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专业教研方法解实践难题
近年来,伴随课程改革的推进,许多人意识到,转变教师的课程观、儿童观,教研起着关键作用。理想的教研场景中,教师是热情的问题发出者和积极的思辨者。然而,现实与理想总有距离。教师有其固有的认知,并习惯于用这样的认知进行实践;教师有学习的意识,但往往只关注记住了哪些理论;教师的日常实践会生发各种问题,总是疲于应对。基于此,转变教研思维,化经验做法为理性思辨,化文本演绎为意义探索,化当下效应为长远效应,才能让教研真实而富有力量。
拍客式教研
化经验做法为理性思辨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专业化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它清晰地揭示,如果教师只有经验而缺少反思,就无法获得成长。现实中,幼儿教师囿于经验止步不前的状况时有发生。
某个大班活动室,进门处的显眼位置粘贴着一日活动流程作息图。当被问及为何要在本就有限的空间张贴作息图,教师回答“因为从小班开始就是这么做的”。的确,工作经验会让教师,尤其是熟手型教师产生驾轻就熟的错觉,这张作息图就伴随着小班、中班一直到了大班。事实上,这份作息图,可能刚入小班的幼儿需要,因为从家庭切换到幼儿园,因生活方式、生活节奏的转变而需要。刚升中班的幼儿可能也需要,因为升班意味着生活、学习等环节发生变化,因一日生活流程与时间的调整而需要。但唯独大班不需要。教师如此做法的背后,表明其关注的是“我做过了”而非“我为什么要做”。因为缺少主体反思,环境创设就无法满足幼儿发展需要。
分析教师主体反思缺失的原因,发现他们除反思意识不足外,反思能力不足、觉察不到问题也是重要因素。为提升教师反思能力,我们尝试推行拍客式教研。
拍客式教研,指基于教师处于“固有、熟悉”的状态而不自知的情况,邀请幼儿园业务管理层及其他教师们进入班级环境、班级活动场景,截取有研习价值的片段进行拍照。教研负责人通过与拍摄者——“拍客”对话,“生产”出教研问题,并设计、组织教研活动。
如在一次面向中(2)班的拍客行动中,教研组关注到一位“拍客”提供了两张照片。一张是“羊羊点心店”的3位服务员为剪面条争抢唯一的一把剪刀,一张是教师为解决矛盾随后增添了两把剪刀。经过与“拍客”对话,我们明晰了教研问题——游戏材料的提供越充分越好吗?
在两天后的教研活动中,策划者通过邀请教师扮演“问题触发者——幼儿”“问题解决者——教师”“问题搅局者——虚拟专家”展开思辨,最终帮助大家澄清观念:游戏材料的提供要视幼儿的年龄特点而定,并非越充分越好。当事的中班幼儿正处于交往意愿强烈但交往策略缺失、规则意识萌发但不稳定的水平,由材料不足引发的矛盾恰好能为幼儿提供发展契机。教师的支持并非体现在增加剪刀数量,而是要鼓励幼儿直面问题寻求解决之法,从而助推幼儿社会性发展。
拍客式教研关注真实的教育现场,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教研内容无法对接教师真实问题的困境。同时,通过他人之眼,可以唤醒当事者及同伴的反思意识与反思能力,逐渐从“他人觉”过渡到“自己觉”。
微案例教研
化文本演绎为意义探索
幼儿园课程质量的提高,离不开课程理论的引领。许多幼儿园为提升教师的课程理论水平,常会采用理论学习的方式。这种方式固然可以对教师的课程理论储备产生某种影响,但就深层次而言,它不一定能实现教师对理论的意义理解。因为,从文本中获得的“知”是概括的、凝练的、相对抽象的,而现实是泛在的、感性而多样态的,实现两者之间的真正互联,要借助教研。
某幼儿园利用得天独厚的土地资源开展了种植课程。在此过程中,教研组引入了“全收获”理念,通过集体共学、骨干导学的方式组织教师学习。大家似乎都领会到“全收获”理论的精髓,在于突破单纯关注植物果实的物质性收获,更关注多样性综合经验的获得。
