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治学 启智增慧育桃李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习近平总书记同方汉奇亲切交谈。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在学校博物馆门前广场上,习近平总书记看望了我们几位老教授、老专家和中青年骨干教师代表,并同我们亲切交谈,我感到十分激动。这体现了党中央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以及对老同志的关心关爱。
我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次考察是深入、全面、多方位的,具有深远影响。他考察了校内多个场所、发表了多次重要讲话,为高等教育发展、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人大师生代表座谈时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值得我们新闻学专业的师生认真学习、落实。我认为,办新闻教育要时刻关注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要和中国新闻事业的实践相结合,要面向中国实践、面向现代化,去构建中国特色的新闻学知识体系。
我1958年来到人民大学工作,60多年来一以贯之地从事新闻史的教育、研究工作,亲身经历了新中国新闻史学从无到有、从弱变强的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大学是国内最早一批开设新闻学专业的高校,当时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主要照搬苏联,教材也是从苏联翻译过来的。
改革开放后,新闻史学的教学、研究工作真正迎来了春天。新闻史重新纳入教学计划,修改教材、增补教材、订正教材,成为当时一项紧迫的任务。教材建设过程中,辩证地看待历史人物、事件逐渐成为学界共识,一批优秀的新闻史学教材不断涌现出来。这一时期,随着媒体行业走向繁荣,新闻工作者的培养需求大大增加,但新闻史师资力量十分薄弱,于是人大在各地办了很多新闻史学教师培训班,促进了新闻教育师资队伍的大发展。
新闻史学教师需要有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平台。1989年,我和几位教授一起发起成立国家一级学会——中国新闻史学会,并担任第一、二任会长。如今,中国新闻史学会已经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新闻传播学学术团体,对新闻史的教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近年来,新闻史研究发展迅速。一个标志性事件是,由我主编、50名专家合作编写而成的《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翻译成英文向全球发售,这是新中国新闻学科第一个有外文译本的专著,显示了海外对中国新闻历史研究的重视与积极态度,是中国新闻传播学走向世界的里程碑。事实上,中国的新闻史有着异常丰富的内容,是世界上任何国家的新闻史都无法比拟的。《中国新闻事业通史》外文版的出版,为世界了解中国新闻史提供了更大的窗口,有助于提升中国新闻学的国际影响力。
如今,新闻史学已有一支优秀的教学科研队伍,有一批有质量有影响的学术成果,开始以我为主,走向世界。今后,我们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让新闻学研究更加立足中国实践、符合中国实际,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的期待。
(本报记者焦以璇采访整理)
弘扬“西迁精神”再出发
讲述人:西安交通大学西迁老教授潘季
2020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西安交通大学考察时强调,“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潘季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对“西迁精神”的肯定、对我们西迁老教授的关怀,让我们感到荣幸之至。2020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视察的情形,让我记忆犹新。我们只是做了人民教师应该做的事情,习近平总书记的鼓励让我们觉得,平凡也可以成就伟大。
我是1952年进入交大读书的,迁校的时候我只有21岁,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的时候是83岁。2020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安交通大学,肯定了“西迁精神”的重要意义,指出“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这两年,我经常受邀到全国各地分享西迁故事、宣讲“西迁精神”,有时往返30多个小时,时间紧张就在路上写稿、改稿,但我丝毫不觉得辛苦。现在,学校能讲西迁的老教授越来越少了,我要积极响应学校号召,为宣传西迁故事、弘扬“西迁精神”尽自己一份力量。每当此时,我的那些老师、同事的音容笑貌就在我的脑海翻腾,他们的事迹和精神令人怀念。
交大西迁时,国家一声令下,许多和我一样的西交人怀着一腔热血来到西部,在一片麦田上建起了西安交大。我们没有辜负国家的期望,60多年为国家培养了近30万名各类优秀人才,其中40%在西部工作。如今,很多西迁老教授已经长眠于西部的黄土地下。
虽然年事已高,但我们始终心系家国。我很羡慕年轻一代能生活在这个幸福的时代。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代人要在激烈的世界竞争中实现民族复兴,肩上的担子很重。交通大学为救国而生、建国而迁、为强国而兴,在国家和民族发展历程中,关键时刻从未缺席。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传承弘扬“西迁精神”,在民族复兴伟业中建功立业。
2020年以来,西安交通大学创办全国首批人工智能专业、首个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获批全国首批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学校多项科技成果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央企十大国之重器、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形成了一支以领军人才为核心、骨干教师为主体、青年优秀人才为支撑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以创新港建设为引擎,坚持“四个面向”,依托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加强基础前沿探索、关键技术突破和产教融合发展。2022年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8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截至今年5月,学校16个学科进入世界学术机构前1%,4个学科进入前1‰,工程学进入前1?……
看到这些成绩,我们这些老教师都很高兴,年轻一代起来了,他们很了不起。教师节来临,希望青年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在业务上以身作则,精益求精,做好让学生终身难忘的人师——既要教育青年一代珍惜青春年华发奋努力,树立爱国奋斗、无私奉献的志向,也要给学生讲清形势,实现民族复兴需要埋头苦干、谦虚谨慎,才能做出响当当的成绩来。
(本报记者冯丽采访整理)
提升中国学术话语权
讲述人: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所长郑炳林
2019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省敦煌市考察时强调,要加强敦煌学研究,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充分展示我国敦煌文物保护和敦煌学研究成果。郑炳林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了工作进展。
2019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省敦煌市考察。作为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所长,我向习近平总书记详细汇报了中国敦煌学学术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进展。
当时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工作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让我激动不已。我下定决心,既然做了敦煌学研究,就要把它做大、做强、做深入,做中国气派的敦煌学,才能不负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
40年来,我们敦煌学研究工作者,坐在冷板凳上,拿着放大镜,利用缩微胶卷,推出一部又一部敦煌学力著,彻底改变了“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的局面,牢牢掌握了敦煌学研究的话语权。
20世纪80年代,各国藏敦煌文书还没有完全公布,从事敦煌学研究的基本资料十分有限,仅有从国外拍回来的缩微胶卷和黄永武编的《敦煌宝藏》。两者尺寸大小有限,图版模糊,释读不易。
我一头钻进敦煌“故纸堆”,一卷一卷地翻检,一个字一个字地释读,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孜孜矻矻、锲而不舍。《敦煌地理文书汇辑校注》《敦煌本梦书校录研究》《敦煌碑铭赞辑释》等一部部皇皇巨著填补了国内敦煌学的“空白”,特别是敦煌学研究方法和思路上,充分体现了我国学术研究的主体性和原创性。
敦煌学研究的突破点在哪里?我心里非常清楚,发展敦煌学需要中国学者的共同努力,也需要积极和国外学术界交流。我们组织力量将我国港澳台学者的论文集合出版,并集结国内一流敦煌学者出版了“讲座敦煌书系”“敦煌学家自选集”等丛书,这些论著是中国敦煌学者在国际上的集体发声,在敦煌归义军、碑铭赞、写本藏经、石窟艺术等方面提升了中国学术的话语权。
在新时代,敦煌学未来发展趋势是什么?我提出“西出东进”的策略,组织团队在原来敦煌文献、石窟艺术和敦煌史地研究力量的基础上,组织回鹘文、梵文、古藏文等方面的专家开展研究,先后获批3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