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法兼修育人 明法笃行报国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6-0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拓宽实习实践渠道。448个实习实践基地、331个海外实习实践项目,从国内到世界银行、国际刑事法院等国际机构,为学生拓宽国际视野、提高实践能力提供高端平台。

    “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在法学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实用性,打破高校和社会之间的体制壁垒,把优质的实践教学资源引入高校,实现了法学知识和法学技能同步提升的目标。”马怀德说。

    当好青年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引路人”

    “致力于让每一位社员都成长为法大的榜样人物,为新时代的中国社会作出重要贡献……”这段话来自中国政法大学《“1502”新时代青年知行社章程》。

    5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参加了该校民商经济法学院1502班团支部“不忘初心跟党走”主题团日活动,对团员青年成长成才提出了殷切期望。在1502班毕业前,中国政法大学“1502”新时代青年知行社成立,致力于培养信仰坚定、理想远大、服务社会、德法兼修的青年法治人才。

    发挥法学专业优势服务社会,是知行社一张亮丽的名片。疫情发生以来,知行社联合法大研究生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多个学生组织、社团,组织140余名志愿者共同开展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普法讲堂等线上普法志愿服务活动,为依法防控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立德树人,德法兼修,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印刻在每一名法大人心中。5年多来,中国政法大学筑牢思政工作“压舱石”,深入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不断提升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法大,思政课擦亮金字招牌。校党委常委会审定教学大纲,校党委书记、校长参与备课授课,早在2017年,中国政法大学就面向全校学生重磅推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该课程与既有思想政治理论课相辅相成、紧密衔接,又有所改革创新、深化拓展。

    在法大,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各学院充分挖掘专业课内容的思政元素,积极引导专业课教学的理念创新。民商经济法学院开设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法治实践”课程,将法律专业教学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结合,使学生从法学视角更加系统深入地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内涵与重要意义。

    在法大,思政课融入社会大课堂。北京冬奥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群众游行等大型活动中,都有法大青年学子的身影。学校把“大思政课”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在生动直观的亲身体验教育中,引导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之中。

    “虽然天气很冷,志愿服务很累,但我在现场亲眼目睹了奥运健儿为国争光。在看到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候,我为我的祖国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这将是我人生中的一座灯塔,照亮我未来的路。”参加今年北京冬奥会志愿服务的中国政法大学学生刘知桓说。

    如今,越来越多的法大学子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立志做大事”的嘱托,以实际行动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来自云南曲靖的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毕业生尹溢青,今年放弃了北京的工作机会,选择回到家乡从事基层司法工作,亲眼见证家乡脱贫摘帽的尹溢青,坚定地走向了乡村振兴的大舞台。

    “未来,我将积极投身于基层的普法事业,创新普法宣传的方式方法,让法律真正走进群众心里,为基层的法治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尹溢青说。

    (特别报道组成员:本报记者 焦以璇 高毅哲 刘琴 修伯明 周子涵)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