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阅读重构信息时代的童年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6-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版配图由视觉中国提供

    ■六一特刊

    近些年,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网络之于中国,会不会像塑料之于人类?

    塑料的诞生,一方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一方面所形成的白色污染又破坏了我们的家园。就像今天的中国网络,各项网络基础建设在全球领先,给我们的发展创造出许多机遇的同时,也让我们遇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难题。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无处不在,今天的孩子和当年的我们成长中遇到的问题相似,面临的处境却截然不同,导致的教育困难特别多,阅读的挑战尤其大。

    科技的发展往往利弊兼备,善于运用才能真正造福于人类。如何让孩子们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展翅高飞?必须直面网络对教育、对阅读带来的负面影响。推动儿童阅读,是今天的中国完成自我挑战中最重要的武器。

    要在今天帮助信息时代的孩子真正爱上阅读,必须首先自己胸有成竹,才能有效地引领和陪伴。根据近年来对教师与父母群体的长期跟进,我深信,只要家校共育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个孩子在小学毕业时,就能够成为成熟的读者,在不疾不徐、张弛有度中,以喜悦的阅读过程,幸福达成阅读的目标。

因情而激趣

    让生活因为阅读更有趣味,才能从信息时代的各种娱乐中“抢”回孩子的心。

    随着时代的发展,阅读的娱乐化功能被越来越多的新生事物弱化甚至取代。想要孩子爱上阅读,必须从激发孩子的内在兴趣入手。

    在实践过程中,最简单而高效的方法,莫过于“兴趣迁移法”:一方面,孩子对什么事物有兴趣,就购买相关内容为主题的图书,和孩子开始共读;另一方面,孩子对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永远满怀期待、饱含兴趣,如果父母满含爱意地给孩子讲故事,在任何时刻,对任何孩子,永远是激发兴趣的最好方法。

    要想培养一个真正爱阅读、会阅读的孩子,仅仅靠兴趣是远远不够的。很多时候,人们习惯于絮叨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不过是掩盖科学研究的匮乏。同样天赋的孩子,只有专业教练才能培养出顶级运动员,这一现实同样可以运用到阅读指导中——兴趣是基础、是前提,也只是阅读的第一步。

因理而多元

    以理性为阅读增添广度,拓展孩子的认知边界,不断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才能形成持续的吸引力。

    理性是成人津津乐道的事物,也是在阅读指导中最容易出现的场景:中心思想、段落大意……所有的阅读理解,都指向理性。

    我特别想强调的是:阅读和教育,形式相似而本质不同,阅读之理和教育之理的区别同样如此。

    教育是社会化的过程。教育是为了传播既有文明、让人们形成共识,所以教育之理是真理。真理带有强制性,是一个人通过社会化而成为人的必然。就像教育要求我们必须信仰真善美,不可以追寻假丑恶,这就是真理。这意味着教育往往有标准答案。

    阅读包含了部分教育的社会化功能,通过对出版物的基本出版要求得以实现。此外,阅读更多指向个性化的自我教育,阅读是通过对图书的选择和领悟,完成对自我的发现、自我的期许、自我的实现。

    因此,阅读之理是道理。这里的道理,我们可以把它定义为:不同的人走过不同的道路的理由,它具有多样性。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在同一目标下有不同路径。

    阅读常常没有标准答案——只有深刻理解与认同这一点,只有领读者的理性不会压制儿童读者的灵性时,儿童才能真正开始理性阅读。

    感性是血肉,理性是骨架。理性与感性兼备,儿童不仅容易形成深度阅读的习惯,而且在阅读后进入思考变得顺理成章。

因思而内化

    用思考为阅读增添深度,孩子在深入思考、独立思考中,才能真正掌握专业的阅读技能。

    思考是阅读是否有效的分水岭,是儿童能否开始自主阅读的起点。哪怕一本书有一个字促进了孩子思考,这一个字也就不再是书上的字,而是与孩子生命融为一体的。没有思考的阅读,读得再多,头脑都是他人观点的跑马场,无法开启真正的自主阅读。没有思考的阅读,就算是读再好的经典名著,也只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的“浅阅读”。

