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漫漫聊”:共建园际教研新模式
(资料图片)
幼儿园园际教研是一种经典的教研方式,有利于幼儿园之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然而,新冠肺炎疫情使园际教研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因安全防疫的需要,幼儿园对外开放的频次降低、接待规模缩减。
为了持续开展园际教研,将线下教研改成线上是直接、便捷的思路。但脱离面对面的交流,教研效果的折损也是显而易见的。主办教研的园所孤军奋战,难以得到其他园所的反馈,参研的园所事不关己,难以体验卷入感。
为解决线上教研园际共建性削弱的问题,我们在“幸福漫漫聊”这一园际教研模式上做了些文章。“幸福漫漫聊”是福建省18所省级幼儿教育研究基地园的常态化联合教研模式,疫情背景下,基本在线上举行,两周一次。为确保实效性,实现园际间互助合作与共同成长,该模式在任务安排、环节流程、合作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层级化任务,让教研有方向
幼儿园教研工作以园为本,要实现共建式研究,需要不同园所的研究内容相互通达。“幸福漫漫聊”通过三个研究层级的设定,维系各园相互学习的兴致及效果。
第一层级:一个共享的研究大主题。结合当前课改需要,“幸福漫漫聊”将“课程生活化”确定为总体研究主题,提出“和孩子们一起幸福地过日子”的主张。各基地园均围绕这一主张,再结合本园实际确定研究内容。共享的研究大主题让各园研究的基本方向、基本理念相通,为共建式研究奠定了基础。
第二层级:若干互补的园本小课题。各园在研究大主题下,初步确定研究兴趣,再经由总体统筹规划,最终形成四个研究板块和十余个园本小课题。
板块1:生活情意的滋养与培育。旨在培育幼儿爱生活的情操和积极探索的品质、能力,涉及“幼儿生活中的课程资源及开发与利用研究”等课题。
板块2:生活中的养成教育。旨在培育幼儿积极、自觉、自主的生活能力,涉及“基于家园合作的幼儿食育研究”等课题。
板块3:儿童幸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实现。旨在优化幼儿在园生活中的幸福体验,探索有关幼儿幸福的基本问题,涉及“珍视幼儿生活中‘真问题’的课程框架建构与支持策略研究”等课题。
板块4:师幼交往中幸福感的体现与提升。旨在探寻更加和谐、快乐、积极的师幼关系及师幼共同生活体验,涉及“指向‘幸福’的师幼交往活动开发与利用研究”等课题。
这些小课题相互关联、相互补充,为教研明晰了基本任务和工作重点。
第三层级:无限生成的教研微话题。师幼共同幸福生活是“幸福漫漫聊”的主题,但不是教研的具体内容。为使园际教研更富实效,漫聊的内容要进一步聚焦。因此,“幸福漫漫聊”有一个具体的微话题,它源于教师在课题研究中所遭遇的、需要解决的、期望得到其他园所支持与启发的真实问题。比如,班本课程如何留白?儿童的真问题有哪些特征?怎么捕捉?助力课程生活化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这些话题既可以是预设的研究内容,也可以是研究实践中生成的鲜活问题,但均反映教师在生活化课程实践中的普遍困惑。
剥茧式分析,让教研能落地
每期“幸福漫漫聊”以具体话题为主要内容,以具体话题的解答为目标,因而,话题的解答程度是每期教研实效性的直接体现。“幸福漫漫聊”采取轮流主场的模式,由每一期的“主导园”提出话题、主要解答话题。
聊话题不是散漫、自由地聊,而是要紧密围绕话题,充分利用资源,进行层层梳理。于是,我们采取了剥茧式分析方法。
剥茧式分析依据三种资料,一是文献资料,二是优秀案例,三是园本实践案例。剥茧式分析要求各环节相互关联、层层展开,逐步完成对核心话题的解答,最后要落脚到园本课程上。
