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高质量课后服务内容体系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6-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鐡掑懎绔舵笟鍨焺鎼存ぞ绗呴崡鏇氱喘閹拷 濮e繐銇夋0鍡楀絿閸掝偊鏁婃潻鍥风礉閸楁洖宕熸导妯诲劕娴滎偂绗夐崑锟� ①山东省高密市恒涛实验小学的小学生在练习武术。李海涛 摄 ②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第二小学的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练习舞蹈。王华斌 摄 ③江苏省盐城市西城实验小学学生课后服务时间玩“跳山羊”游戏。
本报记者 张学军 摄

    ■聚焦课后服务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二)

    课后服务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主要解决中小学生课后托管和综合素质培养两大问题。在“双减”背景下,打造高质量课后服务体系是提升学校育人质量、减少校外培训行为、增强家校社合力的重要举措。从实践层面来看,由于课后服务是发生在常规课程以后的非正式学习,缺乏具体的实践标准,一些学校课后服务存在形式化、简单化、随意化的现象。学校该提供什么样的课后服务、如何打造精品课后服务等问题值得探讨。

    课后服务不是单纯“托管”

    “双减”政策的推行,标志着我国中小学课后服务发展迈向历史新阶段。“双减”政策从课后服务时间、服务质量、服务渠道、线上学习等方面对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作出了明确要求。“双减”以来,各地再掀“课后服务潮”,不少省市提出推行“5+2”课后服务全覆盖模式。同时,各地中小学还积极探索多样化的课后服务模式,服务内容涵盖作业辅导与答疑、音体美活动、劳动实践、科创训练、兴趣小组、社团活动等。相比“双减”前,课后服务覆盖率以及教师、学生参与率都有了显著提升。课后服务的关注焦点已从“量”上的不足转向“质”上的提升。

    各中小学校应当明确,课后服务的目标不是单纯“托管”,更不是变相“增负”,而是通过“照料”与“服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一些学校名义上开展了课后服务,但在实践中仍以填补时间空白为目的,只承担“看管”之责,而无“育人”之实;一些学校仍通过布置习题、讲评试卷等方式变相开展学科教学,造成课后服务功能异化。这两方面都与学生期盼获得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需求相违背,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除托管服务外,目前中小学课后服务大致可分为补习辅导类、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类等。依据这些类别,一方面,要积极发挥学校在课程建设、教学等方面的优势,开展个性化辅导并积极开发素养、能力类课程;另一方面,要拓宽社会资源渠道、促进资源整合,提升课后服务吸引力。

    例如,针对纯兴趣类课程,可选择青少年宫、非学科校外培训机构的优质资源;针对场馆互动课程,可与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各类户外实践基地等联合组织活动,开发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劳动、科普、生命教育等活动课程,扩展课后服务学习场所。需注意,学校在与各社会教育主体联合过程中切勿仅冠以课程名义匆匆开始并草草结束,给学生“走过场”式体验的“一次性课程”。缺乏系统性设计的活动课程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深层次认知,更无法真正地实现校社共育。

    课后服务供给仍存在短板

    在实践中,一些中小学在较短时间内推出了多种多类的课后服务项目和活动,但这背后更多的是政策和社会压力驱使,而非从学生立场出发、水到渠成的结果。

    首先,与“覆盖率”“开展率”“参与率”等数量指标相比,课后服务在质量维度上存在明显短板,对学生的吸引力欠佳。课后服务是培养学生跨学科素养、提升其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但目前各学校的课后服务课程、项目、活动等设计仍以分科为基础,在实现多学科理论知识整合、综合实践课程设计方面还有较大差距。一些学校缺乏对课后服务的系统研究、规划和组织,这使得课后服务虽呈规模化增长,但设计粗糙、内容重复、流于形式,课后服务仍缺少有地区和学校特色的精品,对学生吸引力不强。同时,多数学校课后服务仍以校内活动居多,而与社区、博物馆、图书馆以及各类实践基地等户外场馆的联系少,场馆资源利用率低,校社协同较薄弱。

    其次,课后服务供给质量存在显著的区域、城乡和校际差异。目前,我国课后服务资源分布和分配并不均衡,这为“双减”背景下课后服务的公平性带来挑战,可能加剧教育落后地区、农村学校以及薄弱学校的发展劣势。这种劣势突出体现在师资特别是音体美、科学和信息技术等科目的师资数量和质量差距大,以及课后服务的设施、设备和保障经费等差距大。

