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格局下地方大学改革发展探索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世界都在探索高等教育的改革之路。我国逐步构建了覆盖了大学办学治学各环节、各领域、全过程的改革支持体系。在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进程中,地方大学要坚持“四个面向”,通过教育综合改革培养更多的能为提升国家和区域竞争力作出贡献、德才兼备的人才,主动承担推动国家知识和技术创新的使命。
河南工业大学位于河南省会郑州市,始建于1956年。学校入选国家首批协同创新“2011计划”,是国家教育部门“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设高校。2021年,食品学科与工程学科入选河南省“双一流”创建学科,学校入选“双一流”高校创建高校。学校拥有全国完整的粮油食品学科群和极具实力的超硬材料学科群。农业科学、工程学、化学3个学科ESI全球前1%;学校全职引进发达国家的世界著名化学家罗德平院士;现有小麦和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粮食储运国家工程实验室两个国家实验室;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2项。为了更好地服务新发展格局,学校按照“目标引领、问题导向、重点突破”的原则,启动了学校的教育综合改革。
坚持目标引领,锚定“双一流”建设统领综合改革
2021年河南省为了推动更多省属大学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在中原大地构筑学科高峰,有力支撑推动国家创新高地建设,遴选7所大学为河南省重点支持的“双一流”创建大学,学校成功入选。学校锚定“双一流”建设战略目标,深入开展了以“改革·创新·发展”为主题的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坚持用前瞻30年的眼光,规划设计学校改革发展任务,提出了“12357新时代筑峰工程”。即:围绕一个目标,弘扬两种精神,打造三大高地,争取五大突破,实现七个一流。具体来说:一个目标就是确保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达到一流学科建设标准,学校力争进入“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两种精神是指继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努力传承、发展工大精神,用这两种精神鼓舞信心、激发斗志、凝聚力量。三大高地是指通过主动对接国家和河南省经济社会重大发展战略,把学校打造成为全国相关行业和河南省的人才高地、创新高地、开放高地。五大突破是指在高层次、高水平人才、学科、平台、项目和成果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七个一流是指通过5年或更长一个时期的努力,使学校在内涵发展上实现“七个一流”,即:建成一流育人体系、一流师资队伍、一流创新生态、一流社会服务、一流治理体系、一流开放办学、一流大学文化。
学校通过实施“12357新时代筑峰工程”,确立“双一流”奋斗目标,提纲挈领、统领全局,为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提供了清晰的方向和有力的抓手。
坚持问题导向,找准弱项短板谋划综合改革
学校党委和全校干部教师,用自我革命的担当精神,查找了当前制约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三大症结。
一是“双一流”学科建设力量不聚焦。学科建设的龙头作用发挥不突出,存在“学科体系行政分割、学术资源碎片化、领军人才缺乏、学术梯队不合理”等现象。
二是思政育人缺乏整体合力。思政工作格局存在“条块分割”、思政理论课程创新不足、“三全育人”体制机制不完善、落实“五育并举”有弱项等短板。
三是教育评价机制亟待完善。教师评价和大学生学业评价、综合素质评价,存在偏重量化指标、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评价结果没有得到充分运用,教育评价的导向作用发挥不充分。
学校针对这三大症结,积极开展相关体制机制的重塑性和重构性改革,力求从根本上激发内生活力。
坚持重点突破,聚焦关键任务推进综合改革
学校的总体原则是,以一流学科创建为引领,坚持以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为抓手,聚焦内涵发展关键任务,努力实现三个方面的重点突破。
一是建立健全一流学科创建体制机制。按照“大部制”改革思路,成立粮油食品学部,部主任由分管学科建设工作的校领导担任,主要发挥学术组织职能,负责优化整合粮油食品、生物、化工等相关学院学科资源,实现信息、资源和成果共享,搭建更为广阔的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发展平台,全力冲刺“双一流”创建目标。同时设立学科建设办公室(“双一流”创建办公室),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兼任粮油食品学部的常务副主任,负责落实学部日常工作,承担规划配置学科资源、推动跨学院科研合作、落实学科协同育人、服务学科特区建设等任务。支持组建高水平创新团队,整合创新资源、凝练科研方向,建立重大项目“揭榜挂帅”机制,鼓励开展多学科联合攻关。建立“学院、学科研究院、产业研究院”共同体,聚焦产业重大技术难题,进一步优化创新生态,增强创新源头供给能力,重塑学校在全国粮食行业中的优势地位。
二是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实行学工部和研究生工作部合署办公,组建新的学生工作核心部门,建立包括学校宣传部、学工部(研工部)、教务处、校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内的“思政联席工作制度”,从体制机制、要素投入、支撑保障着手,精心打造政治过硬、数量充足、学科交叉融合的思政教育铁军,深入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积极探索“双院协同育人”的有效途径,努力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
三是完善教育评价体系。加强和改进单位评价,建立健全目标管理运行机制,构建权责对等、高效协同、充满活力的“院办校”模式;对标“双一流”建设标准,优化设置约束性指标、竞争性指标和突破性指标,根据难易程度确定权重系数,完善评价统计、监测和公示制度,实施精准高效的过程管理,确保内涵发展核心指标落实落地。进一步完善教师评价,重点加强对师德师风、教学工作质量、育人工作质量、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质量的评价;坚持质量导向,完善综合量化指标体系,突出教育教学实绩,妥善处理业绩数量与质量、水平与效益的关系;建立健全教师分层分类、多元参与评价机制,为教师分类发展提供机制保障。全面落实“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设立学生测评中心,构建能力与知识考核并重的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加大过程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完善学习过程监测、评估与反馈机制;加强对大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质量和效果的评价,充分运用评价结果改进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在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地方大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部分,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着力为地方和行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校,应当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坚持用改革解决问题,用创新驱动发展,努力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为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新的贡献。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