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深处“学普”浓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7-0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德昌县凤凰村幼教点的孩子们和辅导员在户外开展游戏活动 宁南县六铁镇树基村幼教点的孩子们认真聆听辅导员讲绘本故事 昭觉县洒拉地坡乡姐把哪打村幼教点的孩子们在课堂做游戏

    巍巍大凉山,无论是岩崖耸立,还是丛林密布,无论是翻不尽的高山,还是走不完的泥土路,都阻挡不住大山深处世世代代的居民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在党和国家决战脱贫攻坚政策春风的吹拂下,这片曾经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土地贫瘠的地区,实现了“一步跨千年”的变化,如今,脱贫致富的种子在大山深处生根发芽并逐渐繁茂,而“学前学会普通话”(简称“学前学普”)项目也借助政策春风,高举起教育精准扶贫的旗帜,以多年的探索和推广实践,累计帮助凉山州50余万名、四川省120余万名各族幼儿迈出了教育改变命运的第一步。凉山州“学前学普”项目因成效显著,并作为一项扶贫创新探索写入《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获得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

    凉山州“零”起点学前儿童学会普通话的成功实践意义重大。“学前学普”项目是一项贯彻落实国家扶贫政策,助推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文明工程、德政工程、民心工程。该项目历时8年探索,从顶层设计到试点推进,被社会各界寄予厚望。凉山州作为项目率先试点地区,其成功实践背后的创新做法,为“学前学普”项目在民族地区的全面推广提振了信心。

    缘起:牢记殷切嘱托,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2018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大凉山考察时指出要抓好抓实教育工作,绝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作为全国较大的彝族聚居区,彼时的凉山州还是“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山高谷深、沟壑纵横的地貌,各项基础建设的滞后,社会文化发展的不充分,成为这片土地发展以及人民富裕奔康的严重阻碍,成为全国脱贫攻坚战场上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受自然、社会、历史等因素制约,当地教育条件非常落后,而学前教育更是短板中的短板。农村特别是贫困县的农村幼儿几乎没有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少数民族农村家庭多采用“散养式”早期教养模式。广大农村彝族群众习惯使用彝语交流,全州约50万名学前儿童中听不懂、不会说普通话的现象极为普遍,超过60%的儿童入学前普通话基本处于“零”起点状态。因为语言障碍,彝区很多孩子进入义务教育阶段后极易陷入学业困境,从而失学、辍学。失辍学的孩子文化水平低,又不会说普通话,外出打工困难,多从事体力劳动为主、没有技术含量的工种,收入极低,这也是造成凉山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原因。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在贫困地区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学前教育资源“零”布局、学前师资“零”配备、有效的学普方案“零”存在、组织推动“零”经验的现象极为普遍,要让普通话“零”起点的儿童不再“输在起跑线上”,实现“学前学会普通话”的目标。上士闻道,勤而行之。2013年,凉山州部分县(市)开始寻点探索农村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有效路径;2015年起,凉山州陆续在17个县(市)开办“一村一幼”,解决农村学前儿童学前教育缺失特别是进入义务教育阶段前不会讲普通话的问题;2018年5月,国家教育部门、原扶贫机构、四川省政府部门在凉山州启动实施“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试点,并成立了由原中国扶贫志愿服务促进会(现中国乡村发展志愿服务促进会)进行总协调、凉山州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北京华言公司、北京三好公司提供技术保障的项目组,并把“学前学普”行动作为凉山州从源头上打破“贫困积累循环效应”、切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作为教育扶贫的先导工程、脱贫攻坚的希望工程、民族未来的奠基工程全力推进、探路前行。

    规划:强化顶层设计,制定“123456”工作法

    凉山州“学前学普”项目启动伊始,就遇到了“五缺”困局。一是缺适宜的教学方案和实施方法,二是缺专业的师资队伍和培训体系,三是缺有效的评估标准和评价策略,四是缺共育共融的环境和生态,五是缺系统推进的整合模式与工作机制。

    要破除先天条件缺失的掣肘,确保行动顺利推行,正确的方法必不可少。

    “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相结合,不失时机、蹄疾步稳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提高改革综合效能”,这一方法论,对凉山州“学前学普”项目的推行具有极大的启示作用。

