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趁东风扬劲帆
学校供图 安徽农业大学学生在参加“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学校供图
题图:视觉中国 供图
编者按
从脱贫攻坚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而教育承担着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使命,其中,因农而生、兴农而荣的涉农类高校更是深度服务乡村振兴的先锋队。在助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涉农类高校如何构建上下联动、聚力攻坚的体制机制?如何设计精准施策、有效帮扶的实践内容?如何深化融入乡村、扎根大地的育才模式?针对这些问题,本报今日起推出系列报道,聚焦涉农类高校助力乡村振兴的新作为、新进展、新气象,敬请关注。
春季备耕要赶早,吉林农业大学在严峻疫情防控形势下,利用“互联网+”服务架起了一座科技助农“金桥”;
“三夏”农忙时节,华中农业大学选派师生分赴湖北汉川、监利、江陵等地调研种养模式和生产体系,提供了“每个学院深度服务一个地市州”的乡村振兴“方案”;
金秋丰收好时节,安徽农业大学在安徽农业主产区实现了一批批农业科技成果的落地推广,打造了以区域综合试验站、特色产业试验站进行立体化服务乡村的“样本”;
……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是我国乡村发展的历史长卷中最具标志性的节点。涉农类高校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阔步前行,成绩斐然。
创新破局开新路。作为深度服务乡村振兴的先锋队和主力军,涉农类高校主动作为,用专业思考和生动实践回应时代的呼唤——
系统集成 聚力攻坚——
打造乡村振兴共同体
近年来,庐江茶叶、定远肉羊、怀宁蓝莓等安徽特色品牌悄然走红,成了农产品市场的“新宠”。追根溯源,这些农产品之所以能在培育、管理流程等方面提质增效,进而在市场上走红,同安徽农业大学“一站一盟一中心”的农业推广模式密不可分。安徽农大正是通过该模式,有效地打造了乡村振兴共同体“引擎”。
“一站”就是区域性的农业综合试验站,是新型农业推广服务平台的物质载体。10年来,安徽农大依据全省不同类型农业生态环境的特征,先后在全省规划、布局建设了皖北、皖西北、皖中等8个综合试验站。
“一盟”是由安徽农大与县级人民政府共同组建的新型产学研合作组织,囊括政府行政主体、大学创新主体、地方推广主体、新型经营主体。联盟下设若干产业联盟,产业联盟共有350多位专家,他们常年带领地方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精心指导。
“一中心”是由安徽农大与县级人民政府共同组建的专事农业推广服务的实体性事业单位,是校县合作的联合办事机构,负责机构的日常运营。
这种三位一体的平台架构,将人才培养功能、科技创新功能、社会服务功能和创业孵化功能有机结合起来,推广效率明显提高,服务能力大幅提升。皖中试验站站长李淼认为,农业技术创新通过该模式实现了研发与推广的无缝衔接,“建站前,我们工作生活不便,待几天就要回合肥,科研工作不好开展,科技推广更是阻碍重重。现在,教授和学生一心扎在田间做试验,一待就是两三个月。示范田长势喜人,种植大户看见纷纷试种,其他农户也跟着效仿,就这样以点带面,促进了整个区域的发展”。
安徽农大帮扶机制的转化,是涉农类高校主动变革,系统重塑,实现立体化服务乡村振兴的生动体现。
按照当地农业特点和乡村发展实际,涉农类高校联合地方政府、企业以及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集团作战”,以打通乡村发展的“堵塞点”,让乡村振兴进入“快车道”。
打造帮扶“根据地”。中国农业大学联合地方政府、企业以及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区域需求导向、项目任务带动、平台资源共享、学科优势互补”的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新机制,先后建设了北京平谷特色农业产业创新试验示范区、山西大同有机旱作农业创新试验示范区等,持续推动乡村传统产业“提档升级”。
织密资源“共享网”。华南农业大学精心设计“1+M+N”高校服务乡村振兴共同体模式。“1”为华南农大,“M”为产区院校/农技推广机构,“N”是多个乡村振兴主体,包括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等。目前,该校已牵头联合地方17所涉农院校组建“广东高校服务乡村振兴共同体”,建立52个服务乡村振兴共同体产教融合基地。
