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任务群:语文学习的创新样态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6-1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不管是基于“课”,还是基于单元整体融通,或者是根据教学需要和教学个性超越单元,构建一个新的学习单位,都可以借鉴杜威“一个经验”的思想。杜威说:“我们在所经验到的物质走完其历程而达到完满时,就拥有了一个经验。”“一个经验”一般包含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从抽象到应用的领悟过程。“一个经验”具有学习的相对完整性,追求完整、完美的样态,而这正是实施学习任务群应该追求的。

    把握任务群各自特点。文章体裁划分历来有“大体则有,定体则无”的说法,任务群的划分也是如此。但作为类型,一定是因其相同属性才组合到一起,因此还是要把握其特点,这样教学时才有确定性。任务群的划分基于文体、超越文体,但并不排斥文体,只要仔细阅读任务群的“学习内容”,就可以大致明了文体的归属。比如“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大致包括应用文、新闻类作品、说明文。当然,文体与任务群的划分不是一个维度,“定体则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应当成为一条基本原则。学习方式的匹配也应大致贴近任务群特点,可以采用活动体验、文本研习、问题探讨等方式,更妥帖、更深入地以学习任务群为载体开展语文学习活动,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通过教学转化让学生掌握“带得走”的知识。在一定意义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就是“带得走”的学习收获。教学的意义就在于让学习的知识“带得走”。在这个方面,学习任务群教学应当形神兼备,要关注“群”“大单元”等形态特征,更要重视其中的神韵所在,一方面要倡导任务导向的主动学习,另一方面要遵循教学基本规律,针对应试教育造成的积弊,结合语文课程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知识转化。一是把静态的知识转化成鲜活的知识。以真实情境激活知识,让学习者与知识建立亲近、亲切的关联,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兴趣、热情。二是把片面的知识转化为整体的知识。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片面性现象严重,或者异化人文,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或者一味强调工具性,经典名篇都仅用作语法训练的素材。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语言符号进入思维逻辑的层次,再次进入作品的意义系统,完整地掌握知识。三是把零碎的知识转化为结构化的知识,将新知有机地融入已知,并为未知敞开大门。要关注认知图式的建构,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丰富、优化知识结构。四是把课文的知识转化为生命的知识。荀子《劝学》有言,“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语文作为工具,不是置于身外的物质化工具,而是身体功能的扩大与拓展,工具成为身体、生命的一部分。要积极倡导学用结合、知行统一,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促进工具性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语文课程对于学生精神生命的哺育尤为重要,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说:“文章不是无情物,师生俱是有情人。”语文学习不仅是认知的过程,也应该是情感体验、激荡、深化、升华的过程。在多年前的一次小型会议上,于漪老师谈到语文课程育人功能时,指出语文教师有一个重要使命,就是要在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断把他们的心灵引向辉煌。如斯,学生从这里“带得走”的,一定是精神生命的升腾。

    (作者系江苏省教育学会名誉会长,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原院长、研究员)

    视觉中国 供图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