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种子精神 在参与中智慧成长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5-3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一起聆听稻田里的故事 “STEM+”课程

    “书香启迪智慧,参与创造未来。”这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重庆市南岸区龙门浩隆平小学百年校庆时欣然写下的题词。

    龙门浩隆平小学创建于1912年,是一所文化底蕴深厚的百年老校,也是袁隆平院士的母校。坐拥两江,听千古回荡之涛声;高山仰止,立奋发图强之豪情。

    “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学校将袁隆平院士的寄语铭记于心,秉承“智慧参与”校训,践行“书香启迪智慧,参与创造未来”的办学理念,以资源整合、课程构建、活动开展为主要抓手,通过美德、健体、尚美、启智、创新五大课程实践园,经过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定制课程三种路径,构建“在活动中智慧参与,在体验中幸福成长”的“好种子”课程,引领师生努力耕耘,像种子一样向上、向善、向美。

农耕课程

赋予拔节生长的力量

    大米是生活中常见的粮食,但并不是每一名学生都知道大米是怎么种出来的。

    “如何让稻种快速出芽?”在科学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尝试了“温水快速催芽法”,短短24小时内就出芽了。催芽实验的成功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助力传统种植的魅力。

    在龙门浩隆平小学,生活即教材,春华秋实、春播秋收,都是大自然的恩赐。学校以农耕文化为立足点,弘扬校友袁隆平院士“智慧创新,大爱无私”的精神,利用丰富的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积极开发以跨学科视角和综合解决问题能力为导向的社会实践课程——“小隆平”农耕文化课程。

    农耕教育不仅是亦耕亦读的教育方式,也是富有情怀使命和价值追求的开展生命与人文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基于约70%的学生来自农村的学情,学校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一)抓住地域特色,开发本土资源。修建“四室一厅一地”,即学生劳动实践楼(雅厨房、研茶社、聚言斋、论道吧)、五谷丰登展示厅和面积约8亩的隆平种植基地,通过直观、形象的实物形式的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强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

    (二)整合教材内容,建立活动课程资源。编写《“小隆平”水稻种植》《中华茶艺》等劳动教育校本教材,开展跨学科整合,突破课堂,通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体验场景,促进学科课堂的学习,增进学生社会实践和社会交往。

    (三)调动社会力量,构建校外课程资源。在课程进行中,学校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构建校外课程资源,将南滨研学、广阳岛绿色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綦江农博园、隆平水稻博物馆等作为农耕文化校外课程基地,弥补校内课程资源的不足,为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证。

    (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化资源。信息化资源具有信息容量大、智能化、多媒体的特点,有助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网络查找资料,培养获取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从狭小的教室走向广阔的自然,学生学到了比书本更有趣、更生动、更丰富的知识。比如,用画笔与思考设计班种植区域,将种植区域设计成可爱的图案;运用多种测量方式,“花样百出”地完成土地测量任务;帮助广阳岛收割稻谷,到农博园体验传统农事,到社区花圃栽种……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磨炼了不怕吃苦的意志;通过种植、饲养、采摘、烹饪、科创等活动,学生逐步扩宽了探索视野,体验到了劳动的创造力,收获了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培养了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学课程

成就诗与远方的梦想

    课堂只能教会学生知识,而智慧要靠体验获得。研学课程让学生与时代同频共振,成就每一名学生的梦想。

    作为一所有百年积淀又富有创新精神的学校,龙门浩隆平小学在区域内率先探索研学旅行,在“参与教育”理念引领下,在实践中不断丰富、拓展研学课程的内涵与外延,形成了系统性的“智慧龙娃研学课程”:

    一、二年级课程指向“我与他人”,引导学生开展“我是学校小超人”“天才梦工厂职业启蒙”等专题;三、四年级课程指向“我与社区”,引导学生开展“社区节日”“社区服务”等专题;五、六年级课程指向“我与社会”,引导学生开展“我是故宫南迁策展人”“长江南岸——我身边的下浩老街”等专题。

    与此同时,学校确立了“智慧龙娃研学课程”目标:通过研学,让学生亲近和探究自然、接触和融入社会、关注和反省自我、体验和感受集体生活,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愿参与、合作分享能参与、智慧创新会参与”的意识和能力。

