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课后服务提质先为教师赋能减压
在课后服务工作中,学校承担主体责任,教师必然是履行责任的主力军,当前教师参与课后服务面临负担重、工作积极性有待提升等现实问题。尊重教师的权利、调动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积极性、支持教师更好发展,是郑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落实“双减”诸多工作内容中的关键方面。我们探索出“五位一体”的工作思路,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明责,知道“干什么”。课后服务开展之初,教师们对课后服务的概念还是比较模糊的,大多采取观望态度,想看看学校究竟会如何安排:是全体参与,还是以班主任为主?是自愿报名,还是学校指定?基于此,学校的课后服务先定位,再定责。由于同步开始的还有中午的供餐,每天学生和教师在一起的时间长达9个多小时,除了正常课程的实施时间以外,中午时间段和下午课后服务时间段的人员究竟如何安排,才能够为教师们划定责任边界,确保教师知道哪些工作是必须做的,这考验着学校的管理智慧。
我们根据教师学科特长的不同和在学校分工的不同把教师划分为学生的“生活导师”“学习导师”和“兴趣导师”。“生活导师”主要任务是履行看护学生午餐并开展用餐教育;而“学习导师”和“兴趣导师”主要承担课后服务工作,其中“学习导师”的主要任务是面向学有困难学生开展学业指导,“兴趣导师”的主要任务是面向学有余力学生开展兴趣社团指导。对所有教职工采取个人报名和学校统筹安排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这样就能够确保教师知道哪些工作是必须做的,个人承担的必须是有限责任,不能无限压责。
二是赋能,知道“怎么干”。在职责清晰的基础上,学校研究制定了《午餐供餐指导意见》《课后服务学业指导流程与内容》和《课后服务社团指导流程与内容》等文件,并加强业务培训和工作指导,让教师认识上理解到位,能力上匹配到位,行动上执行到位。“双减”减去的是学生多余的负担,“减负不减质”的关键之一是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水平,特别是要着重提升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作业设计能力、学生个性化发展指导能力。为了“赋能”教师,我们以“四有”好老师为目标,建构了教师能力进阶的成长体系以及每位教师的个人专业发展规划,依托名校长工作室、名师工作室、郑州师范学院的专业力量,以及学校作为国家级培训基地校等资源优势,通过开展“四课研讨”“理论与实践研究共同体研究”以及主题校本教研等活动,不断提升岗位能力,为育人水平提升奠定基础。
三是立标,知道“干得怎么样”。学校采取过程与结果并重的原则,加强工作绩效评估和反馈,优化评估体系,反馈有利于改进的信息,树立标杆,激励先进,发现好案例,推广好经验。课后服务的一项重点工作是学科作业指导,为真正做到“作业不回家”“知识盲点不累积”,学校成立课后服务质量评估组,全程关注课后服务师生活动情况,并及时进行经验总结和问题提醒。比如,《课后服务学业指导流程与内容》中明确提出:课后服务“学习导师”在规定学习时段要带领学生完成各学科当天学习任务并及时答疑解惑。一位“学习导师”如何让参与课后服务的全体学生各门学科学习任务都高质量完成呢?这是许多教师的困惑。学校六年级教研组结合学生认知特点,依托多元智能理论,各班级组建若干课后服务学习小组。通过小组成员之间、小组之间的互助共研,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促进相互帮扶,共同完成学科学习任务。目前学校六年级各个班级参与课后服务的学生比例已经超过95%,学校进行的专项质量抽样监测显示,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业质量也有很大程度提高。这一举措经课后服务质量评估组提炼后,作为优秀服务案例进行经验推广,其他年级结合学生和教师个人特点进行改进,学校整体课后服务效果明显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四是协力,与育人同盟军“一起干”。学校始终坚持协同育人,在课后服务中十分注重发挥协同育人相关力量的作用,为一线教师减压,让教师感受到育人同盟军“一起干”的力量。为此,学校成立了两支队伍,分别是家庭教育指导专家队伍和课后服务专业人员队伍。依托市、区关工委及专家顾问团、家长志愿者团队组建“家庭教育指导专家队伍”,通过专题报告、咨询服务,解决家庭教育中常见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外联社会组织、挖掘家长资源,组建课后服务专业人员队伍,参与课后服务的课程开发和授课工作,增强服务内容的丰富性,实现服务效果的品质化。学校和河南省博物院、省中医一附院等一同设计了与学校课后服务时间、内容相适宜的“爱上博物馆”“神奇的中医药”等活动课程,深受学生喜爱。
五是共情,让教师“投入地干”。尊重教师,就要把教师们的身心健康放在重要位置,让教师能够以愉悦的状态“投入地干”。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对教师的人文关怀:每周三为“全天蓄能日”,教师完成当天教育教学任务,随时可以离开学校;每月允许有4次应急假,有急需处理的事务,在学校课程建设中心备案后便可去办理;每天为学校教师提供早、中、晚三餐,让教师免除后顾之忧;完善健身屋建设,供教师在课余时间锻炼身体、调节情绪。
实践表明,只有建设以教师为中心的学校,才能办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当下,学校的课后服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双减”背景下的学校育人实践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作者系教育部“国培计划”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学员、郑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校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