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融合” 培养复合型艺术设计人才
中山市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中心位置,是我国大型游戏游艺基地、儿童益智产业和展览展示产业生产基地。当前,全球正处在数字技术与创意产业交汇的拐点,数字文创产业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传统数字设计企业亟须转型升级,对专业群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出了新挑战;同时,新兴技术融入创意设计,对数字设计人才的综合能力也提出了新要求。为更好地满足新产业和新技术对复合型跨界人才的需求,助力构建粤港澳专业人才需求的产业链和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供给链,中山市中等专业学校坚持党建引领事业发展,坚持将党的建设与艺术设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紧密融合,立足本市产业特点,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融合背景下,提出并实施“双跨界·四融合”的艺术设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即:将动漫设计、数字媒体、工艺美术进行跨专业融合,将数字艺术与数字技术跨界融合;在教学中推动思政融合、技术融合、产教融合、理实融合,从而对接数字创意产业的多元应用场景,实现技能人才培育和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培养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数字创意人才。
课程体系层次化、项目化,课程成果产品化
“双跨界·四融合”培养模式以动漫游戏为主干专业,以数字媒体与技术为技术支撑,加之工艺美术文创衍生品开发,辐射幼儿保育专业、设计专业,实现艺术与技术高度结合、整体协同发展、优势互补、共生互融。课程内容包括专业模块、信息技术、职业素养、商业策划、运营等。这一实践顺应数字产业消费升级趋势,符合产业跨界共生特征,所培养的人才不但能胜任本专业工作,还能拓展到其他专业领域,成为名副其实的复合型人才。
推进专业群跨界,实现课程体系层次化。学校通过系统分析工作任务,拓展延伸岗位需求,搭建了“专业课程+跨学科课程+综合项目课程”体系,构建了涵括“职业能力三层次”(职业基础能力、职业核心能力、职业综合能力)同时兼顾信息技术、市场营销的跨专业课程结构,制定了符合学生职业发展的跨专业课程标准。课程体系分为5层:第一层是公共基础课程,在教授专业知识时融合各类经济、环境、法律、伦理、思政等因素;第二层是跨学科基础课程和通用课程,培养学生的造型基础、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素养及人体工程学能力;第三层是专业基础课程,培养学生的设计基础能力,使其具备专业技能和素养;第四层是专业核心课程,通过跨学科特色课程培养学生的设计应用能力,以及和专业相关的市场营销、表达创新能力;第五层是实践教学课程,包括校内综合项目实训、校外实践、创新创业课程,贯穿前4个层次,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和跨界融合能力。该跨界课程结构注重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和未来的发展,课程结构、目标指向与岗位需求高度吻合,有效增强了学生的生涯发展能力。
以项目开发为抓手,促进课程成果产品化。学校引入企业真实的工作情境、文化氛围和管理模式,确保实训基地设备与企业设备一致、实训过程与生产过程一致,保证实训设备的真实性、先进性、共享性和开放性。实训能产出产品、产生经济效益,通过“做中学”“学中做”,增强实训任务的真实性和社会服务的效益性。在课程中引入企业和竞赛项目,如“三维动画设计”引入吉东动漫和大宇动漫的“动物世界”项目,“网络动画设计”引入闪扑动漫出品的6部益智动画,“影视制作”引入全国文明风采大赛项目,“空间设计”引入《岐江夜游》等建筑动画,等等,获得社会好评,实现了课程成果的产品化。
以工作过程为重点,推动课程体系项目化。采用“技能+项目”“五位一体”的项目课程模式,根据数字创意产业生产组织特性,采取工作过程导向模式开展教学,将课程设计项目化、课程组织团队化、课程实施生产化、课程成果产品化、课程评价立体化,把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成若干具体工作项目,若干项目课程组成课程模块,进而有机构成与实际岗位和业务密切对接的课程体系,然后根据项目组织教学与考核。如《空战》游戏项目,将整个制作流程分成多个知识点,融入职业标准,帮助学生掌握三维游戏制作技能。通过边学边做,学生增强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顶岗实习和就业“零距离对接”,就业竞争力显著增强。
教学模式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跨界化
通过育训结合、书证融通,实现教学模式一体化。作为覆盖专业群三个“1+X”证书制度试点单位,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对接国家教学标准,进一步推动专业群的“三教”改革,开发了两本活页工作手册。对接教学标准、职业标准,对课程教学、技能训练、证书获取和专业参赛进行一体化设计,多环节教学任务并行,彼此助力,凸显叠加效应,以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学校被评为“1+X”证书制度优秀试点单位,学生考证全部通过。
