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精琢磨 璞玉成大器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6-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校园门口全景

    “良渚”,意即美丽的水中之洲。5000多年前,河道遍布、环境宜居的区位优势滋养了杭州良渚先民,催生了高度发达的良渚文化,尤其是辉煌灿烂的玉文化,令人叹为观止。如今,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第一中学就坐落在这片充满灵性的土地上。

    《礼记》有云:“玉不琢,不成器。”玉之初看上去往往如同石头一般,只有经过精心雕琢,才能去芜存菁,成有用之器。教育亦如是,青春少年恰如那浑金璞玉,只有经过学校的匠心琢磨,才能始成大器,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第一中学地处良渚文化核心区,深受当地玉文化浸润。近年来,学校秉承“匠心琢玉、厚德成器”的校训,将当地玉文化传统和教育改革巧妙结合,育“雕玉匠师”、创“琢玉课程”、探“磨玉课堂”,走出了一条独具魅力的高质量办学之路,快速成长为一所质量优、特色亮、品牌响的“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

    多措并举

    育“雕玉匠师”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学生就是那未经雕琢的“璞玉”,要想让他们脱去石衣,在知识、品质、能力、个性等方面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成长为名副其实的“美玉少年”,就需要教师的巧手琢磨。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所以,学校高质量发展首先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雕玉匠师”队伍。

    党建引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君子比德于玉。欲琢玉,先成玉。学校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定期召开党员大会、支委会、党小组会等,开展优秀党员评选、党员公开承诺、党员民主评议、党员“双报到”等活动,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党建引领,引领全体教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此外,学校还成立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为组长,专人分管,统一部署,制订计划,认真实施。教师自评、互评,学生、家长、社会参与监督的多元评价体系逐步形成,切实增强了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实效性。

    创新研修,提升教师专业素养。“雕琢美玉”是项典型的技术活,需要高超的专业素养。为此,学校坚持组织教师向教育名家学习,不断创设条件,将教育名家“请进来”“传经”,带领骨干教师“走出去”“取经”;大力引导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将教学中遇到的共性难题课题化,通过“问题诊断—互助研讨—示范引领—展示突破—反思提高”的“五步循环法”,促进教师不断自我更新;开展结对帮扶“青蓝工程”,狠抓青年教师及新岗教师培训;举办“名师引领”课堂节,集中开展专家讲座、名师示范、同课异构等教研活动;创建“研题工坊”,构建学科命题能力提升共同体,通过一起“选题—理题—编题—展题”,让教师在相互砥砺中提升命题素养、增长命题智慧、快速强化专业素养。

    优化制度,激发教师发展内驱力。学校的核心资源是教师,切实提升教师素养,不仅需要外在的党建引领、培训引导,更需要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让教师多劳多得、优劳优得,激发其主动求变的积极性。例如,通过调整绩效考核制度中的班主任区块,引导班主任不断优化班级管理;通过优化教学质量量化赋分区块,引导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通过规范落实教代会制度,激发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不断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

    深化课改

    创“琢玉课程”

    课程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跑道,构建高质量的课程体系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推进和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近年来,瓶窑镇第一中学以“匠心琢玉、厚德成器”为理念,深入整合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构建起一个多元立体、个性分层的“琢玉课程”体系,有效促进了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完善课程组织。高效推动“琢玉课程”体系,离不开职责分明的组织保障。学校专门设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琢玉课程”管理领导小组,统筹课程体系的总体规划、宏观协调及全面研究;建立以教务主任为组长的“琢玉课程”资源开发组,为“琢玉课程”的实施提供各种物资保障,如提供课程所需的教学用具、建设课程所需的综合实践基地等;建立以教科室主任为组长的“琢玉课程”开发组,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及学生发展需要,开发以学生为中心的校本课程,探索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实施路径,并将各类社团活动进行课程化改造,作为课外拓展课程纳入构建多元立体、相互促进的“琢玉课程”体系。

