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一案”让学生用自己的力量成长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5-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立足学生的全面成长发展,学校注重对不同年级实施的教育各有侧重。高一年级重视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德育处、学生成长指导中心组织入校新生进行学习方法、校风校纪、高中生活适应等内容的入学教育,帮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生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高二年级重视生命教育,通过安全教育平台、宣传橱窗等媒介,讲座、报告会等形式开展安全知识教育,举行安全疏散演练,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引导学生树立对自然生命的敬畏之心,敬畏生命,热爱生活,健康成长。高三年级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结合自我实际,初步确立人生目标,勇于创新,个性发展,立志成才。同时,学校针对学生不同年龄段的特点,打造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在高一年级开设“适应发展·规划未来”、高二年级开设“规划属于自己的未来·激发潜在的学习动力”、高三年级开设“我从专业看未来——志愿填报指导”等生涯规划通识课程,在此基础上,学校重视学校、家庭与社会三结合教育工作体系建设,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家长接待日等各种家校沟通渠道,与每名学生的家庭建立密切的联系,还建立了以学校为主体的“家—校—社”协同育人背景下的高中生涯规划能力品格提升工程,打造家校共育平台,实现社会资源共享共建,净化学生成长环境。例如,学校聘请来自各行各业的家长作为“校外成长导师”,给学生讲述各行各业的职业故事,让学生真正了解各行各业尤其是自己感兴趣的职业真实的工作体验,使课堂、活动更真实、更生动、更具指导意义。又如,“学生成长好课堂”让学生既可以获取各领域、各行业专业知识、专业要求、专业发展状况,也可以从授课的专家、学者的成长经历中探索他们成功的经验,进而明确自己的人生发展目标和方向,学会规划自己的人生。

“六步导学”

坚持“向高效课堂要质量”

    素质教育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取适合学生素质发展的教育模式。为落实《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以及江苏省发布的《关于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加强普通高中教学组织管理工作的意见》要求,徐州三中新课程实施领导小组严格课程开发需求评估与审批,完善校本课程开发更新、实施、评价机制。在借鉴徐州市“学讲行动”和学校“四自”育人模式的基础上,完善和丰富“一生一案”教育模式,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整合优化校内外教育资源,探索智慧校园环境下的教学改革,逐步形成“六步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坚持“向高效课堂要质量”,营造一种主动参与、合作互动,和谐的、动态的、充满生命力的、可持续的教授知识、学习知识和交流知识的课堂教学环境,实现了学生自主发展、多元发展和个性化发展,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六步导学”课堂教学注重融通课上课下,贯通学生学习过程。学校各学科备课组基于课堂学情大数据分析,迅速查找每名学生的薄弱学科、学科短板等,针对学生的实际问题,优化组合课后的学习作业分层布置、“一对一”补偿性学习辅导、错题矫正训练、专题限时训练、学科竞赛学习辅导、校本课程拓展学习、学习心理调适等方式,对学习能力有差异的学生进行分类指导、精准帮扶、系统帮扶,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更强,让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逐步变强,让每名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迅速提升,实现全体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高、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

    “六步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遵循学生认知和发展规律,用尊重、理解学生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切实把握六个环节。一是“学案导学”,包括课时学习内容、学习目标、自主预习、课堂探究、当堂训练、巩固提升6个部分,决定了学生学习的方向、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二是“合作讨论”,通过同桌研究、小组讨论等互动合作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三是“交流展示”,借助黑板、投影等,理清问题解决思路,培养学生观点概括、问题表述和问题解决等综合能力。四是“质疑拓展”,把共性的问题、组内尚未解决的问题、需要拓展探究的问题,通过互教互议、教师指导、组际竞赛等方式,进一步加以解决,发展学生推理性、批判性思维。五是“检测评价”,通过当堂达标训练检测知识掌握情况,巩固拓展知识,培养学生迁移能力和创新能力。六是“小结反思”,及时纠正达标训练中出现的问题,适当补充立足教材又超越教材、有一定思维障碍的补偿训练题目,培养学生总结能力、反思能力和创造能力。

