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数字化缓解课后服务资源不足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6-1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今年6月11日是第六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文物保护:时代共进 人民共享”。其间,各地文博单位组织开展6300余项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线上线下活动,展现文博行业特色,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我国是文化和自然遗产大国,自1985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以来,我国已成功申报世界遗产56项。拥有世界自然遗产数量达到14项,文化和自然双遗产4项,数量均居世界第一。灿若星辰的瑰宝,向世界展现着一个文化中国、大美中国的魅力。保护、传承、利用好这些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让它们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是一代又一代人的责任。

    疫情背景下,由于出行不便,线上线下相融合,成为各地宣传展示活动的一大特点,“云游”成为一种趋势和潮流。比如,“云游非遗·影像展”上,2000余部非遗长视频影像及多个热门的短视频话题、线上挑战赛、非遗音乐歌单、国风直播音乐会等轮番上演。人民日报新媒体携手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和腾讯基金会联合推出“云游长城”,用户可以在小程序里当一天长城“修缮官”,攀登“数字长城”的同时,为沧桑的城墙做一次考古清理,给缺损的台阶补上一块砖。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物事业得到很大发展,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水平不断提高。但也看到,对于这些不可再生的文物和文化遗产来说,提升保护、管理和利用水平一直在路上。以长城为例,延绵万里,是我国体量最大的文化遗产,也是最具有知名度的文化遗产。然而,公众对长城的了解和认识往往局限于八达岭等知名长城,绝大部分形态、形制丰富的长城,远离人口稠密区域、交通不便,不为人知,缺少公众的关注。从保护工作而言,长城保护工作量庞大,很多长城位于地势险峻之处,工作难度更大。

    就此而言,创新转化手段,推动长城等文化遗产的实体保护和数据化采集以及宣传展示,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建立长城数字博物馆,进行数字存档;加强AI技术等数字化技术在修缮与保护过程中的运用;通过音频素材、纪录短片、古建数据、VR程序等海量数字资源向公众展示丰富多彩的长城形态,展现其中的文化意义和精神内涵等。

    近年来,在文物数字化保护中,我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实践。与传统的保护和利用方式相比,各类文物和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建设,使得文物展览“活灵活现”,让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真正“活起来”,给观众带来了沉浸式的新奇体验。这些数字化项目,更加注重交互体验,常常以游戏的方式开展,这也是其打破传播隔阂,吸引青少年关注和参与的独特优势。

    受疫情影响,出行受阻,研学旅行活动也受到很大影响。“云游长城”等线上活动成为一种很好的替代,它打破了博物馆的地域壁垒,优化了参观场景,让青少年在线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在线感受中华文明的深远与厚重,有利于提升青少年对中华文明的认识和认同,而这也是使文物更好融入生活、服务人民的题中之义。

    “双减”背景下,广大中小学生从过重的学业负担和课后培训负担中解放出来了,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拓展视野、增长见识。早在2020年,教育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就要求将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纳入课后服务内容,强调要加强博物馆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本区域网上博物馆资源平台和博物馆青少年教育资源库,促进与中小学网络教育资源对接。当下,各地实现了课后服务全覆盖,但是课后服务资源不足的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应该看到,各类丰富的数字文物资源,恰恰可以打破时空限制,助力破解课后服务资源不足的难题,从而更好满足青少年的个性化、多样化学习需求,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同时引导广大青少年关心关注文物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文明的传承。

    (作者系北京教育学院附属大兴实验小学教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