    丰富课程内容。在学校教研团队的不断探索下,学校“琢玉课程”体系日趋完善。目前学校“琢玉课程”体系主要分为基础课程和拓展课程两大类。基础课程主要包括国家必修课程群、地方课程群(“钱江潮”“我与杭州”等)、校本课程群(仪式课程、“遇见良渚”等)。拓展课程主要包括:“循玉创智”课程群,包括科技创新类和素质提升类课程,如机器人、航空航天等;“尚玉承文”课程群,包括艺术修养、知识补偿、文化传承三类课程,如油纸伞、版画等课程;“守玉践行”课程群,包括社会实践和研学旅行类课程,如解玉砂良渚文化宣讲团、红十字会等;“品玉润德”课程群,包括心理健康和强体健魄类课程,如心理游园会、“狂奔田径”等。学校以基础课程夯实学生知识根基,以丰富的拓展性课程锤炼学生素养,构建了以学校教育为核心,辐射家庭和社区的“琢玉”大教育,切实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校以社团活动为主要载体而打造的拓展性课程,不仅深化了“五育并举”,还有效打通了校内校外、课上课下的教育边界,为学有特长的学生提供了适性教育。其中“狂奔田径”社团至今已获得余杭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十三连冠”的成绩,“苕溪版画”和“‘非遗·创意’油纸伞”社团课程被评为“杭州市精品课程”,“人工智能”战队更是在2020年和2021年两次荣获世界机器人大赛全国总决赛冠军。

    优化课程评价。课程评价是推动课程体系不断完善的关键。学校积极探索与“琢玉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评价和激励机制,陆续建立了以教师自评为主,家长、同事、学生评价为辅的多元评价体系。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有机融合,在教师层面主要关注是否完成课程设置、是否促进教师发展,在学生层面主要考查是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此外,学校还建立了与课程评价挂钩的绩效考核制度和晋职制度,并且定期召开评价工作例会,及时表彰先进、总结经验、协商解决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切实发挥了评价的导向、激励、诊断、改进作用。

    与时俱进

    探“磨玉课堂”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学校精心打造的“琢玉课程”体系,想要切实落地,还需要向课堂要质量。新课改理念认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简单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为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校经过逐渐探索,逐渐形成了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特征的“磨玉课堂”,大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感知自学。苏霍姆林斯基说:“促进自我教育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只有通过各种手段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为高效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磨玉课堂”要求教师在课前发放精心设计的导学案,引导学生通过收集资料、上网查询、制作模型、画示意图、查字典等方式进行自学。课堂上,教师会先要求学生结合课前自学成果,在课堂上进行二次自学,梳理一下哪些问题已经解决,哪些问题还需要在课堂上重点突破。

    探究合作。学生充分自学后,往往还有很多难点不甚清楚,此时教师就要在课堂上引入合作学习模式,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实现“兵教兵”。教师在合作学习中,主要作为旁观者和引导者存在,只有当学生遇到合作依旧不能解决的疑难时,才进行必要的思路点拨。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合作学习主要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重在促使学生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解决自学过程中没有搞懂的疑难问题,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平台展示。心理学研究表明,反馈的及时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在课堂上要创设条件,引导学生大胆发表见解。为此,在小组讨论环节结束后,学校还特意增设了平台展示环节,让各小组轮流派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一下自己小组的知识学习与掌握情况。展示形式可丰富多样,如辩论、小品、课本剧、诗歌、快板、歌曲、绘画等,教师可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灵活确定。通过各小组之间的交流展示,能让学生在相互启发中进一步加深理解,促进知识的迁移运用和新知识的生成。

    拓展巩固。分小组展示结束后,学生往往能看到各种不同的思路和方法,此时教师给学生留出一定的反思时间,让学生进一步回味感悟。此外,教师还会根据课堂观察情况,设计适当的变式训练题目,帮学生反馈矫正、巩固新知。

    目前,学校根据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不同,初步形成了预习课、展示课、反馈课、综合课4种课型,在全校范围内全面推行,充分发挥了教师的“支架”作用,构建了“学为中心”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此外,学校还积极推进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进行精准教学、尝试在数学和科学两科开展“分层走班”教学,以期进一步提高“磨玉”效率。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