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常态化游戏疏通衔接“堵点”
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多识一些字,多学一点儿计算,也接触一下拼音,到小学肯定就轻松了……这是一些幼儿家长坚信不移的观念。
而在幼儿园去“小学化”的背景下做好幼小衔接,家长就更迷茫了:一边要去“小学化”,一边又要帮孩子做入学准备,这不是矛盾吗?甚至一些幼儿园教师也犯了迷糊。
去“小学化”果真与幼小衔接水火不容吗?幼儿园倡导的游戏,在入学准备教育中行不通了吗?今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期间,有关专家对此进行了解答。
去“小学化”要与幼小衔接联系起来
每年幼升小时期,面对一茬又一茬焦虑不已的家长,幼儿园教师总是会给家长讲许多大道理。比如告诉家长“小学化”的危害、游戏化学习的好处等。但很多教师发现,家长并不“买账”,仍然千方百计让孩子提前学。
“幼儿园与小学课程实施差异极大,导致幼升小孩子心理落差巨大,于是幼小衔接一直是幼儿园的一项重要任务。但幼小之间的学习鸿沟始终存在,以至于成为社会问题。”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华爱华发现,在有些人看来,去“小学化”与入学准备之间多少是有矛盾的。一旦思想上有矛盾,就不利于行动。而这正是“小学化”现象屡禁不止的原因。
在华爱华看来,现在显性的“小学化”有所扭转,比如提前教小学的内容、用小学的方法来教,这种现象已经很少了。但依然有很多隐性的“小学化”,比如一些知识导向的活动、形式主义的方法等。
“‘小学化’式的入学准备,提供的是一个被动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儿童失去了智慧。”华爱华说,幼儿在不理解的情况下,只能机械背诵,养成机械记忆的习惯,在过重的学习压力下失去学习动力。而幼儿一旦认为学习不好玩、没兴趣,这对他未来的学习就是致命的。因此,去“小学化”必须与幼小衔接联系起来。
“教师要具备可持续发展观,充分理解幼儿园的教育任务是为幼儿的后继学习与终身发展奠基,而不仅仅是为一年级做准备的。”华爱华说。
在游戏中实现幼小自然衔接
既然“小学化”式的入学准备行不通,那合适的方法是什么呢?专家们认为,通过游戏实现幼小自然衔接才是“良策”。
“我觉得我是一个很快乐的人,是不是游戏给了我快乐的力量?”
“总会有轻轻松松完成的作业和有难度的作业,就像幼儿园‘瓶盖雨游戏’和‘多米诺游戏’的区别。可能我们的人生中一直会有简单的快乐和经历挑战的成功感,‘多米诺游戏’的那种成功感相当爽,完全不一样。”
成都市第十六幼儿园曾经对幼儿园毕业的孩子做了回访,结果发现,无论是一年级孩子还是已经读初一的孩子,都还记得在幼儿园里玩过的游戏。园长余琳发现,孩子们记忆最深刻的是“瓶盖雨”和“多米诺”游戏。
多年下来,余琳深刻意识到,幼儿园游戏中有太多自然而然的学习,以及与小学的衔接点。比如,在“多米诺游戏”中,幼儿不断面临初期探索“多米诺玩法”时木片立不稳的问题,还要面对因同伴失误造成的从头再来。过程中还会生气懊恼,但游戏帮助他们学会了控制情绪,包容接纳游戏玩伴。这既是学习,也是在为进入小学做身心准备。
又比如,在游戏中,幼儿会有持续的探究欲,能长时间专注做一件事,对每天探索什么有计划性,遇到问题能独立思考调整,自主建构新经验。在游戏中能同时兼顾材料间的距离、每一排积木的个数、前一个木片与后两个木片的关系,养成了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余琳意识到,游戏中幼儿自然而然的学习,实质是幼儿在不断调整游戏“只是玩”的倾向,凸显游戏的未知性、不确定性、挑战性。幼儿以在游戏中自发产生的感兴趣的问题为起点,以探究解决问题为主轴,不断在探索中验证自己的想法和行动,从中获得由小及大、由一点到多元,更连续、更有意义的经验。
华爱华也认为,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同时为孩子的后继学习做好准备,这两者是并举的。幼儿在以生活与游戏为基本途径的学习中,获得了大量直接经验,其中蕴含着许多后继学习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生活与游戏中的学习,是一种探究发现式的学习,更容易形成后继学习和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学习品质,比如好奇、探究的兴趣、主动性、专注与坚持、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不断创新等,这些正是幼儿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因此,华爱华提出,对于幼儿园的五大领域课程,必须明确目标导向。比如,语言领域并不是要求幼儿学习拼音、识字、写字,而是通过口语表达与阅读理解,提高幼儿的沟通与叙事能力。科学领域也不是教幼儿特定的知识点,而是在数学与科学启蒙中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培养幼儿的科学态度。
注重身心融合的整体性学习
充分发挥游戏的价值,在游戏中实现自然衔接,提供了幼小衔接恰当的打开方式。其实,近年来,大家已经形成了共识,入学准备教育应贯穿在整个学前阶段,而非只在幼升小时进行。那么,为了让幼儿在学前三年中为入小学打下良好基础,幼儿园究竟应倡导怎样的学习方式呢?对此,中华女子学院附属实验幼儿园给出了答案——身心融合的整体性学习。
园长胡华认为,儿童认识世界的信念是多种多样的,开放的,因而幼儿园教育应该弱化知识,强化情境,弱化成人思维导向,强化儿童的具身投入,注重他们身心融合的整体性学习过程。因此,需要让幼儿通过一次次自我探索,解决他们生活中的真问题。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幼儿的学习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都得到了有效提升。与此同时,幼儿通过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追随自己学习的节奏,建立起了心理上的秩序感,在潜移默化中为未来做好了各种积极准备。
基于此,中华女子学院附属实验幼儿园通过开展回归儿童、回归生活、回归自然、回归传统等生活化课程,将儿童带向了生动的生活世界。
比如,在开展“探秘小学生活”活动时,幼儿园提前做好了充分的计划。第一周,引领幼儿探索进入他们未知的小学。第二周,带幼儿参观小学,或将小小毕业生请回幼儿园为幼儿讲述小学生活的感受,帮助幼儿建立思维导图,认识到幼儿园与小学的差异。第三周,设计“成为小学生”主题活动,让幼儿设想小学生的生活……
胡华介绍,当幼儿对小学生活有一个初步的概况性认识后,就在头脑中勾画了一个非常美好的小学形象,从未知到已知,从担心到充满向往。无论是知识、习惯还是期待、信念,都做了良好的铺垫。
游戏是实现幼小自然衔接的极佳方式,但专家也提醒,入学准备不是突击性的,更不是响应教育部号召而掀起的一场运动,它本身就应该是幼儿园的日常工作。“幼小衔接应该常态化、生活化、游戏化、综合化,而非以额外的衔接课程去增加幼儿、教师和家长的负担。要通过有效的联合教研去解决衔接中的实际问题,而非仅仅在形式上衔接,必须提高衔接实效。”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广西师范大学教授侯莉敏说。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