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包容拔尖人才的学校氛围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9-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期关注: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

    科技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人才竞争归根结底是拔尖创新人才教育水平之间的竞争。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强调:“要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2022年2月2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意见》,会议强调要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具有哪些特质?应如何发现和培育?学校应该为拔尖人才的脱颖而出营造什么样的环境?本刊特邀请专家和校长就上述问题展开探讨。——编者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如今17年过去了,“钱学森之问”依旧是困扰我国教育和发展的难题。近两年来,论及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从中央领导到基层科技、教育领域专家学者,都将基础研究人才、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重中之重。就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而言,长期以来,我们总寄望于高校与科研院所,认为这些人才少年时代的发展,他们的基础、个性、习惯、品格和品质,似乎无关紧要。其实并非如此,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发现和培养,又恰恰不是一件简单轻松的事儿。

    拔尖创新人才应该具备哪些特质

    拔尖创新人才究竟长什么样?虽然众说纷纭,但国内学者已有一定的共识。从当前我国基础研究与拔尖创新人才队伍建设遭遇的困难和问题可以推断,基础教育所培养的“三好”式人才和“高考状元”类人才,并不完全等同于我们所说的拔尖创新人才。几年前,有人统计,恢复高考之后30年间各省份的千余名“高考状元”,后来在各行业领域成为领袖和杰出人才的并不多见。这就是说,创造能力、突破精神与考试分数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联。我们试着概括未来科学家的一些基本特质。

    一是兴趣广泛,对生活中的一切抱有强烈的好奇心。这是科学发现和发明的基本前提条件。他们喜欢观察,喜欢思考,不断追问和探寻。他们身上有着经历了长期的黑暗而与生俱来的对光明不顾一切的追寻,他们爱自然,喜欢一切新奇的事物,期待正在或者即将出现的新事物,由此还衍生出猎奇、冒险、刨根究底的精神特质。

    二是行事自主,对未知的事物常持异见,敢于试错。特立独行,是对他们最好的形容。只要是他们不知道的、没有弄清楚的事物,他们不会轻信别人的告诉、传达和“转交”。在众人退缩面前,他们会孤身涉险,不断追问:是真的吗?不断试水:我倒要看看!打破砂锅问到底,有时甚至头撞南墙,不回也不悔。

    三是激情充沛,对某些事物的执着追求可以持续甚至永久保持。“某些事物”指的正是个别领域、个别学科、个别方面,一个人保持兴趣广泛是一回事,要求一个人对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探求研究且坚持长久是另一回事。专注于某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专注不变,能够做深做透,做出创意,做出惊天动地的发明。永久保持对某些事物的执着追求,除了个性品格的坚韧,一定还与学习、工作、生活的环境相关。政治生态和地域文化的开放,经济和物质条件的丰足,社会制度和管理机制的鼓励与奖掖,都是不可或缺的保障因素。

    四是心灵自由,并且思维活跃、想象力无限。史上几乎所有的发明家、杰出的创新者,都思维活跃、想象奇妙,他们富于意志力和突破精神,会准确理解与把握管控和限制的“边界”,敢于运用理性和智慧,寻求改变,挑战某些不合理的条规。这些学生从来是学校中的极少数,对照常规和应试要求,往往被视为怪才、另类,不很听话,不很合群,分数不冒尖,素质不全面,但他们却真正具有拔尖创新人才甚或顶尖科学家的潜质。

    转变育人导向,为创新人才培养创造条件

    对那些智商卓异、创造才能奇特的学生,也许一时难以脱颖而出,但我们至少可以加以保护,给予必要的培育,而不至于被耽搁、冷落甚至是伤害。

    中小学校长的育人导向最关键。需要转变观念,站在民族振兴、家国未来的高度,将创新人才的发现、保护和培养工作看成是立德树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要引领教师调整评价标准,改革教学策略,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努力实施差别化教学,让包括有潜质的创造型人才在内的所有孩子都能发挥个性特长,自主自由生长。在创新人才培养成为发展要务的当下,校长们应该带领教师突破传统,创新思路,试水基础教育办学时代新局。

    学校要主动满足富有创新潜质学生的个性、好奇心,给他们提供探求知识的条件、资源和环境。学校图书阅览设施应该不断换代,图书资料应该时时更新,实验室配置应该不断丰富,以满足不同兴趣爱好特长的学生的个别化需求。一些学生具有个别化特征鲜明的爱好,以学科专业见长的一般教师很难满足其发展的需求。所以平台搭建、资源建设、方向和方法的指点就非常重要。

    校长应积极引导和鼓励广大教师对有特殊创造潜质的学生施以分外的关心。传统的教学往往千篇一律,周而复始,而教师会弱化对自己专业发展、素质提升的追求,这也是制约基础教育创新发展的因素。由此,促进教师发展,不仅要发展其学科专业,而且还要发展其综合素养,这样的教师才能够尽可能满足包括富有创新潜质的学生在内的所有学生的成长需求。

    不仅如此,校长还应积极引领建构善待个性、宽容特异、激励特长、富于安全感的文化氛围。一些学校评价学生的标准是学生听话、行事四平八稳、围绕应试打转、做题和考试拿高分,也因此自然而然形成了师生们对那些虽有特长,却学科发展不全面且有个性的学生的疏离、冷落、漠视,甚至有意无意给他们贴上差生的标签。改变这种偏见,需要学校管理者花大气力,用大心思,通过理念和价值观引领,通过评价机制调整来加以扭转。

    一位小学校长告诉我,她学校一名五年级男生,擅长手工,因学科成绩一般,拖了班级“后腿”,教师和同学很多视之为“不务正业”,不太喜欢他。校长发现后,予以积极鼓励,为其开办专题展览,这名男生不仅特长得到进一步发展,而且各科学业也有了很大进步。这位校长说,我虽然不知道这个男孩将来是否一定能成为杰出人才,但绝不能让未来可能的领军人才因为我们的冷漠和无所作为而被埋没。假如所有校长、教师和家长都秉持这样的理念和情怀,抱有这样的信任之心,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步履必将越发快捷。

    营造保障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

    当下,高校招生制度正在发生积极变化,对于特长生、创意精英越来越有利。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该积极支持中小学校在正常的课程计划之外,组建一些满足个别孩子特殊爱好的学习和探究小组,供给必要的资源和条件,让他们可以通过自主的合作、探究,真正进行项目化学习、研究和攻关。鼓励中小学积极探索具有拔尖创新潜质的人才培养机制,减少作业和教学,提供平台和资源,给他们更多自主的空间。

    不仅如此,就科学人才的早期培养而言,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该积极协调建立高校与中小学的协同机制。因为高校不仅汇聚高层次专家,而且具有学科前沿的资源和平台。双方联手,可以让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减少环节,缩短周期,降低成本,事半而功倍。在这一问题上,南京大学已经率先垂范,在江苏省教育厅的支持下,去年年底已建立普通高中与高校协同创新发展机制,并启动协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首批示范校建设工程。这是一项真正胸怀“国之大者”重要的创新之举。

    我们常说,发现问题比提出问题更重要,这实际是就创造思维和能力的培养而言的。基础教育在拔尖创新人才问题上,首先是发现,接着是保护和培育。发现,需要慧眼,需要洞见;保护,需要胸襟,需要情怀;而培育,需要智慧,需要机制。这一方面是教育本身的天职;另一方面,更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紧迫使命。

    (作者系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教授,全国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培训专家工作组专家)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