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细作提高就业指导水平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6-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崔明伍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

    ■青年说

    新闻回放

    2022届高校毕业生预计达1076万人,就业形势复杂严峻。有媒体近期发起一项针对毕业生群体的线上调查显示,大多数(78%)受访者表示,学校组织的就业指导服务对自己有帮助,但他们在求职过程中仍然遇到不少困惑,如对行业、公司缺少了解,求职、面试技巧不足,就业目标不清晰,不了解相关就业政策和缺少获得招聘岗位信息的渠道等。

    主持人语

    就业是民生之本。除国家和地方一系列强化精准就业帮扶的政策外,大学毕业生该如何正确对待相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三名本科生建议高校在就业指导上未雨绸缪,从宏观上转变思路、从微观上创新方法,在培养学生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同时,也培养学生面对就业市场的能力。当然,大学生也应主动适应就业市场的新变化。

深耕细作提高就业指导水平

麻祥东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20级本科生)

    大学生就业不仅关乎个人发展,也影响到社会发展。近几年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多,加之疫情等因素,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如何实现高等教育与用人单位的成功对接,让大学生找到心仪的工作,为社会创造价值,既是社会需求,又是高校职责。

    多数高校将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纳入课程体系,常规做法是引导低年级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面对现实挑战,高校应改变思路,将就业指导常态化。一方面,应建设专业化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和就业指导队伍。就业指导不是一门课能解决的,也不是一位教师能完成的。探索建立有效的课程体系,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因人施策,个性化指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其目标。专业的就业指导团队是提升就业指导工作水平的重要前提。除了高校自己的教师团队,还可聘请专家学者、优秀校友到校指导,提高就业指导质量。另一方面,应注意就业指导工作的连续性。就业虽是高等教育的终点,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高校应将就业指导工作一以贯之,帮助低年级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升高年级大学生实际就业能力。

    高校还要不断创新就业指导形式,贴近学生需求,符合市场需要。就业指导教育中,要注重理论,更要强化实践。近年来,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有了更加明确清晰的定位,特别是劳动教育的地位愈发得到重视。高校各专业应积极探索专业教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最终服务于国家对人才的需求。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人才是强国之本。高校应落实以学生为中心,主动与政府和社会共同搭建就业指导平台,利用数字技术,发挥平台的信息供给与反馈功能,将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化、常态化,实现就业和教育教学的更好衔接。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