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市场培养电子商务“双高”人才
培养高素质、高技术技能人才(简称“双高”人才),一直以来是职业院校的共同追求。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围绕市场和学生成长成才需求,通过理念创新、体制创新、模式创新、评价创新,不断提高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质量。
把专业建在市场上
职业教育应该与社会经济发展、市场需求、社会需要密切挂钩,社会需要哪些岗位,学校就培养什么样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此,学校把“专业建在市场上、专业围绕市场转”作为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并把义乌作为专业建设目标市场。
义乌位于浙江金衢盆地东部,人口200多万,其中本市人口74万,外来人口143万,常驻外商1.3万。义乌人40年前破冰市场经济,手摇拨浪鼓叩开致富路,“鸡毛换糖”换出大市场,以沧海桑田的巨变吸引全国目光、站上世界舞台,成为中国县级城市十大活力城市、全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被誉为“世界小商品之都”。义乌作为内陆之城驶出国际班列,又成为“一带一路”倡议支点。
义乌电商体量大,2017年全市电商企业就超过27.8万家,其中内贸网商账户超15.5万家,外贸网商账户超12.3万家,密度均位居全国前列。2017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2220.0亿元,同比增长25.3%。内贸电商交易额1472.5亿元,同比增长31.3%;跨境电商交易额747.6亿元,同比增长15.0%。全市有电商园区30多个,面积超200万平方米;有电子商务专业村113个,数量居全国首位。
基于以上市场环境和义乌电商产业发展布局,为精准服务区域内中小企业对人才的迫切需求,2018年9月,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与义乌市政府部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决定合作共建“浙江电子商务学院”,按照“学院建在小商品之都,电商专业建在产业链上”的理念,学院将办学定位确定为:电子商务专业学历教育、实习实训、社会服务、科学研究。通过各方努力,最终实现服务义乌电子商务产业升级及经济发展的办学目标。
推行四方联动的市场化运营管理机制
万丈高楼平地起,体制机制是基础。体制搞好了,机制理顺了,工作开展就会顺畅。学院建设也一样,如果没有先进的体制机制作保障,就会陷入人才培养的怪圈。经过反复调研比较,浙江电子商务学院选择了政、校、行、企四方联动的市场化管理运营机制,以确保教学管理与改革满足人才培养和市场变化的需要。
学院依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充分考虑区域、行业、产业特点,发挥地方政府部门、院校、企业机构与行业协会等四元办学主体作用,兼顾地方政府部门社会发展行政指令性、院校服务社会办学公益性、企业经营生产经济性及行业协会参与市场广泛性等四方利益诉求,按照市场化运营规律,构建政、校、企、行四元主体协作组织架构,形成教学组织实施四方全程参与治理、教育资源四方统筹建设、机构获益促进四方共享发展的多方共赢格局。
针对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普遍存在培养目标滞后、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教学目标与实际脱节、师资力量不匹配以及创业就业方向模糊,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普遍存在综合素质课未得到足够重视、专业核心课因循守旧、专业实训课偏少等共性问题,学院在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方面突出强化企业主体作用,并从3个方面给予保障:一是从组织机构上保障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决策权。学院成立人才培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企业方出任,组员半数以上由企业构成,学院方任副职,负责日常工作,其他工作人员由校企协商委派。二是在专业教学管理上体现企业在学院的主体作用。将企业需求融入专业规划、教学设计、课程设置、教材开发、实习实训等人才培养的各环节,推行真实环境的生产性实习实训,实现人才培养质量与企业发展需求无缝对接。三是在招生制度上保证企业的主体性作用。将企业招工与学院招生有机衔接,以企业人才需求导向学院人才培养和供给。
通过市场化运行机制、企业化管理方式的创新型办学模式,有效地推进了机构共建、过程共治、人才共育、资源共享、文化共融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改革,学院形成了集真实项目学习、岗位技能竞赛、创新创业于一体的新型人才培养平台。
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例,针对电商行业发展速度快的特点,学院动态聘请成功创业者、电商行业专家等40余人担任客座教授、高级讲师和创业导师,打造了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通过活页式教材等多种方式随时将新理念、新工艺、新技术纳入学院教材,大大提高了知识的更新速度。
