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中国教师心中的教育经典
B.A.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个响亮于当代世界教育圣坛的名字。他的多部著作先后被翻译成59种文字在世界不同国家出版,其教育理念与教育主张的影响力跨越了国界,跨越了时空,跨越了社会制度,跨越了意识形态。尤其在我国,这位为其祖国、为世界教育宝库留下丰富教育遗产的苏联教育家,已经成为千百万教师耳熟能详的教育大师,其众多著作所传递的教育理念对我国教育工作者影响广泛而深刻。
在中国的传播、 研究和创新实践历程
改革开放的40余年以来,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研究和创新实践的历程基本上每个十年都有比较鲜明的特征,亦与其教育著作的翻译与推介有着直接的关系。
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前期的原著翻译和中后期的大量出版阶段。这期间,北京、上海、天津、湖南、安徽等省市的教育出版社翻译出版了30多种苏氏著作,而且有的原著被不同出版社不约而同地出版了不同译本。广大中国教师正是通过这些译著初步认识苏霍姆林斯基、了解其教育理念和实践的。
第二阶段是整个90年代的译介与研究并进阶段。前半期主要是教育理论工作者在完成一系列著作翻译的同时对其思想体系进行的梳理与评介,后半期陆续增加了教育实践工作者的声音,并参与到最初的国际国内专题交流。首批研究性著作以系统介绍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体系为主,作者主要是高等学校中研究比较教育学和外国教育史的学者,如北京师范大学王天一教授的《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体系》,顾明远教授的《战后苏联教育研究》等。
21世纪头十余年可以视为第三阶段,是对苏氏教育思想的研究与实践进入多样化开花结果的丰富时期。一方面涵盖苏霍姆林斯基系列著作的五卷本大型文集翻译出版,另一方面专题研究开始细化,如苏霍姆林斯基论德育、论教学、论班主任工作、论学校管理等,亦不乏将苏霍姆林斯基与世界各国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第斯多惠、杜威、陶行知等)进行比较的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此间我国的教育科研工作者、中小学校长等陆续走出国门,到访乌克兰实地,参加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国际交流研讨活动。
第四阶段是最近的十余年,明显特征是围绕纪念苏霍姆林斯基诞辰百年(2018年)前后期的系列活动,将苏氏教育思想的教科研与教育交流推向空前繁盛,研究成果和实践形式的深刻性与影响力更提高了一个层次。在学术与出版方面,孙孔懿教授磨剑十年的力作《苏霍姆林斯基评传》《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说》等专著问世;教育科学出版社为《20世纪苏联教育经典译丛》增加了《苏霍姆林斯基论劳动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论困难儿童教育》等多本新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将《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智慧格言》《育人三部曲》《做人的故事》补充进《汉译世界教育经典丛书》。在教育实践层面,教育科学出版社举办了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大型公益读书活动;《中国教师》杂志举办了面向全国中小学教师的“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做教师”征文比赛;以市区县教育主管部门乃至基层学校为单位举办不同规模的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研讨会与现场会。在国际交流方面,中乌两国基础教育交流也更为普遍,校际间实践者联盟的数量与种类不断扩大。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是一个具有无穷价值的教育思想宝库。他以自己50余部专著、600多篇论文和1500多篇教育寓言的著作等身,建构了一个以人道主义教育观为鲜明特色的思想体系;他用丰富的理性思考,阐明该体系的精髓与核心就是要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他更用毕生的教育实践,证明了和谐发展的教育必须是德、智、体、美、劳教育相互渗透的立体系统,是德为先、人为本、充满爱的教与学的过程。
常读常新的教育宝典
苏霍姆林斯基丰富的教育著述被誉为“活的教育学”。对于广大读者来说,它既是实施全面和谐发展教育公认的理论宝库,又是常读常新的教育宝典。尽管我国对于其思想体系与实践特征的研究已经相当丰富,但人们仍然会在思考现实教育问题并在重读经典的过程中不断收获新的启迪。比如我近期再度走进他的著作时发现,除却早已熟知的爱孩子、相信孩子、发现闪光点、不用一把尺子、开凿知识的泉眼等充满人性光辉的经典内容依然鲜活外,比照当下的教育现实,下面这些同样体现人道主义教师观的生动论述又引发了我新的感悟与触动。
