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远乡村校成了当地文化地标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6-2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乡村教育振兴和教育振兴乡村·系列报道

    一所偏远乡村校,不仅没有生源流失,还有县城乃至市区的学生转学回来;初中1000多名学生,住宿条件不好,床位有限,却有不少学生及家长想方设法,争取住校;退休多年的老教师,三五结伴,不时回校“考察”……

    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煌固镇汪村学校,一所地处山沟里的偏远乡村校,却成了十里八乡人心中的教育、文化地标,不仅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乡村温馨校园建设典型案例学校”等国家级荣誉,更形成了教师“爱岗敬业、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的“家文化”。

退而不休的“老革命”

    撤乡并镇前,汪村还是一个乡,有自己的小学和中学。2007年,汪村并入煌固镇后,当时的村民代表表达了他们的诉求:“保留汪村自己的学校,不要并入煌固镇的学校。”

    九年一贯制的汪村学校由此而来。教师们就一个念头:“让孩子在家门口读好书。”

    每年重阳节,退休教师们都会回校参加座谈,建校初期的艰辛是时常被谈及的话题。

    此前,汪村没有学校,村民要到隔壁煌固镇或者翻山越岭走上二三十里山路到更远的地方上学。1973年,村民出资让地,在生产队里腾出两间房做校舍。

    在汪村学校,有不少参与过学校前期建设的教育人被当地人尊称为“老革命”。

    教师陈家庆便是其中一位。退休后,他每年都会约上几位退休教师,时不时地来学校,看变化、看发展,到学生食堂和孩子们一起吃顿饭。听说学校成立教育基金会,他不仅积极捐资,还让全家人都出资出力,参与学校建设。

    “老一辈教育人,一直把学校的事当成自己家的事,即便退休也尽心尽力参与到学校的建设发展中来。他们对教育深厚的情怀也感染着年轻人。”校长张恕民说。

以校为家的“一家人”

    张恕民是去年调到汪村学校的,初来乍到的他立马就感受到了当地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百姓对教育的重视、对学校的信任、对教师的尊重。

    在当地,只要是汪村学校的教师,老百姓就会肃然起敬。当地百姓都把学校当成家的一部分,如果学校管理或教师在工作上存在不足,家长也会主动来学校反映。

    办好家门口的学校,成了当地人群策群力的一件大事。

    “只要踏上这片土地,哪怕只是来实习,都能感受到一种‘来了就是一家人’的氛围。”说这话的肖少微是来校顶岗实习的,她介绍,学校哪怕分个实习教师来,都会有校级以上干部专门开车去接;教师即便家就在学校附近,也会选择住校,主动融入这个大集体中。

    山沟里的学校,出行不易,不少年轻教师是拖家带口住在学校。为了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学校尽可能为他们提供方便。教师在平日的工作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难,都可以向学校反映,学校在能力范围内提供最大的保障。

    教师也会主动参与到学校的各项管理中:小到水龙头坏了、公共区域卫生没打扫好,大到各类教育教学设备的添置,都会直接把情况发到工作群里。学校管理层总会第一时间回复,并及时把问题处理好。

    长期以来,学校形成了“校园之事人人参与”的氛围,学校、教师、学生、家庭和社会之间也形成了一个幸福和谐的教育共同体。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下,学校153名在编在岗教师中,有21对夫妻教师。

成长成才的“大舞台”

    一位教师亲戚家有个“公子哥”一样的孩子,在城区学校打架闹事,去年转到山里读书。没想到,这孩子非但没有因为生活条件变差了不开心,反而主动选择留下来住校,理由是“在这儿老师和同学都和家人一样”。

    学校坚持“不流失一人,也不错失一人;不落下一个,也不放弃一个”的办学理念,教师一视同仁对待每一个孩子,师生关系单纯且和谐。

    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也让学生在学习之余,找到了自己的舞台。“进校时有一系列行为规范学习、内务整理,学期中有艺术节、运动会,学校还定期组织乒乓球、跳绳、拔河、合唱等比赛。学校要求每个班每周由班主任组织,音体美教师协助,开展一个班级小活动。学校每学期也要组织一二十个校级层面的大活动。”张恕民介绍,学校希望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锻炼完善学生的各类品质。

    从学校走出的学生们也用各自的方式回报着母校。今年初,学校举办教育发展座谈会,校友、乡贤和当地村民纷纷捐资捐物。

    在当地人心中,汪村学校是需要群策群力呵护好的文化地标。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