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度”为基石 培育时代新人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9-0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青团始终按照“贯彻党的要求,体现时代特征,满足青年需求,积极担当作为”的总体思路,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切入青年生活朋友圈为根本依托,以融入青年培养共同体为根本价值,使团委工作有使命信念的高度、有关怀学生的温度、有充满力量的强度,为时代新人的培育不断开创新局面、作出新贡献。

    使命高度——坚定立德树人使命感,锚定奋斗航标

    通过聚焦主题、问题导向、浸润融入,学理论、沉理念、融工作,坚定立德树人使命感,促使先进思想引领工作扎实坚定。通过打造“百年党史青年说”“百年党史接力跑”“聚合力·共抗疫”等活动,引领青年实现个人社会价值,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掘教育契机,让抗疫成为学生成长的“磨刀石”,引导青年在共克时艰中磨砺成长。

    聚焦主题,理论“学上去”。学院团委突出政治学习,以“青年大学习”为抓手,积极营造“导学、讲学、研学、比学、践学”的良好氛围,让理论学习的触角延伸到基层团组织的“神经末梢”。通过“马克思主义·青年说”“基层团支部书记大比武”等活动,以青年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科学理论、开展思想引导,形成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生动局面。

    问题导向,理念“沉下去”。学院团委加强对团学工作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的研究,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将工作思考转变为工作研究、工作实践。将思想政治工作的“盐”同各种时尚化、生活化的“食材”相融合,让学生“吃得下”、记得住,良久有回味,始觉甘如饴。

    注重浸润,工作“融进去”。学院团委以“融入青年、代表青年、服务青年、发展青年”为标准,围绕党性修养、育人初心、担当作为、能力素质四个方面,紧扣立德树人,增强思政教育的针对性,以组织建设、学生骨干培养、榜样选树、文化熏陶、创新实践、志愿服务、“网上共青团”等为突破口,形成“院—班”二级联动工作格局。

    关怀温度——切入青年生活朋友圈,催生奋斗动力

    通过联系青年、服务青年、凝聚青年,切入青年朋友圈,坚持以生为本,让共青团工作融入理念彰显温度。

    联系青年,做到“身入”。一是通过团代会、学代会、学生会组织等深入学生,通过“三联系”制度,持续把团的组织、阵地、服务、团干部和影响力推送到学生身边,从根本上提升团的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二是强化“青年讲师团”建设,通过深化“青马工程”“信仰公开课”“我的青春故事报告会”等活动,打造好“青年身边的思政课堂”,实现“支部全覆盖、学生受教育、基层有活力”的工作目标,把充满青春气息的宣讲送到青年身边。

    服务青年,做到“心至”。一是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进一步规范对第二课堂活动的价值引领、过程监督、质量把控,完善评价制度体系,持续推进学生活动提质增效;二是通过“提案大赛”“集策信箱”等平台建设,切实维护青年权益,持续打造学生“想得到、找得到、靠得住、离不开”的服务型组织;三是整合多方优势资源,联合学校后勤等相关部门,创新开展劳动教育,推动劳动实践与专业学习、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相融合。

    凝聚青年,做到“神会”。推动校园文化多元融合,深入探索校园文化在思想引领、素质提升、情操塑造、氛围营造等方面的作用,打造“健康、活泼、高雅、时尚”的校园文化氛围。探索具有时代特征、校园特色和青年特点的美育实践新模式,把“想讲的”变成学生“想听的”,把学生“想听的”融进“想讲的”。如借助学校青年创业品牌“MY工作室”,利用青年喜欢的方式与载体,创新引入前沿技术和时尚元素,综合运用动漫、短视频、H5、VR等手段,制作推出一批兼具思想性艺术性的文化产品,创新性地向青年供给正能量充沛的思想文化宣传内容。

    力量强度——融入人才培养共同体,增添奋斗活力

    通过组织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等多层次多角度构建青年人才培养共同体,彰显出时代力量。

    组织育人重力度。从严治团,形成“点线面”运行机制,以共青团干部为原点,对接联系基层组织,延伸深入基层的“线”,影响辐射全院团支部的“面”;紧扣党团血缘纽带,抓好发展党员工作的“育苗”“推优”,以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为重点,为党培养和输送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的青年学生骨干;启动“磐石计划”“菁英人才计划”“先锋骨干计划”等,细分群体、分类指导,建立动态化人才选拔机制,创新学生骨干培养体系。

    实践育人拓广度。引导青年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一是策划开展富有时代特色的社会实践精品项目,系统推进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将社会实践工作与“第二课堂成绩单”、“挑战杯”赛事、“百校千企万岗”就业帮扶等项目深度结合。二是积极开展志愿服务项目。主动承接向“最美逆行者”致敬系列志愿服务工作,常态化开展“七彩假期”“学雷锋志愿服务月”“暖冬行动”等活动,创新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交流展示会,同时依托志愿者打卡器、PU平台等构建完备的志愿者管理体系,实现志愿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格局。

    文化育人明态度。紧扣时代脉搏,推动校园文化的多元融合,深入探索校园文化在思想引领、素质提升、情操塑造、氛围营造等方面的作用,打造向善向上向美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开展积极向上、格调高雅的文化艺术节,举办各类主题文艺汇演、情景剧大赛、辩论赛、书画艺术作品展等活动,分层分类引领学生活动,将“一锅煮”转化为“烹小鲜”,不断提升文化活动层次,深化文化育人时效。

    学院团委将坚定不移站在理想信念的制高点,把大学生思想政治引领作为主责主业,充分发挥共青团天然植根于学生中间的优势,利用其辐射面广、机动性强的特点,真正将以青年为中心的工作理念落细落实落小,促进共青团工作与青年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不断培育时代新人。

    (李艳艳)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