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动大中小学“双创”教育一体化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6-2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推动大中小学创新创业教育一体化,是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题中之义,关系到我国创新创业的基因传承和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师范院校承担着“推动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的重要职责,必须旗帜鲜明地肩负起时代使命,与时俱进推动大中小学创新创业教育一体化。

    浙江师范大学经过十余年的探索与实践,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发挥师范院校办学特色,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努力探索富有特色、卓有成效、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中小学一体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制定引领性培养目标。一是明确创新型教师理念。研究通过《浙江新师范宣言》,参与制定《浙江教育现代化2035行动纲要》,举办名师名校长论坛,明确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青少年培养全过程,加强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协同融通,共同培育高素质创新型卓越教师,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二是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利用信息化、数字化手段,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动“智慧教育”建设,探索形成“人人参与、人人过关”的师范技能训练模式。三是践行“三创”师范生培养目标。“想创”即激发、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和思维,“会创”即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水平,“教创”即推动创新创业素质养成和基因传承。“三创”目标重新定义了师范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回答了创新创业教育“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核心问题,提出了“教育者要先受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师范技能也是创新创业”等符合教育教学实际和青少年成长成才规律的命题。

    开发连贯性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建设是落实培养目标的重要体现,主要包括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横向融通以及创新创业教育在大中小各学段的纵向衔接两个维度。一是开发师范类课程。把创新创业素养融入现代教师核心能力培养理念和模块化课程体系,开设一系列与基础教育相对接的课程。二是加强交叉学科研究。加快跨专业、跨学科、跨领域研究,推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融通发展,把国际国内前沿学术成果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推动相关课程向中小学拓展延伸。三是整合社会资源。发挥长三角地域优势,挖掘红色根脉,充分调动校内外教育要素和资源,营造“城校共建”生态,汇编创新创业教育案例,为中小学因地制宜开发校本课程提供借鉴。

    构建协同性实践平台。实践平台是课程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一是搭建高层次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基地,研究确定14项创新创业教育未来发展重点工程,推动“实验室—众创空间—孵化园—产业园”全链条发展,建成国际领先的智慧儿童教育创业园,为儿童青少年沉浸式、互动式、体验式教育实践提供范本。二是打造多元化校园文化品牌。持续开展“创业文化节”“师范文化节”“国际文化节”,成立大学生创新工作室,赴北京、上海、深圳等15座城市开展“50元在一个陌生城市生存15天”社会实践,形成“走进中小学校园”系列品牌活动。三是营造全覆盖科研竞赛氛围。形成“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的浓郁氛围和良好生态,实现课程设置、课题研究、竞赛体验全覆盖。学校在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的金奖数连续3年位列全国师范院校第一,支撑近七年浙江省在基础教育五大学科竞赛中金牌数、总排名位居全国第一。

    实现开放性师资培训。开放性师资培训主要体现在以师资培训为核心的“职前—职中—职后”和“高等教育—基础教育(学前教育)”双贯通格局。一是建设附属学校和教师发展学校。近5年,共建附属中小学、幼儿园53所,共建教师发展学校347所(占浙江省的1/3),奠定了师资培训的坚实基础。二是完善教师教育培训体制机制。探索完善学术论坛、教研活动、培训进修、挂职锻炼、定向委培、轮岗支教等制度,发挥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作用,5年来承担国培、省培项目264项,培训学员2万余名;依托省创业导师培育工程,5年来提供五类课程模块、100多门课程,培训创新创业导师5000余名。三是开发线上教育教学资源。依托技术优势,推动“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中小学课堂,打破时空界限,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作者单位系浙江师范大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