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鹿鸣路初级中学:践行鹿鸣“和教育” 力创卓越新境界
鹿鸣,这个充满诗意且内涵深厚的名字,源自《诗经·小雅》:“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江苏省盐城市鹿鸣路初级中学,这所“簇新”的学校,坐落在“世界自然遗产黄(渤)海候鸟栖息地”“国际湿地城市”——盐城市主城区,既有《诗经》的千年浪漫,也有江苏省盐城中学的百年传承,和而不同,美美与共。
盐城市鹿鸣路初级中学是江苏省依托黄(渤)海世界自然遗产地建设的湿地文化课程基地,是江苏省教育科研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状获得者。学校执行国家“双减”政策成效显著,作为盐城市代表被省广电总台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学校“和雅”“四有”好教师团队获评盐城市“四有”好教师重点培育团队;近三年,有227名学生在省级、市级科技创新等比赛中获得特等奖、一等奖。
凝练文化内涵 凸显学校特色
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回溯源头,方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盐城市鹿鸣路初级中学前身为盐城市初级中学鹿鸣路校区(隶属江苏省盐城中学教育集团),2021年实现独立办学,领衔成立了教育集团,新校区建成并顺利投入使用,自此踏上了高速发展的征程。
学校将“用关心去教,为成长而学”的教育理念与中华“和”文化有机融合,凝练形成了以“和”为文化核心的“一训三风”,即“尚中致和”的校训、“和鸣源远”的校风、“和雅润泽”的教风、“和熙弘毅”的学风。在“卓越鹿鸣”工作目标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特色“五和”教育体系,即“和熙德育”“和融课程”“和真课堂”“和雅教师”“和美校园”。全体师生形成了高度的文化认同、文化共识、文化自信。
鹿鸣“和教育”,不仅着眼于学生个体的终身发展,还着眼于学生群体的和谐发展,更着眼于当下与未来人和自然、人和人、人和社会、人和国家等多重关系的和谐共生。浸润于“和教育”的鹿鸣师生,始终自信满满地行走在通往“卓越”的教育大道上。
推进“和熙”德育 为人才培养奠基
学校致力推进“和熙”德育。系统化、多维度构建促进学生“和乐”成长、学校“和润”发展、家校“和谐”共通的“和熙”德育课程。“和熙”德育课程旨在促进学生品德养成,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个性品质与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精神,为学生成为未来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各年级均按要求足时足量开设班会课、综合实践课程等。每学期开学前,学校学生工作处组织班主任队伍、副班主任队伍、心理教师团队提前做好备课工作,探讨有效的教育教学方式。定期组织开展教育研讨活动,采用德育沙龙、集体备课等方式讨论教育方法,保证德育效果。每年在固定时段开展艺术节、文化节、体育节“三节”活动,穿插“红十字”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以主题活动引导学生亲近社会、服务社会、全面发展,真正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与综合素质。
盐城是革命老区,又是国际湿地之都。盐城的红色铁军文化、白色海盐文化、绿色湿地文化等无不是珍贵的德育资源。学校积极整合本土文化资源,在市图书馆、中国海盐博物馆、盐城市博物馆、黄海湿地博物馆、盐城新四军纪念馆等场所开设德育“实践课堂”,活用周边资源,助力学生成长。学校还结合各种节日开展实践活动,如3月的“绿动飞扬青春,筑梦卓越鹿鸣”“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雷锋精神”系列活动,4月的“经典伴成长,共约嗅书香”“清明祭英烈”活动,5月的劳动节“榜样进校园,匠心润鹿鸣”、母亲节“趁你未老,爱还未迟”活动等,培养学生竞争合作、积极进取、自信自强等良好的个性品质,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实施“和融”课程 创新育人样态
学校致力构建“和融”课程。以“双减”为契机,围绕“三程”(课程、教程、学程)建设与“五增”(教师增能、课程增容、课堂增效、作业增质、家校增联)目标,按照“严格执行国家课程,全面实施地方课程,大力开发校本课程”的思路,学校构建了有鹿鸣特色的“和融”课程。“和融”课程开启了全新的课后服务模式,时间上一般设在延时服务和托管服务期间,形式上打破学科与班级的限制,根据教师的爱好专长,跨学科、跨班级组织课程学习活动。内容上包括自主作业、特色课程、双语阅读、一小时阳光体育等,让学生的学业问题在学校得到“一站式”解决。丰富多元、能力与素养并重的特色课程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升了学生的能力素养,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充分挖掘地方和学校资源,创新传统社团模式,大力引进优质社会资源,建构了鹿鸣“博·约”成长课程体系,编制了《鹿鸣“博·约”成长课程手册》。鹿鸣“博·约”成长课程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未来核心素养”这一中心,呈现“博学”课程与“约修”课程两种形式,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形成立体协同育人网络,涉及品德修养、学业发展、身心健康、审美素养、劳动实践五大模块,涵盖12种类型、14个重点项目、115门课程。其中,湿地文化课程、“百行百业——职业体验课程”及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创新课程等特色鲜明、成果斐然。