以一期“幸福漫漫聊”为例,核心话题是“助力课程生活化的关键因素是什么”。该话题分为导读、赏析和展示三个环节。导读环节,教师阅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黄进的《最好的教育》,目的是通过经典导读,让教师明白文献对理解核心话题有什么启示,作者是如何回应核心话题的。
赏析环节,教师们赏析了中华女子学院附属实验幼儿园的案例“金钱豹出走以后”,目的是让教师通过赏析优秀案例,思考如何进一步深入核心话题。在这一环节,教师从理论视角出发,审视案例中哪些内容体现了课程生活化的关键因素。
展示环节,教师们主聊园本课程案例“面线糊的幸福三重奏”,目的是通过解读园本课程故事,让教师们围绕核心话题思考,我们的课程故事是如何展现的,还有哪些不足需要优化。在这一环节,大家需要思考,这一园本课程内容是否体现了“生活化”;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还要加强……
全参与模式,让教研广辐射
主导园不是教研的唯一主体,让所有园所真正卷入,是构建共建性园际教研的关键。囿于线上教研的时空限制,妥善安排好线上、线下参与教研的方式和时机十分重要。
比如,一期“幸福漫漫聊”教研,我们设置了趣聊、导读、赏析、展示、分享、反思、对话、成长、评价等9个环节,除去主导园负责的导读、赏析、展示及专家负责的成长环节,其他园所参与其中的5个环节。
幸福趣聊环节,由两所园轮流展示,展示内容为幼儿日常生活中或师幼交往中的趣事,目的在于引导教师关注幼儿的生活,发现幼儿的闪光之处。
幸福分享环节,由一所园发起,负责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帮助教师放松身心。
幸福反思环节,由各园组织本园教师在线下同时、同频开展,围绕核心话题开展园内“漫聊”。
幸福对话环节,由3所园所派代表发言,根据本园反思环节的讨论结果组内分享,实现相互对话。
幸福评价环节,由全体教师共同填写线上问卷,对学习进行评价,为后续教研改进提供依据。
“幸福漫漫聊”的9个环节实现了园所共同卷入,各园不是简单地参与、孤立地学习,而是共同为一场完整、流畅的教研活动贡献智慧。9个环节的设计也彰显了线上教研的优势,一方面,主场感不再明显,所有参与者都是教研主体;另一方面,教研辐射面得到扩充,惠及更多成员。
全过程支持,让教研有质量
以“幸福漫漫聊”为依托的共建式教研不仅发生在教研现场,在教研设计、教研筹备等阶段,也全程伴随园际间的相互支持。
特别是教研设计,对大多数园所而言,围绕核心话题并把握好各环节的逻辑关系并不容易。为此,我们从各园所抽调出优秀骨干教师,形成若干支持小组,在方案设计时充分介入支持。
支持小组成员来自不同园所,且只能依托网络平台,因而需要探索高效、便捷的合作方式,我们借鉴了“六顶思维帽”的思路予以解决。
“六顶思维帽”是创新思维学之父爱德华·德·博诺开发的一种思维模型,它使用六种不同颜色的帽子代表六种思维模式。白色代表客观,绿色代表创造性,黄色代表肯定,黑色代表否定,红色代表情感,蓝色代表理性。“六顶思维帽”提供了“平行思维”的工具,可以避免将时间浪费在互相争执上。
在教研中,每一期教研方案的支持小组有10—12人,每人承接两顶“思维帽”审议任务,带着不同“思维帽”对应的视角参与其中并审议方案。其中,“蓝帽”负责人需要综合所有观点后得出结论,并提供给主导园所审议意见。
支持小组及审议制度的存在,大大提高了主导园方案设计的质量,降低了承办活动的负担,强化了教研筹备和组织过程的团体感、互助性。
当然,园际共建如果仅停留在任务层面,那还只是外部驱动下的共建。要让园际共建走向深远,走向自觉,还必须努力构建园所间友好的关系。为此,我们还持续探索了一系列彰显人际温暖的活动。
比如,我们为支持小组策划“生日月活动”,当月生日的教师会收到来自其他园所的线上祝福;组织策划“幸运天使活动”,每个月在线上抽出“幸运之星”,邮寄一份天使答谢礼……
慢慢地,我们发现,这一系列基于线上的教研探索,不仅没有让园际共建性降低,反而让各园所的联系更紧密了。
(作者单位系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