    一些农村薄弱学校连开足开齐国家课程都已捉襟见肘,更遑论开设多样化的实践、兴趣类课程。同时,薄弱学校能够从家长、社区、志愿者等方面获得的社会支持也相对有限,很难建立多元化的课后服务师资供给体系。在此情况下,学生在课后服务时间大多处于“自然生长”状态,课后服务内容缺失、形式简单且随意,不利于形成公平的课后服务格局。

    最后,课后服务内容供给与学生需求不匹配,很多学校的课后服务关注多样化却忽视学生的个性化。学生个体差异大,其发展水平、学习需求、作业完成情况等均有所不同,因此在课后时间的需求也不同。为回应政策要求,许多学校的课后服务更多关注的是服务种类、形式、活动等的增加,并以“多”来体现“个性化”。事实上,由于缺少对课后服务的分层分类设计,在采用跨班级、跨年级流动教学的模式下,“一锅粥式”的课程、活动等难以兼顾不同层次和水平学生的需要。同时,一些学生真正需要的如有针对性的学业辅导、项目式学习、场馆体验、实践训练等往往没有得到满足。

    多措并举打造精品课后服务课程

    课后服务课程设计应注重与学科目标相互衔接,并以核心素养及能力提升为导向。课后服务在育人导向上应体现新时代的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应对复杂情境的能力以及持续学习、创新和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为此,课后服务内容设计应兼具综合性、实践性与真实性。参与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素养和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课后服务实施中,应努力将课程“活动化”。

    在与课程目标相衔接的基础上,通过对课程内容的延伸、拓展、整合及重构,创设、开发以跨学科教学为抓手、面向真实生活及情境的实践活动及项目,让学生有更多机会了解社会、培养兴趣、拓展视野、健全心智,持续推动学生学习力和发展力提升,切实把课后服务打造成落实“五育”的重要支撑。

    课后服务内容不必追求多而全,而应从地区和学校发展的实际出发,形成有特色、供需匹配、精而美的服务内容体系。“多而全”的课后服务不仅消耗了学校大量资源、冲击正常教学秩序,也使得教师“反向增负”问题突出。学校应转变盲目跟风、一哄而上、形式化的数量扩张理念,要在充分挖掘有特色、可获得资源的基础上,做好教师、家长和学生的需求调研,以优质供给为抓手,以需求为导向,推出供需精准匹配的优质课程和服务。

    当下,不少学校采用“1+N+1”的课后服务模式,两个“1”分别是答疑辅导和延迟托管,“N”是各种课后活动。一方面,不必机械化地分割“1”和“N”的时间权重,而应结合学生对学业辅导及兴趣拓展的实际需求进行合理规划;另一方面,对于“N”的设计,不同学校要切实考虑本校基础资源、教师资源及教师负荷情况,以及所在地区可获得的社会资源来设计课程。科教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为学生提供高品质科创类的项目和活动;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地区,可聘请非遗文化传承人开设相关社团课程;红色资源丰富的地区,可利用红色教育基地让青少年了解和学习党史,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农村学校可充分利用所在社区的农场资源和户外实践基地,对学生开展劳动教育、环境教育和生命教育等。

    另外,还可以充分发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作用,以做优做强数字化教育和学习资源,缩小区域、城乡和校际差距,推动课后服务资源均衡发展。一方面,各学校要充分利用好平台资源开展课后服务内容设计,教师可利用平台资源开展联合教研、经验交流等,将平台资源充分融入课后服务的项目及活动中,不仅可以弥补一些学校开发校本课程、项目和活动存在的能力不足问题,也可减轻教师压力,还可促进线上线下教育活动的有效衔接。另一方面,要利用平台广泛征集中小学课后服务的优秀课程和经典案例,开发课后服务精品课程资源数据库供农村中小学校按需使用。还可针对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开设课后服务“双师”课堂、搭建线上答疑及辅导平台,进一步提升优质师资资源的空间配置效率。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未来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

鐡掑懎绔舵笟鍨焺鎼存ぞ绗呴崡鏇氱喘閹拷 濮e繐銇夋0鍡楀絿閸掝偊鏁婃潻鍥风礉閸楁洖宕熸导妯诲劕娴滎偂绗夐崑锟�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