    促进思考很重要,促进思考的方法非常丰富也很简单。

    孩子在书上对感兴趣的内容乱写乱画是思考。孩子写写画画所停留的时间,起码就是他陷入思考的时间。

    孩子读完书之后的涂鸦是思考。无论是绘制书中的内容,还是绘制延伸的内容,无论绘画的美丑,都是对阅读内容的思考和反刍。

    孩子围绕图书内容的发言是思考。复述原作的说、发表观点的评、彼此争鸣的辩……不同形式,带来思考的角度和深度也不同。

    孩子围绕图书的演出是思考。无论是简单的扮演式朗读,还是提供道具的角色扮演,孩子深入不同角色,体会不同人生。

    在促进思考的诸多方法中,我特别推崇的一种方法是“自相矛盾法”:对同一本书,找出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理由。如果是对不同的书表达喜欢与厌恶,只是体现了孩子的阅读口味。而对同一本书同时表达自己的喜欢和不喜欢,是帮助孩子学会从多个角度看同一个问题,促进孩子的独立思考,寻找自我的支点,也是帮助孩子学习权威而超越权威,汲取名家、名著之所长为己所用。

    一本书或一个作者让孩子喜欢的地方,是孩子的兴趣所在。一本书或一个作者让孩子认为不足的地方,则是孩子渴望改变之所在。这也就是孩子的创造力萌芽之处。

    通常举行的写读后感、办阅读小报,的确是促进思考的有效方法。但是因为这些方法门槛较高、需要精力较多,可以偶尔为之。如果变成常态,容易让孩子产生畏难情绪,尤其在阅读数量增加时,就会让促进思考变成孩子难以背负的沉重包袱,降低阅读的乐趣,得不偿失。

    总之,促进思考的方法不胜枚举。所有思考都有一个共同原则:尊重儿童思考重于一切,这也是思考能够顺利开展的前提。

因创而升华

    用创造为阅读增添高度,让读后的效果升华。只有孩子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才会沉醉于阅读,开始爱上阅读。

    正如契诃夫所说的:“大狗要叫,小狗也要叫。”一旦独立思考,就会让“小狗”意识到自己的独特,就能够激发“小狗”的创造力。

    再好的阅读只是输入,所有的幸福都来自输出,所有的输出都是创造。只是根据水平不同、品质不同,有的创造只是习作,有的创造则是作品。

    其实,许多促进思考的方式本身就是创造的方法,如果能够有意识地提升品质,就能够在促进思考的同时创造出优秀作品。比如,涂鸦可以成为绘画作品,戏剧可以成为影像作品,实验可以成为手工作品,写作可以成为文字作品,等等。

    任何形式的创造都是对生命的升华。阅读后的创造,是以作品的方式固化了阅读的成效,让阅读能够以物化的方式体现出成果,便于孩子的不断积累、自我激励、打磨修订、继续提升。

    创造的过程,不仅巩固了阅读的效果,也常常会刺激形成新的阅读需求,往往会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凭兴趣的“自由阅读”向有目标的“自主阅读”的跨越。

因行而立人

    用行动把孩子的生命和阅读合而为一,让阅读成为终身学习的方法、自我教育的习惯。此时的阅读,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孩子生命的一部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言行一致是为人的最高法则,知行合一是阅读的最高境界。人类的所有求索,最终目标莫过于提升人类自身。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所行的万里路上,不仅能强身健体,也是阅读大自然。孩子本身就是属于大自然的,只有让他们多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才能放飞童心,绽放生命。对于今天的孩子来说,最大的优势是信息的无限丰富,最大的劣势则是相较之下现实生活的局限逼仄。

    抉择是一种行。阅读文学作品后,以提取的精神指导生活中的行动。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落实到生活中的同学关系、朋友交往,这几句话就不再是几句话,而会成为在践行中生命的脊梁。

    实践是一种行。对理科而言,许许多多的实验经过我们亲自去尝试,它们甚至可以在当下改变我们的生活。

    创作是一种行。阅读艺术后,所有创作本身就在为自己的生活、为这个世界创造出美好。

    劳动是一种行。没有见过庄稼的孩子,要在书中领悟到“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绝不可能。如果亲身有过“汗滴禾下土”的感受,就必然会印象深刻。

    总之要创造各种行动的机会,行动才是最重要的创造。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的孩子自然能够掌握阅读,掌握信息时代最重要的技能,掌握终身学习的方法,成为信息时代的引领者与开创者。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