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使传统的“订单式培养”“顶岗实习”校企合作模式向更为紧密的“四方联动”模式转型升级,并实现了学院从“象牙塔”向“练武场”的转变。
建立全真环境的实习实训体系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为职业教育标准建设、教学建设、质量评价、教育改革等指明了方向。行动能力作为一个新的概念,体现在实际职场中完成的特定工作任务、符合工作规范和要求的职业能力。如何培养“行动能力”?实习作为培养高技术技能人才必不可少的环节被赋予了重要地位。为此,学院把实习实训摆在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地位,统筹校内外实习实训资源,建设以真实项目为特征的全真环境实习实训体系。
学院根据电商行业发展趋势及企业岗位人才需求,将创意设计、影视剪辑、直播、短视频运营、电商客服、跨境电商等电商岗位实习实训按照工作难易程度分成A、B、C、D四个岗位等级,每个岗位等级对应一个工作标准和N项任务工单,每项任务工单都来源于企业真实岗位项目任务,每个任务工单又拆解为若干技能动作、工具运用、知识素养。任务工单随时融入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新规范等前沿内容,并配套使用新型活页式实训手册、实训报告、教学课件、教学视频、习题、案例、评价标准等教学资源,通过工作任务,学生实现从基本技能掌握到为企业创造效益的项目进阶培养,学院可随时测评学生职业技能、通用能力、学习能力情况和职业素养,由此形成A、B、C、D四个岗位等级人才培养体系。
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学院按照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引入真实商业项目,构建以工作情境为导向的学习方式,通过专业电商数据分析,帮助企业打造爆款商品,满足企业项目业务需求。在实训过程中,不同等级岗位对应不同任务工单,学生完成相应企业任务工单即可获取一定的收益。学生根据企业需求及自身水平能力,可承接相应等级的任务工单,完成的任务工单数量越多、等级越高,学生得到的回报越大。通过引进赛马机制,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学生可按不同的等级以递增的方式增加技能动作,在不断完成实操任务工单的同时提升职业技能水平,让整个学习过程更具生动性和趣味性,同时学生对自身职业规划路径也越来越清晰。
除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学院还与义乌各大电商产业园、电商企业合作,建立“网红直播创业孵化基地”“电商直播人才中转站”等十余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通过“引企入校”“引企入教”等方式,将全国知名品牌电商企业和义乌市电商龙头企业的真实商业项目带入课堂练武场,形成了“校园+产业园+创业园”三园融合的产教融合局面,为全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提供了高质量的实习就业和创新创业服务,实现了电子商务人才协同培养和产教良性互动。
人才培养实现五方满意
通过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制、全真实训基地建设、课程开发、人才培养质量监控等环节的有序开展,促进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和专业技术技能的掌握。近3年来,学院累计为义乌400多家电商企业培养、输送电子商务专业人才4600人,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发展,助推了世界“小商品之都”建设。用人单位普遍认为毕业生“综合素质高,适应性强,上手快,潜力大”,学生入职半年后月收入高出同类专业学生薪资水平30%以上,另有20%的毕业生在电商企业担任管理岗位,同时培育孵化学生创业团队32个,涌现出一批就业创业典型,郭丽娜、何吉、潘滇希等数十名学生的就业创业事迹被义乌电视台、《义乌商报》等多家权威媒体报道。学院被评为2021年全国首批“校企协同就业创业创新示范实践基地”,学院总结提炼的“专创融合”典型案例入选《2021中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办学成效得到义乌市政府部门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实现了校地合作办学的“三新”目标,即:推进产教融合,探索地方政府部门与高校合作办学新范式;深化校企合作,探索电商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扩大开放办学,引入全国高校学生,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真正做到了学生、学校、家长、企业、政府部门五方满意。
学院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成果还在全国高职高专创新创业教育协作会年会、“新商科·高水平·国际化”职业教育国际论坛、第五届全球创业大会暨社交电商新零售国际峰会等会议上与国内专家学者进行广泛交流,引起强烈反响,得到了同行院校的高度认可。学院已先后与江西、河南、河北、安徽、湖南等全国50多所高校共建“教学实习实践”基地,开展实施“交换生”合作项目,形成了较好的人才培养示范辐射效应。
(何伏林)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