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五个“度” 高质量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课程思政具有广泛性、深入性、融合性的特点,是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关系到“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教育的根本问题,在立德树人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职业教育是一种区别于普通教育的类型教育,开展课程思政有着不同于普通教育的、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类型化路径。江西财经职业学院注重把握好五个“度”,高质量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培养了一大批适应社会需要的具有德美品质、健全人格、专业素养、实践能力的“四具备”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大力突出职业特性
让课程思政具有“黏度”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是国民教育主阵地之一,是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途径。职业性是职业教育鲜明、直接的特征。职业教育的职业特征并不意味着受教育者不需要进行文化知识学习,而是侧重点有所不同。博览群书可长智,精通一技能兴家。职业教育应以“有业”“乐业”为终极目的,“有业”更多地体现了职业教育知识传授、技能培养的职能,“乐业”则要求职业教育在价值塑造上发挥更大作用。
学校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着眼于培养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的经济管理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定位,在教学实践中充分体现职业性,突出职业精神。职业与生产、服务岗位紧密对应,学校全部38个招生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课程均由学校专业教师和行业企业专家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制定,确保各专业的职业工作流程、岗位工作内容与要求、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得到充分体现,在实现提高学生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目标的同时,有效将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等内容有机融入到课程教学中,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四条“实施职业教育应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培育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传授科学文化与专业知识,培养技术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的要求。
在育人实践中,学校通过课程教学,积极引导学生弘扬职业教育所蕴含的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终身学习精神等,帮助学生树立尊重劳动、崇尚技能、奉献工作的理念,不断提升课程思政的“黏度”。学校强化政治认同和家国情怀,大力培养学生规则意识和公共精神;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工匠精神;教师结合个人教学风格,根据课程特点定制教学方案,灵活选择适合的、多样的课程思政方法,不生搬硬套、不“千人一面”,而是在充分考虑专业与学生个体特征的前提下开展思政教育,避免了“硬思政”“假思政”的现象。
主动适应学情特征
让课程思政具有“精度”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第二个不同之处是生源的不同。职业院校学生生源更加多元化,既有传统生源如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三校生”,又有非传统生源如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等。其中,普通高中毕业生既包括了高考生也包括了单招生(分类生)。不同的生源各有特点,传统生源中的高考生文化知识基础较好,“三校生”学习更自觉,单招生的思维灵活性则较好,而非传统生源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相对缺乏。相对于普通教育,职业院校学生的文化基础薄弱、学科知识不够扎实,在“学习心理预期”“学习行为特质”“学习认知结构”“学习动力机制”等方面,具有自身的类型特点。
针对这样的学情,学校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时,遵循学生成长成才规律,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教学途径,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不断增强课程思政的针对性,精准把握课程思政教学着力点。第一,大力发挥课堂教学(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课堂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渠道,课堂教学既是传授系统性知识的主要方式,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学校上下高度重视用好第一课堂,下好功夫、花大力气把课堂教学做精做细做实,综合运用多样的方式方法,确保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有机结合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不“强融”“硬融”,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起到铸魂育人的效果。第二,积极适应“互联网+”环境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校以在线课程为抓手,创新课程思政在线教学模式,围绕课程思政工作不断创新课程形式及教学方法;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课程思政富媒体资源,发挥新兴技术与平台可视化、趣味性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生动力,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接受度。第三,积极用好多种社会资源。职业教育必须面向社会,职业院校建设课程思政更要面向社会。针对部分学生成就感不高、自信心不足的状况,学校经常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学者、职业技能大师、劳动模范、校友等入校园、进课堂,特别是开展技能大师、校友的讲座、授课等活动,让学生感受身边榜样的力量,以亲身经历激励他们树立职业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职业认可度,有效提升了学生学习获得感和职业素养。
全力体现实践导向
让课程思政具有“效度”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第三个不同是其面向能力培养的实践教育,具有鲜明的实践导向。无论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还是理实一体、赛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都是职业教育实践导向的体现,充分凸显了职业教育的特性。
学校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在大力发挥第一课堂(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的基础上,还特别注意发挥第二课堂(课外活动)和第三课堂(社会实践)的作用,充分发挥好三个课堂的协同育人功能。首先,注重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的整体性。学校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课程性质、特点、教学内容,厘清并明确不同课程的课程思政目标,表达课程的特定思政要求。学校深刻认识到,不同课程的课程目标各有差异,但在专业人才培养和育人目标上是一致的,体现出“分”与“合”的关系。学校充分结合专业、课程特点设计和实施课外活动,防止“为了活动而活动”,以丰富多样、针对性强的活动使学生得到充分锻炼,突破课堂和书本的限制,拓宽学习领域,有效培养了学生综合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其次,注重不同性质课程的协同性。无论是理论课程、实践课程,或是理实一体课程,都以培育职业精神、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的。课程思政是一种浸润式的隐性教育,学校各二级学院、各专业组织教师认真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深入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巧妙将其融入到教学中,实现了润物无声、风化于成的育人效果。此外,学校一方面通过校内外育人基地、地方红色文化研学基地、地方传统文化研学基地、地方工业遗产基地、社会调研等校内外实践基地,广泛开展体验式、沉浸式、情境式的课程思政实践体验活动,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结合起来,用好社会大课堂,在实践中提升课程思政实效性。另一方面,学校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创新创业大赛,以赛促学、以赛育人,通过竞赛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在不断重复训练中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不断厚植家国情怀
让课程思政具有“温度”
学校进一步明确育人目标,站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高度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积极通过价值塑造强化政治认同,通过对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教育,厚植其家国情怀和报国之志。为了更好地培养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学校高度重视筑牢学生信仰之基,引导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世界、国家和个人,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再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自古以来,家国情怀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学校进一步强化家国情怀的培养,引导青年学生心系民族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注时代和社会的深刻变化,把个人前途与国家发展联系起来,勇立潮头,善作善成,做支撑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者、开拓者、奉献者。基于服务地方经济、区域发展的功能定位,学校扎根地方,特别注重挖掘具有江西特色的“红色”“绿色”“古色”“金色”思政资源,让课程思政更具贴近性和亲和力,适应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特点。学校组织专业教师先后编写了《江西优秀传统文化典型案例》《中央苏区经济制度》《中央苏区红色经济故事》等辅助读物,将家国情怀进一步具象化、感性化,让学生从中汲取宝贵的文化精髓和精神力量,进一步提高学生服务地方的热情,有力提高了课程思政的亲和力、感染力,让课程思政走近、走进学生,真正实现“入脑入心”,让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获。
积极整合跨界资源
让课程思政具有“力度”
职业教育是跨界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化(政府部门、学校、行业企业、社会等),教学场景多维度(学校课堂为主,家庭课堂、企业课堂、社会课堂为辅)。2020年,《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纳入职业学校评价重点领域,同年,《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提出了“深化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改革”“完善校企合作激励约束机制”三项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具体任务,为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