教师必须关注孩子的精神生活、走进孩子的心灵。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这首先是教师跟孩子在精神上的经常接触”,没有爱心,不努力去理解孩子精神世界的人,只配当个教书匠,不可能成为“学生精神上的教育者、指导者”,因为“教师的职业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要经常不断地深入人的复杂的精神世界”。苏霍姆林斯基不能容忍只关注知识和分数而忽略精神生活的做法,认为这不仅是对学生个体的不负责,也是对社会的不负责,“精神上的贫乏会导致道德上的空虚和堕落。最严重的损失是人的损失,这是任何东西都无法弥补的”。教育者要最大限度减少损失,首先就要关心人的心灵培养,因此要务必明确,“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
教师应该把学生视为未来的父母。在“教育学首先是人学”的核心理念下,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把小孩子当作父母来看待绝不该是很久之后的事,要从入学就该开始。“高明的教育之道,就是善于把不懂事的孩子当作明天的父母来看待。”因为“一个人无论今后成为什么人,他都将会成为父亲和母亲”,我们的学校“教了几乎所有的知识,但该怎样准备未来家庭生活,怎样做丈夫和妻子,怎样做孩子的父母,他们却一无所知”。“学校教育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困难的根源都可以追溯到家庭”,很有可能“再过二十年,我们的小学生就会领着自己的儿子来上学,就会跟我们一起来思考怎样更好地教育他”。为此苏霍姆林斯基明确告诫教师,“教育学生怎样做父母的第一所‘学校’即是在童年、少年和青年早期对他们进行完满的道德教育”。
教师应以人格品质在孩子心中留下痕迹。在苏霍姆林斯基眼中,教师职业是世界上最人道的职业,教师是在同生活中最复杂、最珍贵的无价之宝——人——打交道,是孩子向他学习生活的人,因此教师的人格与个性、学识与技巧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苏霍姆林斯基曾表示这样的担忧,“教育工作中最令人痛心的现象,就是一个教师工作了几年离开学校后,没有一个人怀着感激的心情追忆他,他也没在人们心里留下任何痕迹”。如此结果不仅是教师个人的失败,也是教育的悲剧。要避免这种现象发生,教师必须不懈地完善自我、提高品德修养,以便能从道德层面以高尚的人格去影响学生的个性。苏霍姆林斯基反复叮嘱教育同行,“教师个性的教育力量,取决于‘教书’和‘育人’有机结合的程度”,教师既要为“学生打开通向知识世界的窗口,同时又能触及他的个性,打动他的思想、情感和良知”。
如此鲜活、精到的教育主张,在苏霍姆林斯基著作的宝库中比比皆是,极具感染力和现实冲击力。他坚持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将道德高尚置于人的品质的首要地位;他主张德智体美劳“五育”必须相互渗透,告诫教师不仅要讲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树立对知识的正确态度;他提出人格必须用人格来影响,学生是教师之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面镜子;他坚信自我教育是人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动力,必须唤醒学生内在的学习愿望和憧憬幸福人生、争做好人的愿望;他思考家庭教育的意义与潜能,探究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合力……总之,在培养德行为先、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方面,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遗产是拥有强大生命力的、当之无愧的“学校教育的百科全书”。
超越时空的“活的教育学”
苏霍姆林斯基离开这个世界已过半个多世纪,但这位在时间和空间上都距离遥远的人所说的话、做的事、写的书,仍始终被我们热衷着、崇拜着、研究着、践行着、创新着,为什么?我以为,其中最关键的、最恒久不变的东西是这位教育家思想里人性的东西、本真的东西。正是其教育观的独树一帜、其内容的高度与温度,以及对其解读的深入浅出,才成功建构了一个完整、鲜活的教育学体系,也成功收获了数以千百万计的教育粉丝。
苏霍姆林斯基善于以亲切、平实、精准、趣味、触动人心的语言将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主张和教育实践鲜活地呈现于作品中。研读他的著作,总有一种置身于教育现场,随时与其对话、产生共鸣、收获启发的亲切感。翻开这些著作,就仿佛走进了大师的教育现场,按下了聆听手把手般的师徒辅导、教育解惑、教学答疑的“直播按键”。
苏霍姆林斯基不仅有扎实的教育学素养,还有高超的文学修养,他的文字表达既平实、亲切,又具有鲜活的文学色彩和民族特点,可谓深刻的精神传承性与鲜明的时代特色感并存。他的著作在我国已经翻译出版了95%以上,老一辈翻译家恪守信达雅的翻译宗旨,尽可能原汁原味地呈现了原著的思想内容、语言风格和时代色彩。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