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未来培养全球胜任力人才
要进一步融入全球化趋势并适应未来发展,就必须加强未来一代的全球胜任力。日前,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召开了2022年全球胜任力论坛,并发布基于2018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2018)的最新研究报告《大局思维:为互联的世界培养“全人”的原则与实践》,围绕全球胜任力的培养渠道、学习方式、教学模式、培养质量、教师专业素养等方面,提出了观点和看法。该研究报告将全球胜任力定义为知识、价值观、态度、技能的统一,具体包括审视具有本地、全球和文化意义的问题,理解并欣赏他人的观点和世界观,参与开放、适当和有效的跨文化互动,为集体福祉和可持续发展采取行动等方面的能力。而具备这种全球胜任力的人,在身体、知识、技能、道德、智力、精神、灵魂、创造性等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就应该是能够应对未来互联世界挑战的“全人”。
近年来,我国一些高校探索建设了全球胜任力研究院、国际胜任力培养专业委员会等研究机构,探索推出了新青年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计划等培养机制,从各个层面开展了“全人”培养的实践活动。但是“全人”培养成效、质量并不尽如人意,其中的一个关键原因在于相关培养工作均建立在根深蒂固的学习方式与培养信念之上。能力的培养要注重专业知识与工艺技术的灵活互动和动态结合,研究报告认为全球胜任力的培养不仅仅是关于在青年一代的头脑中积累信息,更重要的是使他们能够在一系列新颖的、通常是定义不明确的情况下思考和应用信息。这里的核心在于青年一代审查和理解理论、技能以及价值观,采取明智的观点,沟通和建立关系,并将其应用于审查全球问题,从而在日常生活中采取行动,也就是要转变传统的知识获取或掌握的学习观。
因此,如何进一步加强培养具备全球胜任力的“全人”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从工作质量、学习方式、模式改革以及师资队伍等几个方面加以认识,培养青年提升全球胜任力的内在动机及其能力。
第一,在工作质量上,追求提供机会公平、项目普惠的学校学习。研究报告显示,被测学生在阅读、数学、科学三个模块上的得分与全球胜任力的分数呈正相关,同时76%的被测学生表示在学校学习了不同的文化,这里的教学实践尤其依赖于教师的指导。学校作为多元文化、家庭传统交汇的学习场所,可以提升各项知识认知能力并提供安全的空间让学生探索复杂的全球问题。特别是对于社会经济和教育上弱势的学生而言,他们可能缺乏机会在家里广泛讨论问题,必须在学校中建立起公平获得高质量学习的机会、渠道和载体。所以,学校应该建立多种方式,比如多学科讨论新闻热点,让学生能够有机会与世界接触,找到解决方案解决现实问题,并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现在是世界的积极成员。
第二,在学习方式上,推动高质量的“全人”培养要注重应用全面性学习、相关性学习、深度学习、社会化学习、转型学习和在真实世界中学习等6种学习方式。应该开放更多公平的学习与实践机会,努力树立典型,引导学生探索参与负责任的行动。在当下的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参与未来仍然可能具有相关性的重要问题的机会,深入研究世界所呈现的复杂性和矛盾,发展他们的批判性思维、情感表达、协作和道德价值观的能力,找到公平和文化敏感的解决方案。促使教师和学生对单一学科和跨学科的学科理解进行反思,引导他们成为全球性的、具备跨文化能力的人,将学习所得主动融入自己的世界观之中、融入自我与世界的相处之道中。认识到学科的底层逻辑,学会运用不同学科视角考察一个特定问题从而获得更多新的见解和解决方案。通过对真实世界中的行动的反思,使学生能够适应并利用他们新兴的学科专业知识来处理真实的问题,区分本质和噪音,建立和反思质量标准,让学习真实发生。
第三,在模式改革上,要基于“全人”培养质量进行面、线、点的模式解构和重构,提升人才培养的灵活性、可行性和连续性。“全人”培养关注知识结构上的跨学科、认知层面上的全球化,这些宏观面上的质量要求构建起多维交错的模式框架,由面开始厘清把握教学课程、培养课程与日常教学环节所构成的主阵地、主渠道与主战场,确保全球胜任力的培养工作既能依托独立学习项目又可以融入日常教学环节。在此基础上,从线导入明确课程的构成线条,梳理清晰课程链的逻辑,及其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学科的历史脉络和发展趋势,确保培养内容的课程完整、学科完整、版图完整。最后以点深入,即把握知识点上的深入,关注链条交错带来的多学科、跨学科认识等关键节点的作用和难度,集中资源做好点上的突破,实现面面俱到、纵横交错、集中突破的“全人”培养模式改革。
第四,在师资队伍上,要建设既理性得体、又感性共情的跨学科师资队伍,保证知识传输既有理性的学科知识、又有感性的人生体验。全球胜任力的人才培养对于师资的要求由原来的教知识的能力向教世界的能力转变、由单向输出向双向共情转变、由单一学科视野向多学科和跨学科视野转变,也需要把讲道理和讲故事相融合,把引导学生成长与自己共同成长相融合,把个性化和复杂性相融合,确保自身亦能够胜任全球胜任力培养的相关工作。同时,如研究报告中指出的一样,参与“全人”培养工作的教师要高度关注了解学生,选择得当的教学方法,具备跨学科甚至超越学科的视角思考教学、认识世界与反思自我等专业素养。当然,也不必畏惧这种由培养内容和质量转变带来的对师资要求的提升,而是更应该关注自己在教学团队中的个性作用和互补耦合作用,突出对自己合理批判的再发展期待。
(作者系丽水学院教育学院教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