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追逐梦想沃土 打造成长成才摇篮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6-2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山东科技大学是众多学子梦想的成才之地,学校总占地面积3500余亩,在青岛、泰安、济南三地办学,主校区位于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前湾港路579号。

    山东科技大学建校于1951年,历经71年的薪火相传、砥砺前行,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工科优势突出,行业特色鲜明,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法学、经济学、艺术学等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山东省重点建设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和高水平大学“冲一流”建设高校,为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聚焦“双高”建设,大力夯实高质量发展之基

    学校着力构建强工、厚理、精文的学科体系,设有38个教学科研单位,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1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9个,本科专业97个。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山东省高峰学科1个、优势特色学科2个、高水平学科培育学科1个,山东省一流学科5个,另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6个,国家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8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专业16个,国家一流本科课程10门。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省部级及青岛市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2个。在2021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学校17个学科上榜,矿业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2个学科进入世界前50名。

    落实根本任务,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32300余人,研究生9000余人,学校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全面构建“三全育人”“五育并举”新格局,成为行业和区域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学校入选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相继推出“揭榜挂帅”科创行动、学生创新创业“种子工程”“育苗计划”等举措,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创新平台。近5年,学生获国家奖励9600余项,省级奖励1.8万余项,授权专利3700余件。学生获“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特等奖、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全国亚军、全国大学生GIS应用技能大赛特等奖等奖项。在2017—2021年全国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中,学校位列全国第11位、山东省属高校首位。

    坚持引育并举,积极构筑人才发展高地

    学校积极搭建多元化人才引育平台,筑巢引凤,播种育苗,现有教职工3300余人,有两院院士4人,聘任院士12人,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国家杰青等高层次人才80余人。有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人才团队领军人才2人,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特聘专家及青年专家3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8人。有全国模范教师4人,全国优秀教师7人。有国家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8个,国家教育部门创新团队2个,山东省高校创新团队2个。近年来,学校积极构筑人才高地,办学水平、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向更高水平迈进。

    创新体制机制,充分激发科研创新活力

    学校不断完善重大科技协同攻关、纵向科研经费包干制等制度体系,学校教师参与到海洋工程、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十三五”以来,学校承担国家科研项目540余项,省部级项目920余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200余项、国际专利150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350余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成为全国同类高校中的佼佼者。学校成立技术转移研究院,让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学校科技园是国家科技部门、国家教育部门共同认定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和“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学校被确定为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扩大对外开放,努力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

    学校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世界,与23个国家和地区的120多所高校和研究院所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入选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学校有国家教育部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5个,设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斯威本学院”,在校生规模1800余人。有来自6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600余人,国际影响和国际声誉日益提升。

    锚定“三个走在前”,深度对接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

    学校着眼国家战略和科技前沿,深度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聚焦服务山东省“八大发展战略”和青岛市“十五个攻势”,组建了能源学部、人工智能学部、先进制造学部,成立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储能技术学院、黄河三角洲地表过程与生态完整性研究院,获批腾讯人工智能学院、机器人现代产业学院两个山东省现代产业学院,学校近80%的学科与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实现紧密对接,在现代海洋、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打造新优势,在高质量发展上打造新引擎。

    深化交流合作,全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学校先后与青岛、泰安、淄博、滨州、潍坊等地方政府部门,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自然资源部门第一海洋研究所、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科研单位,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山东能源集团、山东港口集团、沈阳新松机器人、澳柯玛集团、海信集团等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打造校地、校企“政、产、学、研、用”合作新样板,合作共建“青岛智能无人系统创新研究院”“储能技术协同创新研究院”“淄博产业技术学院”等科研平台。

    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日渐完善的教学设施,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为在校学生的成长成才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学校每年为毕业生提供超过10万个就业岗位,超过30%的毕业生在国有企业或世界500强企业就业;本科毕业生深造率超过36%,其中50%以上进入“双一流”大学深造。

    71年来,学校已经为国家和社会累计培养出了40余万名毕业生,调查资料显示,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的满意度位居全国高校前列。目前,学校培养的毕业生中已经成长出5名两院院士、3名发达国家外籍院士,涌现出一大批科坛巨匠、工程精英、政界要人和教育家、企业家、艺术家,在中国天眼、嫦娥五号、珠峰测量等国家重大项目中都有他们的身影,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面向未来,山东科技大学全体师生秉承“惟真求新”的校训和“团结、勤奋、求是、创新”的校风,发扬“坚韧不拔、发奋图强”的科大精神,弘扬“爱校奉献、敬业实干”的科大传统,奋进新时代,抢抓新机遇,实现新跨越,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工科主导、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

    2022年,山东科技大学在全国31个省份计划招收本科生7350人,其中在山东省计划招收本科生5667人,外省计划招收本科生1683人。招生专业包括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法学、经济学、艺术学等7个学科门类,有73个本科专业招生,招收普通类、综合评价、艺术类、地方专项、国家专项、高水平运动员、内地新疆班、内地西藏班等计划类别考生。

    2022年,学校招收的中外合作办学本科生在济南校区就读,校企合作办学新招本科生在青岛校区就读。普通本科生分布在青岛校区、泰安校区。

    2022年,学校继续实施行业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和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一是实施“能源行业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领军计划以中国科学院宋振骐院士姓名进行冠名,命名为“宋振骐班”;二是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拔尖创新班(图灵班)和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拔尖创新班(吴方班)。两项计划均面向山东省考生,学生单独组班集中学习,实行学年末位淘汰机制和“双导师”制及“一制三化”(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培养模式,免试推荐优秀学生攻读硕士研究生,推免计划占组班时学生总人数的50%。学校每年设立专项经费,主要用于拔尖学生专项奖学金(每人每年2000元)、科技创新、科研训练、科学实验、学科竞赛、论文发表以及必要的学术和文化交流等。

    中外合作办学方面,学校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合作开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专业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英国伍斯特大学合作开展金融学专业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在济南校区就读。对达到毕业要求的毕业生,颁发学校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学历证书;对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毕业生,授予相应的学士学位。符合条件的学生均可申请到国外合作学校学习。

    学校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山东科技大学斯威本学院招收学生在济南校区就读。学院开展本科学历和硕士学位教育,开设机械电子工程、软件工程、自动化、工业设计等4个本科专业和机械电子工程硕士专业。本科专业的学生可以选择3种学习模式:“4+0”模式、“2+2”双学士学位(可直博)模式、“3+2”本硕连读模式。

    校企合作办学方面,学校与青软创新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展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校企合作办学项目,该项目产业合作方为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在青岛校区就读。校企合作办学专业培养方案由校企双方共同制定,根据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对达到毕业要求的毕业生,颁发山东科技大学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学历证书;对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毕业生,授予相应的学士学位。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