    凉山州“学前学普”项目组(简称“项目组”)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顶层设计和系统施策。一是锁定目标,明确方向,“做什么”是基础前提。基于民族地区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环境,遵循幼儿语言发展规律,项目组研究确定了“学会普通话、养成好习惯、融入新时代”的培养目标,即:“听懂、会说、敢说、会用普通话”的语言目标、“爱学习、讲卫生、懂礼貌”的育人目标、“参与大国崛起进程,共享民族复兴成果”的发展目标。二是明确主体,明晰责任,“谁来做”是必要保障。为了有效整合各级各方力量,项目组形成了“国家支持、省级统筹、州负总责、县统一管理、乡村实施、社会参与、专业机构技术保障”的运行管理模式,主体明确,责任明晰。三是聚焦短板,靶向施策,“怎么做”是关键核心。项目组总结出“123456”工作方法。即聚焦一个目标,建立州、县(市)两级管理机构,抓好师资、管理、技术三支队伍,建立沟通、督查、评估、考核四项机制,坚持五项原则(即政府部门主导、社会参与,全面覆盖、分步推进,实事求是、分类实施,统筹资源、加强监管,遵循规律、注重实效),突出六个重点(即完善设施配备、强化师资培训、加大宣传动员、规范工作管理、加强督导检查、开展效果比对)。四是评估考核,明确效果,“做得怎样”是必备环节。构建了涵盖四个序列(日常自主评估、阶段分级评估、持续发展评估、定点效果比对)的考核评估制度、办法和标准,建立了州、县、校三级评估机制,探索总结出符合民族地区实际的“学前学普”考核评估体系。

    凉山州通过科学谋划,筑起行动的“四梁八柱”,为具体的实践明确方向和路线。

    实践:聚焦关键重点,创新定制“学前学普”方案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项目组沿着顶层设计的周密部署,聚焦关键重点,创新工作举措,扎实推进“学前学普”落地生根。

    因地制宜,探索适宜的教学策略。项目组创设全方位、立体化、浸润式的普通话学习环境,以科学的语言学习观、有效的语言教学法、适应的语言学习资源库、多元的习惯培养法,推动普通话学习规范化、特色化、生活化。一是遵循幼儿成长规律,确立合理的培养目标。项目组将“学会普通话,养成好习惯,融入新时代”确定为培养目标。通过三年的学习,儿童达到“听懂、会说、敢说、会用普通话”的目标;引导幼儿养成爱学习、讲卫生、懂礼貌的好习惯,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在更高层次上,引导民族地区儿童从小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建设者,成为党和国家事业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接班人。二是引入先进语言教育理念,打造浸润式普通话语言环境,创设自然习得语言的情境。通过标语、LED屏宣传、楼道上的专版、学普歌曲、学普小喇叭以及班级学普主题环创、图书区、学普挂图、学普宣传视频等,为儿童营造普通话“浸泡”的物质环境。教师组织一日活动,儿童交流、游戏、互动,以及家园共育都使用普通话,为儿童创设普通话“浸泡”的人文环境。三是强化可理解性输入和有意义的输出,构建课堂学的情境。项目组根据凉山儿童特点自制本土绘本强化幼儿的普通话学习,为村幼教点提供数百个标准普通话的音频和视频资源,针对刚入园幼儿存在分离焦虑和语言环境陌生问题,项目组指导教师在幼儿入园(点)前两个月兼用彝语和普通话进行教学,帮助儿童逐渐过渡到全普通话语言交流、教学。同时把本土的故事、儿歌、童谣渗透到幼儿园的语言活动中,帮助儿童克服胆小和不安全感,逐渐适应全普通话教学流程。组织“学普小舞台”“电台小主播”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幼儿有机会表达、乐于表达、乐于用普通话表达,提升孩子的普通话能力。四是以游戏和生活为串联,创造交际交往的情境。教师开展手指游戏、以大带小游戏、可移动区角游戏等,逐渐引导儿童参与到游戏中并逐渐开口说与游戏有关的普通话。同时教师以一日生活为串联,更好地搭建物、事与普通话语言的链接。教师从儿童身边的生活入手,实现生活化的教学方式。

    以生为本,开发了“梯级递进式”多维课程资源。一是量身定制课程资源。为确保课程实施的有效性,项目组组织国内学前、语言等相关领域专家和一线学前教育工作者,在充分调研和多次研讨的基础上,为凉山幼儿量身定制了一套符合儿童学习规律、基于地方特色文化、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及学习资源,并为村幼教点研发了多种教学辅助资源工具。二是分层分级实施课程。项目组根据凉山州幼儿园(幼教点)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的层次性,区域间、城乡间、园(点)际间儿童普通话发展的差异性,提出了“同一课程、同一内容、不同目标”的“梯级式”课程实施思路,构建了“语言教育切入,学习品质培养,五大领域融合,传统文化浸润”的“递进式”课程体系,打造了“普通话语言环境创设+学普主课程+特色课程”的多维课程集群。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