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明月照校园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9-1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9月9日,北极镇中心校教师刘威威与学生共庆教师节。刘文泉供图 9月9日,吉根乡小学师生一起庆祝教师节。学校供图 乌苏镇赫哲族学校教师为全校学生包饺子。抚远市教育局供图 永兴学校学生给四川泸定震区小朋友送祝福。学校供图 扫码了解更多内容

    今年9月10日是第38个教师节,也是传统中秋佳节。教师节与中秋节重合,感恩与思念同在。延续千年的中秋佳节,寄托着国人的团圆之情,是中国人独有的浪漫。在这个难得的“双节”共至的日子里,全国各地校园举行了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祖国幅员辽阔,神州共庆佳节。近日,记者带您走进4所“最特殊”的学校——祖国最东、最南、最西、最北的学校,看看那里的师生如何庆祝今年的特殊节日!

祖国最北学校:相濡以“漠” 守得花开

本报记者 张滢

    9月的神州北极,秋意渐浓。

    9日清晨,我国最北学校——黑龙江省漠河市北极镇中心校,陆续走进校园的学生脸上带着笑意。他们有的手持自制的绒布花束,有的带着精心准备的贺卡,希望用自己小小的心意给老师们惊喜。

    上午第二节课后,在新任校长孟凡娟的主持下,一场简朴而又温馨的庆祝仪式开始了。

    “教师节是平凡的节日,却有着厚重的内涵;教师节是普通的日子,却有着五彩缤纷的色彩。”随着校长娓娓道来,教师们的笑容被点亮了。

    于晶和王忠雷这对“夫妻档”笑得格外灿烂。今年的教师节恰逢中秋节,对他们来说具有别样的意义。

    本学期,结束了在我国最北村落——北红村长达13年的村小教师生涯,王忠雷回到中心校担任体育教师,和一年前调回的妻子团聚。

    体育专业出身的王忠雷,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回归“老本行”。上3个年级的体育课、带学校的运动队、筹划即将到来的冬季冰上训练……肩上的担子很重,但是能和于晶在一起,王忠雷的心里很踏实。

    “学生给我的爱,常常让我忘了想家。”尽管刚刚从教一年,特岗教师郭阳已经成为深受学生喜爱的“姐姐老师”。

    还记得去年教师节,刚当老师3天的她就被学生“戳中了心窝窝”——坐在教室批改作业忘带红笔,她红着脸向学生借。学生还以为老师没笔用,立刻塞给她好几支红笔。郭阳的脸更红了,心里却甜滋滋的。

    关于教师节邂逅中秋节,郭素丽有着自己的理解。12年前,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她,带着和恋人团圆的期盼,婉拒大城市的工作邀约,来到祖国最北边境扎根。

    郭素丽的丈夫赵鲁杰是一名边境警察。北极镇作为我国最北的小镇,全镇边境线长173公里。对赵鲁杰来说,每年的法定节假日通常只具备“字面意义”。它们背后,既意味着边防责任,也意味着无法陪伴在家人身边的遗憾。

    在亲手把她招进学校的老校长马建国眼里,郭素丽几乎是教哪门课,哪门课就是学生最喜欢的课。2020年底,郭素丽在黑龙江省中小学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上,凭借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深厚的班级管理经验,从全省110名参赛教师中脱颖而出,斩获一等奖。

    身为“警嫂”,郭素丽深深理解丈夫身为戍边人的奉献与担当。“我们都热爱自己的工作,是真正的相濡以‘漠’,漠河的漠。”郭素丽笑着说。

祖国最西学校:校舍焕然一新 校园欣欣向荣

本报记者 易鑫

    这几天,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吉根乡小学党支部书记马腾乐得合不拢嘴。

    先是学校有3名教师分别评上了县里的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9月7日,马腾参加州上的教育大会,又捧回了自治州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的奖牌。

    吉根乡小学地处祖国最西陲。曾经,这里办学条件艰苦,冬天烧煤炉,晚上点油灯,教室是土房,吃水靠手提。

    如今,这里焕然一新,办学条件比肩城市,少年宫、操场、现代化教学楼、宿舍、食堂、教师健身房一应俱全;教师待遇大幅提高,引来全国各地的“金凤凰”;学生不断回流,整个校园欣欣向荣。

    学校有191名学生,学生家长大多是护边员,经常不在家,很难照顾孩子,所以有110多名学生住校。于是,包括校长在内的36名教职工,全都以校为家。

    早上8点起床,9点到达150米以外的教室,然后上课、备课、批改作业……一天都围着孩子们转。当最后一缕阳光温柔地洒在学校操场上,在五彩晚霞中,教室的灯光依次亮起,教师们陪着孩子们晚自习、洗漱,之后才陆续回到周转宿舍。

