索“学科分层走班”、音美分科走班、“统一课时+自主课时”等教学模式。在统一课时中,教师面对所有的学生授课;在自主课时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等选择不同的班级就读,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规划,在初二、初三和高一年级自主选择要学习的艺术课程。

    为营造浓郁的艺术氛围,学校积极鼓励学生加入艺术社团、参与艺术节等主题活动,在活动中体验成长。如今,学校共有合唱团、管乐队、舞蹈队、演艺社、播音主持社、书法协会、摄影协会、绘画创意社等10多个学生艺术类社团,每周规划两个课时为学生社团活动时间,每月按计划开展一次社团展示日活动,每学期开设一次艺术活动周,继续开展好每学年一次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及每年一次的元旦文艺汇演,创造条件举办或让学生参与校内外各类文艺比赛和演出活动,为学生搭建多样的艺术展示空间与平台。

“体育+科技”

满足多元需求

    与艺术课程相辅相成的是着眼培养健康体魄的体育课程,学校格外重视社会活力、个人的生命质量与体育水平的关联性,除落实国家规定课程外,还成立了常规体训队,每年参训300余人;篮球队,参训80余人;跆拳道队,参训40余人;体育舞蹈队,参训30余人;足球队,参训50余人;羽毛球队,参训30余人;乒乓球队,参训40余人。最近连续三年的校运动会上,竞赛纪录不断被刷新,一批批体育健将脱颖而出。

    值得一提的是,为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助力“双减”政策有效落地,学校自2012年以来每年举办一届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2019年,开设STEAM机器人课程,派专人赴高校学习培训;2020年,与南昌大学人工智能教育研究基地开展合作,探索人工智能科普教育进校园,学校人工智能实验室还申报了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成立了学生机器人社团和人工智能社团,每周活动不少于4课时。2020年、2021年,学校以优异的成绩荣获江西省青少年网络安全与信息科技大赛“优秀组织奖”;2020年,学校“智能机器人项目”申报“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示范实验室项目,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多元化的成长需求。

“两个体系+多单元”

丰富课后服务

    在深化教学改革的进程中,丰城四中充分挖掘学生特长,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利用课后延时服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双减”政策真正成为提高学生学习效能的引擎和学校推进发展的有效途径。

    为响应“双减”政策中提出的“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的要求,学校推出了“两个体系+多单元”的治理体系,即尊重性差异发展评价体系、共构式过程检测完善体系和年级教育单元、学科教育单元、班级教育单元。在学科教育单元中,学校以“任务驱动”的形式布置了5个课题:一是新形势下的“备课”“上课”,二是新形势下的“说课”“听课”“评课”,三是新形势下的“学生学习的组织与管理”,四是新形势下的“作业与检测”,五是新形势下的“课后补偿”。

    经过不断研究,教育教学中的“两个体系+多单元”治理体系逐渐完善。例如“课后补偿”环节,要求当天参与课后或托管服务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作业、听课状态、学习态度、学科思维培养、小组互助、校园生活、思想动态等多个方面的情况,选择3—5名学生进行单独辅导。一段时间后,课后服务氛围逐渐活跃,原来学生不愿意提问题、不敢提问题的现象大大减少,学生的求知欲更强了、学习积极性更高了,师生关系、家校关系比原来更融洽了。目前,学校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学生参与了课后延时及托管服务,减轻了学生校外培训的负担,强化了学校教育主阵地的作用,促进了学生全面、健康、快乐成长,学在校园,乐在其中,也让家长更加放心了。(章广华 黄磊)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