“依托黄(渤)海世界自然遗产地的湿地文化课程基地建设”入选江苏省基础教育内涵建设项目,有效扩大了黄(渤)海世界自然遗产地效应,成为绿色生态盐城的品牌课程。学校主创开发了《盐城湿地我的家》地方课程教材,在省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百行百业——职业体验课程”充分挖掘社会资源,邀请各行各业家长精英走进课堂,引领学生多方面了解社会,弘扬“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培育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美好情感。
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创新应用课程包括“创E机器人”“创E编程”等,持续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
“文化传承,融合课程”,依托端午节、重阳节等中华传统节日,组织开展系列文化融合课程,多学科教师同授课,让学生浸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多元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构筑“和真”课堂 推动教学改革
学校致力构筑“和真”课堂。“和真”课堂是以问题为引领、精心设计活动、注重结构化教学、创造真实有意义的学习经历,从而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发展学生学科素养、陶冶学生求真情操的新型课堂样态。“和真”课堂需要教学管理团队、教研团队、教师与学生一体,需要“管、研、教、学”合力坚持四个“真”:教学管理团队真管理,强化教学常规;教研团队真研究,研究课程、教程、学程,形成教研共同体;教师个体真教学,认真备教材、备学情、备情境、备活动、备作业;学生学习真发生,课前预学真发生、课堂活动真主动、检测巩固真作业。“和真”课堂面向全体学生未来发展素养和高阶思维能力培养,打造“真学习”活动式课堂。
“和真”课堂,以赛促教,将课堂教学改革推向纵深。学校高度重视教师“和真”课堂教学理念的学习和日常课堂教学的实践,除了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省级、市级基本功、优质课等教学比赛,为推动校本课程开发、推进课程融合,还举办了“鹿鸣杯”成长课程教学竞赛;根据教师年龄结构特点,精心组织“而立杯”“五四杯”“新秀杯”等综合竞赛,引导教师探讨“真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师生间的有效互动,研究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新路径。
同时,学校进一步以制度保障“和真”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化。根据自身特色,学校制定并完善了教学、教研等相关制度。如每周4节课以“2+2”模式开展教研活动与集体备课,出台《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具体要求》。教研活动包括主题式理论学习、学情回顾及每周组内研讨课;集体备课实行主备人制,个人提前进行一次备课,集体研讨二次备课,反思优化进行三次备课。又如定期以大教研组为单位,组织系列教研活动,以教研推动教学、助力教学。所有教师共同遵循、内化于心、努力实践,自觉上好每一节符合“和真”课堂要求的课。
发展“和雅”团队 赋能专业成长
学校致力打造“和雅”团队。“和雅”是鹿鸣教师的文化价值追求,它倡导师生、师师、生生、师生与学校、学校与社会相互理解、宽容、信任,倡导建设和谐的人文关系,营造优雅静美的校园文化氛围,树立“真诚温和、言行文雅、情趣高雅、玉汝于成”的教师形象。
以和立德,以雅治学。学校教师始终坚持“形象优雅、谈吐文雅、举止典雅、志趣高雅、学识博雅、气质儒雅”之“六雅”追求。学校“和雅”“四有”好教师团队是“和文化”视域下的创新型“四有”好教师团队,是盐城市“四有”好教师重点培育团队,为多渠道、多元化培养“和雅”教师开辟了新路径。依托市重点培育团队,组建“和雅”教师共同体,充分发挥团队教科研的合作与引领作用。如“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学科课题研究小组、“鹿鸣”首席教师团队、领航名师工作室等。
学校以具有鹿鸣特色的校本研修为平台,以校本教研、课题研究为重点,以改革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做好教学研究、教学服务工作,全面提升教师专业化素质,着力培养一支师德高尚、观念前沿、技术精湛、可持续发展的“和雅”教师队伍。编撰《鹿鸣教科研导刊》,使教研成果可视化、成果化。教师发展处指导教师及时将课题研究成果转化成论文,使已有研究成果转化为鹿鸣教育教学改革的生产力。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