建好科研“转化器”。湖南农业大学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任组长的知识产权中心,通过建立专业运营团队,与第三方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开展合作,加快推动高质量、高价值技术成果的培育和转化。
系统集成,聚力攻坚。涉农类高校主动作为,创新设计深度帮扶乡村振兴的立体化服务体系,最大限度汇聚乡村振兴的合力,在乡村打造了一个又一个稳固的“根据地”。
“头雁”引领 “群雁”齐飞——
“成建制”选派干部师生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而就在这一年的7月,华中农业大学在湖北率先开展“乡村振兴荆楚行”活动,举学校之力为乡村振兴战略“打前站”。
“以一位学校领导带领一个学院、一个业务部门,组建一个工作专班,联系服务一个地市的组织方式,主动对接湖北省内17个市州的109个涉农县市区……”华中农大校长李召虎表示,要实现全校二级单位、学科、专业、教师和党员干部参与全员覆盖。
围绕这项活动,华中农大一系列制度得以“搭建”起来:成立领导小组,校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全体校党政领导班子为成员;学院成立专班,针对各自负责地市州“责任田”,调集全校产业骨干“集团作战”;建立目标考核机制,并列入二级单位年度工作要点,层层压实责任……两年来,华中农大600余名专家教授、3000余名大学生深入田间地头,为荆楚大地的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力量。
在纵向的组织结构上,涉农类高校建好实施深度服务乡村振兴工作的领导架构,有效强化自身组织领导体系。学校积极制定助力乡村振兴服务落实方案,以“成建制”的服务形式,最大限度发挥集聚效应,实现工作成效的叠加。
而在横向的组织结构上,涉农类高校则突破各学院、各学科界限,有效聚合跨学院、跨学科的优势,组建各学科协同作战、产学研用融合的乡村振兴“集团军”,让参与更显深度,帮扶更有力度。
随着乡村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涉农类高校以农为主的传统服务模式的动力已显不足。为此,近年来,涉农类高校在帮扶团队选派时,也着重增加了人工智能、乡村治理、文化教育、生态环境、品牌咨询等多学科共同参与的专家服务团队,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
北京林业大学强化组织领导体系,落实定点帮扶工作的“一把手”工程,将定点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优化调整为定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书记、校长任双组长。
河南农业大学精挑细选对口帮扶河南台前县的专家团队,其中既有瓜果蔬菜、食用菌、畜牧养殖、中药材等产业方面的专家,也有智慧农业、乡村治理、文化教育、品牌咨询等方面的专家。
安徽农业大学组建了76个科技特派团和73个农业产业联盟等团队,融合农、林、工、管、经、文等多个学科,为品种选育、农产品加工、品牌打造、市场营销等各个农业生产环节提供人才科技支撑。
如果把校领导、院士、教授比作领航的“头雁”,那么师生就是紧随奋飞的“群雁”。就这样,涉农类高校的干部师生成规模、有计划地把科技与爱心带到田间地头,让校地双方“就像亲戚一样越走越近”。
互联网+田间地头——
云端架起助农“金桥”
“张宗勤老师是葡萄种植的‘活字典’。他的电话号码和微信我们都有,生产上有问题就直接给他打电话。”近年来,陕西省合阳县的王红军家里种植了20亩葡萄,年收入30余万元。平时,遇到葡萄种植上的疑难问题,王红军会主动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阳葡萄试验示范站的“专家教授助力团”成员张宗勤求教,不少技术难题得以解决。
张宗勤在合阳县主要推广冷棚葡萄栽培、避雨栽培、有机生产等技术。仅2021年,张宗勤就在合阳举办技术讲座与培训80余场次,还利用微信公众号推送相关技术信息,大大提高了葡萄种植技术的传播效率。
传统的科技指导模式是专家们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进行面对面、手把手服务,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传统的服务方式远远跟不上生产的需要,“互联网+”服务已成为高校深度服务乡村的有力武器,在云端架起了一座座科技助农“金桥”。
因为具有高效便捷和随时随地的特点,在疫情之下,“互联网+”的农事指导模式显得更为重要。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