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用好国家智慧教育平台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9-0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个人反思研修模式是教师利用平台中的专家讲座资源、学科教学案例资源和专题研修资源等自主学习,依据所学的教育理论知识,反思并改进自身教学实践,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和素养。

    同伴互助研修模式则是利用平台教研群功能,按照学科或研修主题组建小组,通过项目协作提升个人专业能力。如教师参与平台开设的主题集体备课活动,通过学习名师教学课例资源、教研群交流教学设计、协作完成教学方案上传、教研组研讨打磨,再到展示个人施教成果、其他教师评课,最终形成优质的教学案例。在这过程中,实现自身备课、授课能力提升。

    专家引领研修模式则是通过平台建立专家智力资源库,在研修全过程中,专家给予实时的研修引领、问题诊断、实践指导和理论提升来帮助教师把握专业成长方向和解决专业成长问题。

    平台上线半年来,很多教师已逐步适应运用平台开展研修,加上很多教师自主参加了2022年“暑期教师研修”专题活动,进一步推动了平台的深入应用。因此,教师想要利用平台提升个人专业能力,就要积极拥抱“互联网+”研修模式,大胆尝试、积极参与,在前进的道路上收获风景。

    贴士①

如何运用平台资源开展思政教育

    9月1日新学期开学,平台“树人课堂”专题正式上线,聚焦“大思政”育人,共设“开学第一课”“走进思政课”“社会大课堂”“课后三点半”“毕业大讲堂”5个子栏目。

    应用一:设计德育活动。如开学季,中小学教师可充分利用平台《开学第一课》节目资源,设计本校本班开学第一课;毕业季,教师可查阅平台资源,对有特色的毕业典礼、毕业教育活动进行了解,设计学校毕业活动,实现理想信念教育

    应用二:上好思政课。“走进思政课”栏目中“修身立德”有爱国主义、宪法法制、思政课等6个专题,每个专题均有相关课程资源。

    应用三:创新思政教育形式。“社会大课堂”“课后三点半”等栏目资源实现了与现实结合,有科技馆、博物馆、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等丰富多彩的线上资源,也有艺术、体育、劳动、观影等各类兴趣活动资源,教师可利用平台资源,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氛围里实现心灵的升华。

    贴士②

如何提升家庭教育指导能力

    平台家庭教育板块包含“家庭教育观念、家庭教育方法、家庭教育指导”三个栏目。教师可以通过四个方面提升家庭教育指导能力。

    一是引导家长自主学习。如用海报等形式向家长介绍平台的相关资源及精彩要点,帮助家长抓住要点、领悟内容。

    二是组织有目的性的专题学习。在家访、家校沟通中,教师留心观察和发现家长开展家庭教育的实际需要,结合平台资源,选取相应素材、案例,如针对孩子的厌学情绪,教师可以借助问题探究任务单,创设情境-深入思考方式,并推送相关资源给家长,开展主题性学习。

    三是提供个性化服务。针对特殊情境下的个性化需要,教师需要用好“家庭教育指导”栏目下的“社-家-校”联动的真实案例,做好指导服务。如考前个别同学表现出焦虑情绪,教师可以推荐家长观看资源“学做考前减压器”,帮助家长分析原因、列出缓解方法等,以此满足家庭教育需求。

    四是利用其他板块资源共同探索“家校共育”新模式。如教师可利用课后服务板块内容,通过协作共进、拓展亲子主题活动,引导家长配合学校“双减”措施,构建“社-家-校”联动的社会协同机制。

    贴士③

如何应用平台资源开展主题班会

    首先,平台资源政治过关、科学规范、内容最新,利于教师筛选。其次,根据活动目标,丰富的平台资源支持教师班会活动资源的再组合与设计。最后是依据活动流程,设计应用方式。在平台资源的支持下,班会活动方式可以分为学生自主活动与班集体活动两部分,时间可以设定为1周到1个月不等。整体运行模式如下:

    课前个体活动。教师可以推送相关主题资源给学生,并通过智慧中小学APP“班级功能”中的“发起活动”,引导学生收集资料,自主讨论,分享感悟,形成观点。

    课上集体活动。首先,教师将资源模块中的视频资源、图片资源、文本资源匹配到主题班会课中营造学习环境与氛围;然后,引导学生引用平台资源,支持自己的观点表达,助力行为转化。如安全主题班会,学生通过平台选用“预防暴力”的资源,编排课本剧,通过情境再现的方式展示如何提高安全意识。

    课后延展活动。教师结合学生学习感悟,再次借助平台推送资源给学生,助力情感提升,实现以智育人的目标,如课后推送班会主题相关影片片段,以直观的手法直击学生内心。同时,通过“班级作业活动”完成课堂评价,达到升华情感,落实主题。

    贴士④

如何利用平台开展虚拟仿真学习

    在开展虚拟场馆学习活动过程中,教师利用平台提供的虚拟场馆设计学习活动,突破传统场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应用一:利用虚拟科技馆资源,拓展教学时空。目前,平台课后服务板块中,选中科普教育,即可在页面中看到漫游科技馆(即虚拟科技馆)按钮,该栏目提供了全国各地的虚拟科技馆课程,师生和家长足不出户,即可实现360度无死角参观游览各大科技馆。教师不仅可以将该资源引入课后服务,也可以作为课堂教学资源,拓展教学时空。

    应用二:将抽象的知识概念呈现出来,开展可视化教学。如宏观世界(如宇宙星空),微观领域(如原子结构),已经发生的历史事件(如圆明园的毁灭),现实世界中受限制的内容(如人体构造、武器构造),变化速度快、一时难以察觉的内容(如物理、化学变化)等开展VR课堂教学较为合适。

    应用三:开展仿真模拟实验。在一些物理、化学等真实实验或操作中往往存在着危险因素,而这种压力有时会让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利用平台开展虚拟场馆学习,既可以让学生清晰、形象地观察实验的全过程,也可以体验现场操作的感觉,还可以重复实验,达到教学目的。

    (本报记者黄璐璐整理)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民间艺人进校园     下一篇:什么是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