在一次视导活动中,一位同行指着被太阳晒得蔫蔫的植物说:“看,如何让植物避暑也可以是孩子们的课程呢!”此时,园内教师说:“是的,我们也考虑过,但如果现在就让孩子们做,比如搭棚什么的,过一两个月台风一吹就没了,所以……”仔细解读该教师的言语,不难发现,在她心中,这些都是种植之外的麻烦事,而没有意识到这些看似额外滋长的事,恰恰就是最真实、最鲜活的课程内容。由此可见,单向输入型的理论学习不能真正转化为教师的意义理解。
微案例教研,是一种旨在改变上述研习效果的教研方式。宁波市海曙区的幼儿园在组织教师学习张雪门教育思想时,就运用了此种方式。组织者会定期发布理论学习文本,但要求教师尝试用微案例来说明对理论的领悟。
在一次研习“儿童是什么”的章节中,一位教师这样表述自己的理解:教师只有“看到”每一个具体的儿童,才能真正接近儿童。在生豆芽实验中,有人选择把豆芽放在温暖的窗边,有人选择在豆芽身上压木板,还有人选择放在阴暗的角落并盖上湿布……这些让我意识到,儿童有想要探索的不同兴趣点、有独特的思考方式、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恰好印证了张雪门所说的“儿童用自己当时的生理与心理,与其时的环境相互接触,因而发生交互的反应”。
也由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位教师支持着不同儿童经历有可能的失败、经历期望与现实存在落差的沮丧、经历方法改良后的欣喜。因为教师真正看到了儿童,并支持儿童以自己的节奏获得发展,这就是将外在理论根植于内心的体现。
棱镜式教研
化当下效应为长远效应
在和许多教研组长接触的过程中,经常会听到他们抱怨:“前阵子刚研讨过的内容,为什么老师们碰到类似问题又迷惑了呢?”
针对这种抱怨,我们应该省思,如何让教研带给教师的认知保持长效。
棱镜式教研或许是一种破解之道。所谓棱镜式教研,是指不侧重于解决某个具体问题,而是立足选择能反映某一类教育认知的典型内容,通过研修帮助教师形成观念认知,并将这种认知投射于后续的教学实践。棱镜式教研常以教育故事为载体展开。
某幼儿园的孩子们国庆长假回来后一直沉浸在对阅兵的谈论中,并由此生发了“小小阅兵式”项目活动。项目结束后,教研组组织了项目故事会,以下为大(2)班张老师讲述的故事。
“小小阅兵式”需要24个女孩组成女兵方阵,每个大班要选出8个女兵。考虑到课程实施中的儿童立场,我摒弃了以往由教师指定女孩的做法,转而赋权男孩,请他们来投票产生代表班级的8个女孩……
故事讲述后,主持人组织教师研讨,一组找优点,一组找不足。有意思的是,两组找出的优点和不足都指向教师让男孩推选女兵人选。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
上述问题引发了大家再审思,并最终达成共同理解:从形式上看,教师确实做到了赋权与尊重。然而,没有明确何谓优秀女兵标准,评选无疑会带有个人主观色彩。另外,被男孩选出的8个女孩,后续不管练习与否,都可以参加女兵方阵,这关注的是“结果”。反之,师幼共同探讨遴选标准,男孩女孩都可根据标准对照练习,一段时间后再由男孩推荐,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幼儿都能卷入其中。前者看似有儿童立场,然则非真正意义的儿童立场。
棱镜式教研,聚焦的并非某个局部和细节,而是借由细节去催化教师既存的教育观、课程观、儿童观。经由这样的教研,教师在未来的实践中,碰到类似情境,会退一步问自己:“我遵循的是真正的儿童立场吗?”这种自省有助于教师举一反三,相对高效地解决类似问题。
虽然以上三种教研方式不尽相同,但都把握了两个关键词——真实、思辨。从一线教师真实的问题生发教研内容,让每一次教研充满思辨,这既是教研的样态,又是教研的本质。
(作者系浙江省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幼教教研员)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