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 作业管理走向“智治”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9-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2021年,全国吹响了“双减”的号角,学生作业减负增效对学校提出了新的要求,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以“敢闯敢试、先行先试”的勇气,推出创新性作业数字化管理模式,全流程、全方位推进作业管理制度改革。202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为深入探索作业数字化管理模式、落实“双减”提供了新动能,助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速。

    依托平台

    搭建作业数字化管理基底

    西海岸新区早在2019年即全域推进智慧教育改革,为全区中小学教师和六年级以上学生配备教学智能终端,实施教育教学信息化管理。“双减”政策出台后,区教科院对全区150余所中小学作业质量进行跟踪调研发现,受作业观念滞后、教学数据采集难、评价反馈不及时等原因影响,作业设计缺乏科学性、序列性,难以形成有效的作业管理机制。

    在科学指导作业改革,平衡作业减量与增效的基础上,区教体局进一步明确,构建区域作业智慧管理模式是西海岸新区作业改革的重中之重。区教体局发挥统筹协调能力,根据当前正在推进的“人工智能+教育”创新应用行动和技术赋能作业改革的实践经验,为一线教师搭建了智慧教育资源平台。

    西海岸新区先后启动了精品微课和试题资源专项建设,组建了作业资源建设专项小组。由学科教研员组织骨干教师开发涵盖各学科、各知识点的学习资源,完成文本练习题的编制以及重难点、易错题的微课录制,及时上传至智慧教育平台。目前,已累计录制课程资源包2249个,上传试卷9000余套,数量充足、质量较高的区本作业资源库为作业内容质的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

    如何用好这些优质资源?数据采集及分析成为指导教师用好资源、合理布置作业的指南针。教体局打造精准作业平台,全方位动态化采集学生自主学习、随堂测验、课后作业等数据,对作业进行分析诊断,构建知识图谱,生成学生画像,从而为作业内容分层、评价分层、讲评分层提供科学依据,在细节处落实一生一策的精准化教学。同时,通过分层作业与分层评价,实现对学生的精准学情研判、学习路径规划、学习资源个性化推荐等,做到全面关注与集体巩固,以作业质量优化带动教学质量提升。

    据统计,2019年以来,全区生成基于学情的诊断报告183万份,识别薄弱知识点4625个,为学生推送个性化作业30余万份,形成从知识检测、拓展延伸、培优补弱到教学管理多样化的作业应用场景。

    优质资源与服务平台的搭建,是全区作业数字化改革开展的坚实基础,为整体把控作业数量、质量提供了科学手段与支持,同时避免了教师作业设计“单打独斗”“闭门造车”,而通过资源的共建共享,也促进了教师队伍的快速成长。

    区校联动

    全面布局作业管理新模式

    传统作业模式下,作业多以书本试卷为主,形式单一,同时各学科作业布置协同性欠缺。面对作业管理难题,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西海岸新区建立了区校两级作业管理机制,升级区教科院的管理、指导、服务职能,明确学校的职责和义务,形成了教科院宏观决策、学校具体落实的管理模式。

    区域层面,开展教师作业设计能力提升专题培训,助力教师厘清作业设计内涵,提高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作业设计、作业布置、学情分析和精准评价的能力。如指导教师围绕单元核心知识,充分发挥作业资源库优势,布置“基础作业+弹性作业”:基础作业包括“双基”巩固类和整理类作业,借助智能批改实现完成率、订正率、耗时、错题率等实时统计,快速了解学生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弹性作业包括朗读、科学探究、体育锻炼、艺术欣赏、社会与劳动实践等能力提升类作业,实现学生作业个性化,帮助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

    校级层面,学校主抓作业数字化流程再造。在区教科院的指导下,各学校作业在选择题目、布置作业、批改作业、讲评作业的流程基础上进行扩充,增加了集体教研、学情分析、作业类型选择等环节,促进作业流程的内部协调。西海岸新区兰亭小学教育集团以作业设计为切入点,以作业数据分析为依据,开展集体研讨,优化作业设置、作业内容、作业形式、课后服务等全过程。新区六汪小学则从纵、横两个维度开展作业改革。横向维度上,立足单元整体教学,利用学习任务单将课前、课中、课后融为一体;纵向维度上,借助平台设置智趣配音表演、思维导图、绘本阅读等,以灵活的数字化作业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内驱力。

    抓好“三关”

    深入推进作业“智治”落实

    在以往的作业管理层面,因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很难对作业耗时、作业题量、作业次数等数据实施监管,而在“双减”作业减时、减量的要求下,作业每道题目必须发挥其诊断分析与复习巩固的作用。面对现实挑战与要求,西海岸新区借助信息化、智能化系统,严守作业“数量关、质量关、评价关”,在关键环节的管理上下大力气、下足功夫,让作业全流程充满科技气息。

    守住作业数量关。目前,西海岸新区通过区智慧教育大数据洞察系统,汇聚呈现了学校、学科作业布置总量、班均作业量、作业平均用时等数据,建立了面向全区中小学的作业总量审核监管制度。学校层面,通过各学科作业的数量、难度、耗时等数据的实时更新与展示,各科教师可以精准掌握本学科作业的总量占比,有针对性地优化作业布置,通过学科之间的协同和整合,实现跨学科的作业整体智治。

    确保作业质量关。西海岸新区利用数据驱动优化作业设计与管理,努力推动作业升级与转型。新区文汇中学创新性研发了“基于问题”作业设计模式,基于学生的真问题推送适切、适量的作业,实现作业“量身定制”,让作业量的精准调控成为可能。地处山区的新区行知小学借助数字化手段,利用暑期时间布置各类特色作业,学生在家练习英语发音、吟诵古诗、锻炼数学思维、参加社会实践……技术赋能下的新型作业,给山区的孩子们带来别样的学习体验,增强了学习效能感。

    抓好作业评价关。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师生之间不断反馈交流的过程,及时精准的作业评价与学生学习效果往往呈正相关。西海岸新区利用智能批阅技术,强力辅助作业评价反馈效率提升。在新区衡山路小学,基础作业设置为每日口算、填空、判断等纸质作业,研究性学习作业设置为剪纸、拼图、阅读等任务形式。学生完成作业后拍照上传作业平台,教师通过平台进行智能批阅后,可立即开展实时反馈、数据统计、在线作业展评等,批阅速度和反馈时效全面提高。针对作业中出现的共性错题,教师围绕知识点录制微视频,解除学生疑惑,打通知识堵点,提高个性化辅导的效能。

    落实校内减负,作业改革势在必行。西海岸新区搭建平台、区校联动、抓好“三关”,不仅聚焦作业减量提质,实现了作业管理的数字化流程再造,还将作业改革效能辐射到学校管理、课堂教学、课后服务、家校共育等各个层面,构建起科学化、智能化的管理模式。

    数字赋能,智引未来。作为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教育部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单位,西海岸新区将努力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作业数字化管理新模式,持续打好“双减”攻坚落实战,努力让每个孩子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

    (作者系青岛西海岸新区教育和体育局局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