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新时代人才 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7-2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近日,临沂大学首届高层次人才“云端论坛”吸引了海内外600余名优秀青年学者“云端相聚”,共商共议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群英荟萃助发展,贤者云集结硕果,学校收到应聘简历300余份,成功签约20多人,高水平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人才是强校之基、兴业之本。扎根红色沂蒙老区的临沂大学,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树牢“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深入实施人才兴校战略,汇聚国内外高端人才,着力集“雁群”、强“头雁”、结“雁阵”,努力建设新时代人才队伍,奋力打造区域人才高地,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  

    集“雁群”——枝繁巢暖引人才、聚人才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学校坚持用政策“筑巢”,吸引人才,汇聚人才。构建开放包容、灵活高效、务实管用的人才政策体系,修订完善一系列人才引进与管理办法,积极参与“才聚沂蒙”行动,坚持引人与引智并举,一事一议、一人一策,不拘一格引进人才。畅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从“吸引顶尖人才、鼓励柔性引才、加快团队引育、提升现有人才”4个方面丰富人才引进培育机制,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形成了重点学科巩固人才高地、一般学科抢占人才高地、弱势学科突破人才匮乏瓶颈的工作局面,人才队伍结构日趋完善。

    “得心”方能“得才”,枝繁才致叶茂。学校坚持用一流的环境吸引人才、一流的舞台期待人才、一流的服务支持人才,强化为人才服务的“店小二”意识,扎实推进各项人才服务和保障工作。建设“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优先为高层次人才发放安家费和购房补贴,提供人才周转房。投资2亿元修建科技大楼,为人才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实施校领导联系高层次人才制度,强化跟踪管理服务,实现“零距离”交流,帮助人才解决实际困难,解除住房、配偶安置、子女入学、启动经费等后顾之忧,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努力打造各类优秀人才的向往之地、集聚之地、创业之地。大力引进院士、省部级以上领军和顶尖人才。实施“百名博士教授引入”计划,“十四五”期间,每年引进和招聘150名博士及以上高水平人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127人,其中博士800余人,博士生导师71人、硕士生导师436人。引进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国家杰青等国家、省部级高层次人才64人次,柔性引进院士2名,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聚合“雁群”,凝聚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强“头雁”——聚焦事业育人才、成人才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事业发展的关键。学校坚持用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聚焦学科建设,围绕博士点突破、硕士点建设引育人才;聚焦专业建设,围绕国家、省级一流专业建设引育人才;聚焦创新团队建设,按照“承担重大项目、产出重大成果、构建高层次科研平台、开展高水准社会服务、培育高层次人才”的目标引育人才,形成聚才引智、引才育才良好生态。构建“高水平带头人+高水平团队+标志性成果+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建设模式,凝聚研究方向,整合优势力量,实现人才的组织化发展,让各类人才在团队中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实施“沂蒙学者”人才工程,270名教师入选“沂蒙学者”人才工程,打破了学历、职称、资历的限制,突出水平、能力和贡献,激发全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干事创业的活力,让各类人才奋斗有舞台、发展有空间、事业能出彩。

    全力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修订《教职工攻读博士学位实施办法》《临沂大学教师访学研修管理办法》,取消新进教师服务年限限制,真正为人才“松绑”“减负”“护航”“鼓劲”,让人才活力竞相迸发。完善全链条培养机制,修订《临沂大学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管理办法》,给项目、给帮扶、给关怀,让青年人才在科技攻关中挑大梁、当主角。强化“头雁”引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引领力、号召力、组织力,支持和鼓励科技人员紧跟世界科技发展大势,对标一流水平,根据国家发展的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2020年初,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紧迫关头,张兴林、张淳等学科带头人迅疾反应,全力攻坚,带领各自团队短期内迅速研发出快速检测试剂盒、便携式免洗专杀消毒液和智能防疫喷雾消毒机器人三种“抗疫利器”,为山东省抗疫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李雪梅教授带领的生化分析团队自主研制的肿瘤诊断试剂、靶向纳米药物载体等在医学界产生了一定影响力……大批优秀人才作为重要项目的负责人、“领头雁”,带好了团队、成就了事业、出彩了人生。

    结“雁阵”——城校联动筑平台、建机制

    学校不断挖掘新型引才载体,以平台集聚人才、培育人才。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建立一流卓越人才和优秀人才成长发展的高能级载体平台。学校获批硕士授权一级学科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1个,省重点实验室等省级研究平台13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省级24个。教师团队入选山东省首批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工作室、国家教育部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支持名单、山东省高校优势学科人才团队,获批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年创新团队27个。学校积极融入国家人才发展布局,形成人才集聚“强磁场”,努力打造群贤毕至、成列而飞的人才“雁阵”格局。

    “老区人民建大学,建好大学为老区。”学校党委书记王焕良表示,“弘扬沂蒙精神,办好老区大学,助推沂蒙振兴发展,一直是临沂大学的使命。”学校始终坚持城校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探索城校人才共享共育机制,构建“企业出资金+学校出编制+政府部门给支持”的人才建设模式,打造区域人才高地。与临沂市合作建立“沂蒙创新研究院”,共同推动大学科技园建设,促进城校高层次人才双向互通、交流挂职任教,推进双方人才、信息、项目、资金、企业、园区等创新资源无缝对接,充分实现校地共建共赢和融合创新。成立70支博士、教授服务团队,全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商贸物流团队助力临沂入选首批国际物流枢纽;农业规划团队牵头编制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规划(2018—2025年)》;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团队起草制定的《设施蓝莓生产技术规程》发布,为规范我国蓝莓产业行业标准作出了贡献……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人才活力和发展动力。

    进入“十四五”,学校事业发展迈向更高台阶,临沂大学将全力做好人才“引、育、用、留”文章,着力营造爱才敬才、引才聚才、用才成才的浓厚氛围,持续引凤来仪,聚天下英才,结腾飞“雁阵”,圆强校之梦,助老区发展。

    (邱建龙 谢成才 隋群)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