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葆鲜红底色培养新时代卓越工程师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6-2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华中科技大学学生在工程实践创新中心依托3D打印开展创新实践活动。 华中科技大学 供图 制图 王萌萌

    在日前召开的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推进会上,教育部提出要超常规培养急需高层次人才,聚焦培养基础学科人才,大力培养卓越工程师,有针对性地把科学教育、工程教育的基础打扎实。

    我国于2010年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1.0,并于2018年提出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工程教育体系。在国内,工科在学规模占全部学科的三分之一;从国际上看,我国工科在学规模也占全球工科培养总规模的三分之一。

    当前,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学生的大工程观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有待提升,工程教育评价机制不完善等。受此影响,我国工程师人才的结构性矛盾也愈发突出。作为人才培养基层单位,高校应结合自身特色,积极推进产教融合,在搭建平台、构建生态上下功夫,形成良好的卓越工程师培养闭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推动高质量发展。

科技自立自强离不开卓越工程师支撑

    作为工业制造大国,我国目前肩负着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任务。大学,特别是与制造业相关的工程学科,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方面,要通过加强基础科学和前沿高科技领域的研究,产生从0到1的基础创新,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另一方面,要通过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不断向制造业注入活力,做出更多从1到10的技术突破。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科教结合、产教融合的方式。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培养的工科人才被称为“红色工程师”,主要解决落后工业运行过程中的技术问题。他们政治坚定,愿意服务于国家,同时具有很高的工程素养和工程实践经验。

    随着科技革命、产业革命的深入,工程师不仅要解决保障工业运转的问题,更要具有突出的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以创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为目标。但无论何时何地,作为卓越工程师,爱党报国的信念都是不变的前提。

    卓越工程师还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高度的创新能力、广泛的知识储备。这三项指标是新时代对工程师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使卓越工程师区别于国外工程师、传统工程师。

    “双一流”建设高校承担着培养一流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争创世界一流的使命。作为传统工科优势高校,华中科技大学在70年的办学历程中,始终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人才培养“四个面向”,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实学创新的卓越人才,并逐步构建起独具特色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体系。

    不忘来时路,方知向何行。过去,华中科大曾孵化出以华中数控为代表的上市公司,为数控机床相关技术的自主可控积累了经验。在当前的国内国际形势下,如何继续发挥人才培养优势,是事关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命题。

    作为以工科见长的高校,在当前的复杂环境下,更应发挥优势,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强化一流本科教育底色,提升一流博士生教育高度,全面增强人才培养能力。

面向国家需求构建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

    大国崛起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必须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既要能够解决“心腹之患”,也要能够解决“燃眉之急”,面向国家需求,在“发现真问题,解决真问题”的过程中,筑牢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人才根基。

    在构建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方面,华中科大也在新形势下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更规范的体系。

    坚持立德树人,以新工科建设深化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改革。学校坚定把牢办学政治方向,坚定不移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全方位融入,推动高校党建高质量发展,将爱党报国的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时代在变,永葆“红色工程师”的底色不变。

    去年7月,华中科大未来技术学院、集成电路学院揭牌成立,学校成为全国3所同时拥有未来技术学院、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的高校之一。两个学院的成立,是学校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战略举措,是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行动,也是坚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创新实践。

    坚持科教协同、产教融合,加快推进卓越工程师课程体系建设。目前,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体系从过去的以本科教育为主,一路延伸到博士研究生教育阶段。人才培养体系的变化需要有相应的教材体系、实验培养体系作配套,不仅要增加理论、实训课程,而且要从思维方式上对教学评价进行重塑。产教融合最重要的是,高校与企业通过协同合作建立起完备的创新链条,发挥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各自的优势。目前,学校在实践条件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设有工程实践创新中心,并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课程体系,解决了产教脱节的问题。

    坚持学科交叉、项目驱动,积极探索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除了和企业联合外,高校自身的重大项目也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载体。目前,学校已建设有脉冲强磁场、精密重力测量两座国家大科学装置,同时还建有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近期,数字建造、智能设计与数控两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也将相继获批落地。

    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大项目的研究过程,也是培养人才的过程。其中,许多平台的设备都是由学校自行设计制造的。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在提出学科交叉问题后,能真正切入研究,充分发挥出了重大科技平台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整合多方力量打造人才成长的创新生态

    近五年,华中科大在学科建设、人才与科研、基地建设等方面成果丰硕,首轮“双一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未来,学校将继续坚持产学研深度融合,不断完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知识获取和理解能力、知识运用能力、领导和管理能力、交流沟通能力、职业素质和社会责任能力的培养,大力推进国际工程师资质认证工作,努力形成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华中科大经验,为建设人才强国作出贡献。

    改革评价体系。针对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特点,不断完善相关的教学评价指标,让教师、学生都能有所收获。让卓越工程师培养所需要的各类资源能打破体制机制壁垒,在高校畅通汇聚。涵养优良的学术生态,使学术评价制度更有利于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

    加强开放合作。当下的合作交流,是平台之间的合作交流。只有加强不同学科、领域间的互动和交叉,才有可能获得新的进展。卓越工程师培养要发挥大学的人才、基础研究和学科优势,结合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打造大学企业创新双引擎,从而形成创新生态的良性循环,源源不断为社会提供发展动力。

    营造工程师文化。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要发挥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各自的优势。在这个创新生态链上,科学家专心从事前沿创新,工程师把科学家的创新想法变成实用技术,产业界则把技术转化成产品,产学研各司其职。要实现这一创新生态链,离不开对工程师文化的塑造,以及社会的认同。作为人才培养基层单位,高校要与企业、院所一道,做出更多探索和努力。

    下一阶段,华中科大将坚持改革创新、争创一流,顶天立地、追求卓越,努力实现立德树人质量达到新高度、学科建设形成新格局、人才队伍形成新高地、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社会服务产生新成效、文化建设取得新成绩、国际合作形成新品牌、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

    (作者系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