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的微笑就是我的科研成果”
■奋斗者正青春
“长大以后一定要干点事儿,让农民轻松一些、农村美丽一些、农业高产一些。”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蔡冬清从小生长在农村,深深体验到农民的艰辛与不易,童年时便许下了这样的愿望。
上小学时,常常是清晨5点多钟,蔡冬清就被父亲叫醒,下地给庄稼施肥。他又困又烦躁,满是不情愿地问:“为什么需要经常施肥?”
“肥料就像庄稼的‘饭’,‘吃’一顿只管一两个月,否则庄稼‘饿’了,收的粮食就少了。”听了父亲的回答,一粒梦想的种子埋在了蔡冬清的心里:“要是能发明一种肥料,让庄稼‘吃’一顿管半年就好了。”
等到蔡冬清读研究生的时候,那粒种子终于发芽了。
蔡冬清说:“有一次我吃完螃蟹,看着垃圾桶里有一大堆螃蟹壳,心想如果能利用起来该有多好。于是我就开始做试验,发现螃蟹壳含有大量壳聚糖,加到化肥中可以控制化肥流失,提高养分利用率和持效期。”
蔡冬清兴奋地向导师余增亮研究员汇报了自己的发现。在导师的指导下,经过上千次试验,他终于研发出了控失化肥,小时候“让庄稼吃一顿‘饭’管半年”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经过团队3年的不懈奋斗,控失化肥的技术于2007年实现转化。截至目前,已有上百家企业量产,累计推广3亿余亩,创造直接经济效益300亿元以上,占全国缓释肥市场25%左右,降低化肥用量20%。
为了推广应用,团队一年20余次往返于内蒙古商都与宁夏西吉、海原、固原等地区开展技术示范和培训,在田间地头手把手教农民使用技术。
“那个‘面面’效果可好了,我20天打一次药,比别人7天打一次药的功效还要好,太谢谢你们了!”在宁夏农垦的马铃薯种薯繁育中心试验时,一位农民见到蔡冬清十分激动地说。
螃蟹壳可以控制化肥流失,那能否减少农药流失,降低农药的用量和次数呢?
蔡冬清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小时候一个盛夏的傍晚,刚从地里回来的叔叔因为农药中毒,脸色发青、浑身发抖,送医抢救才最终脱险。当时蔡冬清就想,如果能有一种农药不怕风吹雨淋,庄稼“一辈子”打一次药就好了,这样农民因农药中毒的概率也会大大降低。
经过大量的摸索和试验,蔡冬清和团队成员利用螃蟹壳和纳米黏土作原料,研制出一种活性功能纳米材料,不仅能显著降低农药用量和次数,而且环保。该技术在2014年实现产业化,截至目前已累计在国内推广5000余万亩,可降低农药用量20%以上,节约农药5000吨以上,创造直接经济效益5亿多元。
蔡冬清和团队还发明了一种“魔法药剂”——1小时纳米快速腐熟剂,加入牛粪中1个小时就能变肥,不仅使农民免了多次铲粪、翻粪制作有机肥的辛苦劳作,还能使农作物增产10%—20%,为畜禽粪污资源化提供了有效技术支撑。
每当看到农民脸上幸福的笑容,蔡冬清都觉得非常有成就感。他说:“农民的微笑就是我的科研成果。”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