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需要高瞻远瞩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7-1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站在未来教语文”,看到这本书的书名时,我就有了共鸣感。的确,语文教学需要站得高一点儿,看得远一点儿。

    语文教学的改革一直在进行,如果没有高瞻远瞩的视角,仅依靠日常教学经验的累积、碎片化的思考,很难真正达成新课标对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真正的教学改革,要从教师的理念更新开始,从教师的自觉实践开始。这本《站在未来教语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被作者孙宗良老师称为一段痛苦而有意义的语文跋涉、一段艰难而不乏美丽的成长历程。这段由厦门市海沧区孙宗良名师工作室的教师们完成的旅途,为我们呈现了一群语文一线教师在教学上积极的思考和尝试,其中不乏值得我们学习与关注的理念。

    教语文,要顺应“大势”。什么是“大势”?是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社会需要全面发展的人,需要有高阶思维、创新能力、团队精神、正确价值取向的人,这一需求引导着学科教育价值观的转变,让我们从知识教学走向关注人的终身发展的教学。语文学科,自然也承担着其相应的学科教学任务,要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着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核心理念贯穿全书,是工作室的教师们探索和实践的指导思想,同时也是构建语文教学“未来视角”的基石。

    教语文,要重视“过程价值”。“过程价值”强调“学习过程”对人的成长产生的价值,这与新课标对学业质量的要求是一致的。在语文课堂里,教师的“讲授”虽有价值,但“知识”的获得过程若是没有学习策略的介入,没有自己真实的建构过程,一定是非常无趣的。因此,若想要学生学得有滋味,必然要把重心从“教师教的方式”转移到“学生学的过程”上。这是符合学习一般规律的做法,深度学习需要学生在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过程中才能实现。    

    教语文,要学会设计“策略”。“策略”是实现“价值”的重要手段。教语文,灌输是行不通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方式的巧妙规划,能使学生在学的过程中获得更佳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关键能力的形成。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改革,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需要一线教师在不断的自我修正中重建课堂,这是个漫长且坎坷的过程。实施“策略”的对象——学生,以及教学“策略”实施的情境,都各不相同,所以,“策略”的复制也并不容易实现。这就使得一线教师的实践摸索显得尤为重要。本书呈现了不少课例,教师们不断审视课堂,自我反思,优化策略,以期实现语文学科的有效学习。

    由此我们能够充分体会到语文教学高瞻远瞩的必要性。学生的终身发展从课堂开始,学生获得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基本途径就是课堂学习,如果忽视了这一点,仅为了眼前而在课堂里重复着机械的知识传授与反复操练,学生的核心素养最终会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未来”的核心还是“人”,所以,语文教学需要真正把“人的培养”放到教学的核心位置上去。

    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是实现理想的“人的培养”的重要前提。孙宗良老师的名师工作室,用这本书为我们呈现了教师成长的一条可行路径:区域教师发展的规划,梯队的建设,支持系统的完善,以及从宏观理念的引领到教师实践操作的指导。

    (作者系上海市闵行区语文教研员)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