以校企项目为平台,实践教学体系跨界化。企业项目需要学生团队具备综合能力,为此学校组建了跨专业工作室群。如学伴动画工作室,完成了20部学前益智动画的制作。制作过程需要学生具备策划、角色设计、动画设计、后期影视剪辑、界面UI设计、产品推广等能力,于是,学校跨专业组织动画、网美、数媒、学前教育专业师生建立综合产品研发工作室,通过课程产品前端开发、设计制作、投入市场等生产流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目前,学校以“校园+创新创业工作室+企业”的形式打造了12个分类分岗、“小、精、灵”的跨界工作室群和综合实训基地,形成了校企联动、精准育人、多元智能发展的育人模式,同时也使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紧密结合,打造了适应技能人才培养要求的跨界融合的实习实训教学体系。
学校以企业真实项目为蓝本,依托企业项目建设核心课程和精品课程,出版了《三维动漫游戏项目实战》《二维动漫游戏项目实战》等教材4本,开发了“三维动画设计”“三维城市设计”等精品课程4门。建设了自主学习数字课程资源库,助力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能力。
以“教学+技能”跨界为标准,促进师资队伍优质化。目前教师团队由艺术教师、提供技术支撑的计算机教师、开发课程的教育专业教师和不同方向的企业技师组成。团队一方面以企业项目为依托实施“双导师”制,让教师在实践中成长,实现专业发展与产业技术发展同步;另一方面通过传、帮、带,使一批优秀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打造了包括专业名师、骨干教师、青年教师三个层级的教师梯队。近4年,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果,培养了高级技师13人、具有一定区域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1人、专业骨干教师10人、广东省技术能手1人、市岗位能手1人、中山市紧缺型人才1人。12名行业企业技术专家担任学校兼职教师并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全部教师获1—2项职业技能证书,两名教师的15件作品获省级专利,教师团队参加教学能力比赛获国家、省级奖项7项,市级奖项13项;参加各类竞赛获国家奖项10余项、省级奖项50余项、市级奖项百余项。
专业建设示范化,校企合作多元化
学校在全国率先设立了“双跨界·四融合”专业群培养模式,专业群核心专业——动漫游戏专业,是全国首批示范重点专业、广东省首个省重点动漫专业、中山市特色和紧缺型专业,2020年被确定为广东省高水平专业建设群,2010年率先在广东省开展中高职三二分段试点专业,亦是广东省首批“双精准”示范专业。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是广东省第三批“双精准”示范专业。学校拥有“数字创意建模”“游戏美术设计”“幼儿照护”三个“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和考点,并被评为2020年优秀试点单位。
学校取得了丰硕的教科研成绩和学生培养成果。2014年,动漫游戏专业“基于工作室分类分岗的人才培养模式”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为该成果对接职业标准培养跨界复合型创新技能人才打下了良好基础。4年来,教师先后编著出版专业教材8本,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省级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50余篇,参与省级课题4项、市级课题2项。学生技能过硬,专业竞赛成绩卓著,近3年,参加竞赛获国家奖项59人次、省级奖项209人次、市级奖项112人次。学校连续5年获市技能竞赛团体冠军。在行业大赛中,学生与大学生及专业设计师同台竞技也毫不逊色,共获行业类奖金20余万元,并先后获得粤港澳无人机大赛冠军、“时报金犊奖”中国赛区二等奖等。在全国中职“文明风采”竞赛中获奖65人次,连续三届获“中山·广东”和“粤港澳”文创行业大赛金银铜奖,部分作品被企业购买版权,成功转化为产品。
学校在校企合作领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艺术设计师生共同参与企业项目制作,与企业合作的36款游戏和动画均已在市场运营。还与多家企业合作开发AR杂志设计、设计网页和装修网站店铺等,并为企业设计文旅产品,参与孙中山故居、步行街等建筑动画设计。近3年累计参与百余个项目的制作,被中山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授予“校企合作工作示范点单位”称号。
“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新产业和新技术催生了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新经济发展模式需要的是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跨界人才。中山市中等专业学校将坚守育人目标,不断增强教育改革创新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助学子人生更出彩,让教育品牌更闪亮!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