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田园课程 焕发生命灵性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5-1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加强劳动教育,不仅是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战略需要,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双减”政策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沈阳市浑南区实验小学在“儒雅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努力把劳动教育纳入学生培养的全过程,丰富劳动教育课程,创新劳动教育评价,走出了一条特色劳动教育发展之路,不仅充分发挥了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促新的综合育人价值,还切实推动了“双减”工作在校园的落地生根。

    开发劳动课程 

    明确育人“航向标”

    学校成立“劳动教育”课程开发小组,组织骨干教师以国家课程为依托,结合本校实际,创编了“田园诗歌”“二十四节气”“五谷艺术”“手工彩绘”“田园摄影”“校园种植”等一系列校本劳动课程,进一步丰富了学校劳动教育的内涵,明确了其内容和标准,让学校劳动教育更加系统高效。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学校的很多劳动课程并不是单纯的劳动教育课堂,而是根据不同劳动项目的需要,巧妙融入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内容,切实推动了“五育融合”。例如:围绕播种育苗,语文与科学教师走到了一起,语文教师传授节气知识,科学教师讲解种子的构成;围绕统计与测量,数学和科学教师联手……跨学科、多主题的劳动课程,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

    丰富劳动实践

    点燃成长“加速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劳动教育不仅需要理论学习,更需要劳动实践。为了充分满足劳动实践需要,学校不仅积极整合资源,根据不同的育人目标,在校内开辟了“春华园”“秋实园”“儒雅园”“百草园”“行知园”“开心园”等实践园地,还与王滨街道魏家沟村合作,成立了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教师利用课后服务及劳动课时间,带领学生走进实践基地体验农作物种植、浇水、除草、收获、加工等环节,切实提高其劳动技能,培养其热爱劳动、吃苦耐劳等优秀品质。此外,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劳动实践兴趣,学校还会定期开展各类劳动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例如,每年开展3月阳春播种节、4月田园探究节、5月感恩劳动节、6月田园采摘节、9月金秋丰收节、10月田园创意节、腊月冬藏手工节等活动,引导学生“会耕、会赏、会画、会说、会写、会创”,切实提升其核心素养。

    创新劳动评价

    举好发展“指挥棒”

    劳动教育评价是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保障。学校经过不断探索,逐步确立了一套实用高效的“2325”积分制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第一个“2”指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种评价方式。“3”指教师、家长、学生三类评价主体。第二个“2”指既评价校内劳动,也评价校外劳动。“5”指劳动次数、劳动态度、实际操作、劳动成果、其他5个主要评价要素。根据以上原则,学校精心设计了《沈阳市浑南区实验小学劳动小达人评价表》,各项指标有详细评分标准,学生每天自主记录,家长、教师定期评价,每一名学生的劳动强度、劳动态度、劳动效果等情况一目了然。各班每月会根据结果评选班级“劳动小达人”。除了定期的积分评价,学校还会不定期开展专项劳动竞赛、劳动成果展示等活动,两手齐抓,切实发挥了劳动评价的引导、改进与激励作用,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创新工作格局

    奏响育人“协奏曲”

    高效落实劳动教育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特别是在小学开展劳动教育,核心目标之一就是帮助学生掌握各类日常家务技能,更加需要加强家校沟通,形成育人合力。为此,学校一方面通过家长会、班级家长群、家长学校等渠道宣传科学家教理念,帮助家长“转思想”,让家长认识到鼓励孩子适度参与家务劳动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制定了《小学1—6年级家务劳动体系清单》,明确学生每日劳动任务,帮助家长“狠落实”,确保一、二年级学生每天在家劳动不少于15分钟,三、四年级不少于20分钟,五、六年级不少于30分钟,弹好家校共育的“协奏曲”。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浑南区实验小学获得了沈阳市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示范校、沈阳市义务教育阶段劳动教育特色学校等一系列荣誉。未来,学校将紧扣时代发展脉搏,在队伍建设、阵地打造、智慧教育等方面下功夫,进一步擦亮学校劳动教育品牌,努力让所有学生都能过上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在“知行合一”中茁壮成长。

    (王惠君 邵爽)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