    这次被评为乌恰县优秀班主任的张华是四川人。2017年刚到吉根乡小学时,张华经常出现失眠和呼吸困难等高原反应,但为了尽快融入环境和集体,尽快把学生的短板补起来,她无数次与一个个孩子倾心长谈,不管路程多么崎岖仍坚持家访……

    被评为乌恰县优秀教师的赵兴来自山西,2019年通过新疆的特岗教师考试后,成为学校的体育教师。刚来时,孩子们叽叽喳喳地问他会不会踢足球,他才发现学校的体育课大部分是“玩耍课”。从不懂规则到参加篮球、足球、乒乓球比赛,从只会“玩耍”到关注冬奥赛事……赵兴带着孩子们重新认识体育课。

    对这些干劲十足的教师,马腾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想着法儿暖他们的心。

    今年教师节和中秋节在同一天,但是个周六,孩子们都要回家。马腾从州上回来后,便马不停蹄地赶在9月9日,趁着孩子们还没放假,在操场上举办了一个简单又温馨的庆祝活动。全校师生一边庆祝,一边吃月饼,其乐融融。

祖国最东学校:收获“丰年” 幸福一片

通讯员 柴玉平 本报记者 禹跃昆

    9月9日,天刚蒙蒙亮,黑龙江省抚远市乌苏镇赫哲族学校校长艾国文就从家里向“东极鱼市”出发了。七八斤一条的大鲤鱼、活蹦乱跳的各色江杂鱼,塞满了汽车后备箱。

    今年教师节与中秋节同至,艾国文说:“特殊的节日,我们这所祖国最东边的小学,也要过得很难忘!”

    “2022年秋季开学典礼暨教师节表彰大会”的鲜红条幅,醒目地挂在教学楼大门上方。“优秀教师”“师德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学习标兵”等荣誉证书,端正地摆在被红绸巾遮盖的桌面上。在欢快的乐曲声和热烈的掌声中,15名获奖教师、学生走上领奖台,自豪地领取了奖状,也领取了沉甸甸的信任和荣誉。

    看着自己的学生和指导帮扶的青年教师同时走上领奖台,老教师孙玉静脸上笑开了花:“真的,学生进步、年轻教师成长,比我自己得奖都高兴!”

    青年教师张喜丽的发言引发了共鸣:“我是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我想帮助更多和我一样的农村孩子实现梦想和追求!”

    表彰大会后,各班级的劳动实践小菜园迎来了丰收。挖土豆、摘辣椒、掰苞米,菜园里一片繁忙的收获景象。一年级学生陈延阔拖着装满西红柿的箱子,欢喜得像只麻雀;八年级学生陈馨蕊手舞足蹈,说自己种的白菜比爷爷种的长得还要好……

    食堂里,洗黄瓜、择豆角、拌凉菜、包饺子,各做各的一份事,师生欢腾一片。

    “从春到秋,从种到收,学生们在劳动实践中收获了别样的幸福。‘西红柿拼盘’‘农家大炖菜’等家常菜都有了别致的名字——‘红娃心向党’‘民族大融合’,表达了孩子们的心声和对祖国的美好祝福。”学校党支部副书记曹玉娟说。

    夜幕降临,明月高悬。这片最早把太阳迎进祖国的热土,还不到7点便把月亮拥在了怀间。

    莫日根广场上,篝火映着耀眼的星光燃得正旺。师生们围着篝火唱起动听的歌,跳起欢乐的舞,玩起民族传统体育竞技游戏。

    不远处,两口大铁锅炖着鲜美的江鱼,冒着热气,香味扑鼻。唱够了、玩累了,师生们围坐在一起,品鱼味、尝鱼鲜,赏东极之月,诵千古之诗。

    江风圆月下,尽是诵读声。“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琅琅的读诗声,应和着即将到来的中秋节。

    篝火已燃尽,秋风渐微凉,人群久不散。“心灵得以滋养、身体得以活跃、心情得以放松。这个教师节,我们过得不一样!”学校副校长徐彩玲意味深长地说。

祖国最南学校:海上生明月 师生共此时

本报记者 俞水

    9月,椰风、海浪、碧空、细雨……坐落在南海之畔的中国最南学校——海南省三沙市永兴学校热闹极了,刚迎来了新学期,又迎来教师节和中秋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