    学校严格落实国家和地方课程计划,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开齐体育、音乐、美术、通用技术和综合社会实践课程,创新开设生涯规划课程和心理教育课程,积极开发和开设校本选修课程。学校以“减负增效”为目标,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把成长发展的时间空间还给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工作落到实处。学校每月都有一项主题活动,鼓励学生走向社会开展研究性学习。

    学校根据地方特点和学校实际开发与设计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重点关注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发挥江苏省人文学科特色课程基地和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辐射带动作用,形成基础型、拓展型、研究性、实践性相结合的四类57门校本课程体系。校本教材种类丰富、类型多样,包括健康文化教育类、科技前沿类、技术技能类、创新实践类,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需求。例如以“徐州地方民俗文化——从‘文化墙’说起”“汉代历史人物评说”“数学发展简史”为代表的学科类拓展型系列课程,以“篮球训练”“足球训练”等为代表的运动健康系列课程,以“生涯规划”为代表的生涯规划系列课程,以“物联网与生活”“计算机的日常维护与维修”为代表的“前瞻性项目”研究性系列校本课程,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代表的健康教育系列课程,以“木工制作”“剪纸技巧”为代表的劳动教育校本课程等。

    此外,学校还创建了“奇偶”创客空间的开放式创新实验室,拥有物联网创客套装、开源智能硬件、智能小车、智能无人机、3D打印设备、智能编程套装等设备,集合了计算机、机械、电子、通信、智能控制、声、光、电等多个领域的智能设备,并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开设3D建模制作、开源硬件智能开发、无人机拼装与实践、创客智能智造等不同门类的社团活动与研究性学习活动。通过“做中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快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模仿与创造能力、信息技术与学科知识整合的能力与素养。

    学校继续完善“江苏省人文学科特色课程基地”建设,充分挖掘徐州丰富的汉文化资源,开展人文特色教育,先后成立了汉服社、嘤鸣诗社、茶艺社、书画社等学生社团,开发了汉初人物研究、汉服等校本课程,举办了汉式开学礼、成人礼等活动。利用徐州悠久的历史人文资源,学校每学期组织学生开展寻访伟人踪迹、追寻历史源头、采风家乡民俗等活动,对家乡著名历史人物结合课本进行拓展性研究,通过学生自由选题组材、小组集体讨论交流、教师指导整合等方式,形成研究性学习报告。这种自主开放式的研究性学习方式,不仅帮助学生养成结合文本、联系生活实际的习惯,而且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促进了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共同成长。

    新高考背景下,学校的管理模式从“标配”时代进入“自选”时代,多选项的选课数据组合、丰富的走班课表编排、庞大的基础信息整理,选课走班教学给传统教学组织管理和运行机制带来极大挑战。学校运用新高考智能选排课系统,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深度挖掘选课、分班、走班排课等功能,打通新高考走班教学模式的完整闭环。选排课系统充分体现智能化特点,全面支持选修课走班、分层走班、跨科目合班等多种排课模式,精准检测师、生、课、场地等排课冲突,可快捷地完成一键排课、生成“一人一课表”,还能够无缝对接“3+1+2”模式的多种排课组合,完成新高考走班教学转型的过渡,破解排课难、排课效率低、管理难、教学资源有限等难题。

    着眼未来,聚焦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徐州三中将充分挖掘本地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继续完善“一生一案”教育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引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突破长期存在的同质化、标准化培养模式,加强跨学科综合性教学,增强多样态培养途径体系育人成效,充分发挥课程基地的优势和作用,与高校、特色基地等建立联合培养创新人才、特色人才机制,着力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调配“让学生用自己力量成长”的育人“良方”,激励每名学生成长成才。

    (冉阳阳 秦军)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