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迈步从头越
李洪峰 编著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
1976年我来到北京上幼儿园,突然有一天看到老师们都在哭泣。第二天所有的人都戴着白花、配着黑纱。年幼的我懵懂中知道一位伟人陨落了,他就是我们的主席——毛泽东。从我记事起,家里有很多毛主席纪念章,爸爸会给我读毛泽东诗词,并找来《唐诗三百首》给我对照着读。但作为“70后”,我没有机会像哥哥姐姐们一样背诵整本毛泽东诗词,后来我有了自己的孩子,也未曾带他一起诵读毛泽东诗词。
时光飞逝,当我们把《毛泽东诗词》放进学校必读书目里,当我们一起去为学生编写《红色读本》的时候,已经是2021年了!今天还应该让孩子重读毛泽东诗词吗?这是很多家长和教师心中的疑问。当2022年最新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出台,我们从中找到了答案。
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重点提到要“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在核心素养的内涵中,把“文化自信”放在了第一位,而文化自信要立足于继承弘扬三种文化,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经过深度学习后,我们发现落实三种文化的一个共同的学习载体就是毛泽东诗词。
毛泽东诗词继承了中国古典诗词的民族风格与中国特色,形式多样、种类繁多,既有五古七古、五律七律,也有七绝杂言诗。毛泽东更擅长填词,运用了20多种词牌形式,如沁园春、贺新郎、菩萨蛮、念奴娇、蝶恋花等;他深谙诗词写作规范,语言精当、对仗工整、结构严谨、韵味无穷;他经常巧妙引用、借用、化用古诗词中的名言佳句。在毛泽东诗词中,从文化名人、历史典故到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几乎无处不在。让孩子读毛泽东诗词,不仅可以读到中国古典诗词独特的韵味,而且能够感受到毛泽东身上传统文化底蕴和卓越的诗人才华,从而让他们产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毛泽东提出发展“新体诗歌”,在继承我国诗歌历史和优秀传统过程中,使之逐步形成一套足以反映时代精神的代表性诗体。在他的诗词中,不仅有“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这样历经了血雨腥风、激情燃烧的革命岁月,也有“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更有“百万雄师过大江”“横扫千军如卷席”“宜将剩勇追穷寇”“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的凛然气势。毛泽东诗词真实反映了毛泽东的革命生涯,是中国革命史的壮丽画卷,也是帮助小学生理解革命文化的独特文本。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诗词进一步抒发了对国家发展、对黎民百姓的深切关注和忧虑,也有对人民群众获得福祉的无比喜悦和欣慰,比如在《七律二首·送瘟神》的“小序”中写道:“读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
集三种优秀文化于一体的毛泽东诗词,是值得小学生认真阅读、下功夫背诵的,为他们系好人生的第一颗纽扣。那么给小学生读什么,如何带着小学生去读,却是教师和家长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引导孩子走向书固然重要,也需要好书走向儿童。非常难得《恰同学少年——陪孩子读毛泽东诗词》这本书,用儿童喜欢的方式向他们推荐了毛泽东诗词。打开这本书,目录清晰地排列在一幅水墨山水的扇面上,每首诗词都配了傅抱石的画作。傅抱石是新中国美术史上最早探索毛泽东诗意山水画创作并取得成就的画家,在15年里,傅抱石乐此不疲,创作了近200件作品,通过山水画将毛泽东诗词的意境传递给每一位欣赏者。通过这样的阅读,孩子不仅可以背诵,也能够用他们最擅长的读图方式,去理解诗词的恢宏意境。
陪孩子一起读毛泽东诗词,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首先扫描书上的二维码,让孩子一边翻书一边听,看一看气势恢宏的配图,说一说自己听懂了什么,然后一起读这首诗词的解释与故事。书中排版是诗与画各占一片天地,适合先把诗词遮住,让孩子看着画作思考,主席在这里创作了哪首诗词?具体内容是什么呢?孩子们的记忆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书中的诗画相得益彰,不仅便于记忆,也可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还可以让孩子思考:通过这首诗,你眼前浮现了怎样的画面呢?与书上的一样吗?
优秀的书籍可以帮助孩子与文化近距离接触,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我执教的四年级学生,他们已经有了广泛的阅读与见识。冬日登长城时面对眼前的雪景,一起吟诵“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和身边的成年人聊一聊此时此刻的感受,想一想那一刻站在此处的毛泽东同志,在这样的诗句中蕴含了怎样的豪情壮志?再比如六年级的学生,他们能独立阅读,自主感悟诗词,欣赏画作。那么就可以试着给书中的诗词做一张时间表,一首首诗词对应主席的一个个革命奋斗时刻,他们读到的就不仅仅是一首首诗词,而是一部革命史。同时结合这张时间表,继续阅读《伟大也要有人懂:一起来读毛泽东》这本书,去发现在每个时刻,毛泽东作出的重大抉择,一个伟人的形象就屹立在孩子们的心中了。
不同的时代,我们都会面临不同的艰难,陪孩子一起阅读毛泽东诗词,不仅在诗词中感悟毛泽东革命浪漫主义精神,也要让他们感受革命前辈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中国上百年的艰苦奋斗从来都是“雄关漫道真如铁”,新时代少年在阅读中应该传承前辈的精神与力量,面对未来的挑战做到“而今迈步从头越”。
(作者系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教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