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企业命题到“共同解题”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5-2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近日,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结果公布,“川南页岩气有效开发关键技术创新与规模应用”项目获得一等奖,成果在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先导示范区、昭通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得到推广应用,产生经济效益7亿元以上。成果的产生,得益于“中国石油—西南石油大学创新联合体”(以下简称创新联合体)攻关团队的搭建。

    面对能源供需格局新变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坚中的体制障碍,2020年,西南石油大学与中国石油成立创新联合体,以四川盆地气藏工程及提高采收率研究中心、四川盆地钻完井工艺研究中心等6个联合创新中心和5个联合创新团队为依托,强化“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一体化建设,以“标志性”成果产出和“卡脖子”技术突破为目标,打通产学研用“任督二脉”,构建新型“产学研用”一体化科技创新模式,助推我国深层油气、页岩油气勘探开发。

    体制破局:校企共同出题共同解题

    “地震采集、成像和波干涉等新技术,为天然气开发提供新的研究思路,我们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和突破。”项目一“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天然气勘探开发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的项目长、西南石油大学教授黄旭日在与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所长陈康进行学术交流时,两人一拍即合,立即决定召集双方同事“坐一坐”,如今这样的交流会,每周一次。

    创新联合体成立之后,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互动变得更频繁。“创新联合体打破了传统的‘企业出题,学校答题’的校企科研合作模式,变成了‘共同出题,共同解答’,实现了真正的联合、融合、创新。”创新联合体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罗平亚说。

    创新联合体管理委员会主任、西南石油大学原校长赵金洲介绍,创新联合体绝不是校企之间简单的联合,而是要围绕共同目标、优势互补。双方的首席专家、项目长、课题长、专题长等都由校企双方共同选派人员,形成了驻企驻校、挂职工作、分内分外三结合的校企深度融合机制。

    项目一的专题长赵虎教授,在西南油气田公司挂职油气资源处物探技术科副科长。“虽然是挂职,但学校全力支持我,让我专心上班,企业也没有把我当成旁听人员,让我全力参与企业的科研及生产。”赵虎说。

    “联合是手段,创新是目标。通过创新联合体双方这种你来我往,深度合作,协同作战,达到破除‘信息孤岛’,实现‘组团创新’的目的。”西南石油大学校长张烈辉说。

    科研攻关:联合开展“卡脖子”技术攻关

    “我们的项目之所以能获奖,关键是在页岩气开发的原创性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创新,这与创新联合体注重原始创新分不开。”川南页岩气有效开发关键技术创新与规模应用项目专题长、西南石油大学教授赵玉龙说。

    “没有原始创新的‘深蹲助跑’,就无法实现我国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突破的‘起飞跳跃’,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是成立创新联合体的初心和使命。”罗平亚说。

    “以往的校企合作多是命题作文,企业委托高校解决技术难题,‘短平快’的科研项目多,很难产生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原始创新也就无从说起。”西南石油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院长杨兆中说。在他看来,随着创新联合体的成立,企业与学校一起探讨勘探开发前沿技术,研究领域也从解决短期技术问题到解决长远“卡脖子”难题。

    两年来,创新联合体在勘探应用前沿、开发技术前沿、钻井前沿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尤其是在页岩气开发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由于川渝页岩气地质条件复杂,钻井周期长是制约页岩气效益开发的‘拦路虎’。”项目四“深井/超深井/水平井安全高效建井关键基础理论与技术研究”项目长张智教授说。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在罗平亚院士的带领下,经过攻关,团队形成了深层超深层勘探理论技术和地质工程一体化方法体系。目前,这一技术已在9口页岩气龙马溪组长水平段得到应用,效果显著,创造了渝西区块深层页岩气钻井周期70天的纪录。

    人才培养:联合培养搭建直通车

    “虽然之前也常去油田开展科研任务,但没有像这种,一待就是两年。”创新联合体成立两个月后,项目一研究人员马兵山就被选派到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至今,他仍在生产一线。

    “以前学校和企业虽然有合作交流,但由于地理空间距离、科研价值观念差异、科研人才流动存在壁垒等原因,科研合作缺乏深度和广度,很难形成真正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融合体,导致产学研合作水平低下。”杨兆中说。

    长期以来,科研人才“孤立培育”的现象严重。对此,创新联合体开辟人才流动政策特区,实行企校人员充分流动,聘任成员单位专家为兼职教授、研究生导师、学科带头人等,开展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培训,打通了科技创新人才融入企业创新链的机制堵点。

    此外,创新联合体以研究生联合培养为纽带,通过采用“联合招收、联合培育、联合考核、联合使用”的协同联合方式,形成了产学研用一体推进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两年来,创新联合体共同培养了550名硕士、博士、博士后、科研助理。

    “创新联合体已成为校企高层次科研人才的重要集聚地和‘蓄水池’。”张烈辉表示,创新联合体建立的人才高地,将为进一步攻克我国油气能源产学研用一体化中的壁垒,助推能源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