    下浩老街与学校一墙之隔,是大部分学生生活的场所。学校把课堂搬到下浩老街,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收集资料、开展街头调查、听老街原住民讲过去的故事,到下浩老街所在街道访问领导,上网收集老街隐藏的历史,整理完成调查报告;家长和孩子一起在茶馆、民宿讲老街故事;学校和社区商家合作,给游客发放“老街美食护照”,售卖老街主题手机壳、书签、水杯、环保袋等文创作品,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进行课程播报。

    在这一过程中,家长和社区代表从“旁观”到“合作”、从“被动”变为“主动”,形成了教育合力,进一步实现了育人效益,“智慧参与”得到真实体现。据统计,先后有500人次家长参与课程实施,辐射周边多所学校,3000多名学生受益,被《重庆商报》、人民网、《新家长报》等多家媒体报道,该课程获得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

    随着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老街老建筑被高楼大厦所替代,老地名被新建的街道所覆盖,属于老重庆的味道也在慢慢消失,但学校希望学生仍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老重庆”记忆。因此,学校开展以“不可不知的重庆老城门”“重庆轨道交通那些事”等项目为主的在地化课程,探索项目驱动引领合作的实践路径,促进了研学课程的有效实施,取得显著成效,被评为重庆市中小学研学旅行试点学校。

“STEM+”课程

让科技之花精彩绽放

    2017年,学校年仅9岁的学生徐靖宇获得微软公司的赞助——免费参加“中国少年科学院优秀青少年赴美交流活动”。

    徐靖宇的脱颖而出,源于学校对科技教育的重视,以及近年来对“STEM+”课程的实践探索。早在2014年,学校就成立了专业的“STEM+”课程项目组,开展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

    作为一种跨学科的教育模式,“STEM+”课程属于新的理念范畴。在“参与教育”理念引领下,学校确定了校本化的“STEM+”课程目标,建构了相对完整的课程体系,将“STEM”课程纳入学校整体的“参与”课程体系。

    一、二年级开展“梦想积木课程”,依托积木搭建,以合作学习为主,激发学生对“STEM+”课程的兴趣;三、四年级开展“物联网课程”,依托BIT实验室,以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主,提升学生的现代信息技术和实践能力;五、六年级开展“创意机器人和编程课程”,以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参与式学习为主,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为促进“STEM+”课程的有效实施,学校成立了“STEM+”项目团队,通过专家引领、校本培训、外出学习、研究共同体建设,通过课题研究、技术培训,以每月读一本书、每学期上好一个新课例等方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在空间建设方面,学校从两个板块着手,一是实验室区域,二是“STEM+”课程文化区域,包括室内3D魔幻区域、乐高积木展示台、公共阅读区、作品展示区等。

    在课程保障上,学校采取三级设置对学生进行分级培养,有必修课、选修课和定制课。面向全员参与的必修课,整合了小学科学、信息技术、综合实践类课程,融合了工程技术类课程,旨在激发学生兴趣;选修课面向喜爱“STEM+”课程的学生群体,利用社团活动进行,包括超级建筑师、机器人与编程、VEX机器人、IQ机器人、创意小发明等。定制课针对参加竞赛的部分学生,个别辅导,提升学习的有效性。

    针对“STEM+”课程的特点,学校建立了“STEM+”课程的评价体系,通过问卷、作品、视频等方式,不断推动学生参与学习,真正实现学生“愿参与、能参与、会参与”。

    针对教材资源薄弱、课程无从入手的问题,学校组织教师开发特色科技校本课程,编写了《梦想积木》《科学与物联网》《机器人创新课程》《儿童编程》等课程纲要和教材,形成了完整的课程体系。

    与此同时,学校还制定了科学教育的激励机制,依托校友袁隆平院士的关心及捐赠,学校设立了“袁隆平创新奖”奖励基金,每年“六一”儿童节前夕举办“袁隆平创新奖”颁奖典礼,对在科技创新教育方面表现突出的教师、学生及班级进行表彰,引领学校科技教育、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高位发展、特色发展。

    “STEM+”课程是学校探索特色育人模式的一次有益尝试,同时,也给学校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活力。在南岸区中小学综合实践教研会上,学校展示了“STEM+”课例《山城的桥》,课例中学生设计搭建了埃菲尔铁塔桥、朝天门大桥、美丽两江拱桥等模型,所体现的解决问题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令在场的教师惊叹,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赞扬,为STEM课程提供了教学范式,非常具有推广价值。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