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师生心灵世界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9-1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幸福快乐的教师 享受学习的学生 亲密无间的师生 史校长和学生们在一起 史校长带领学生们参观松林书院 史校长与教师们在一起

    ■陶继新论道名校系列之五十        

    山东省青州第一中学(以下简称“青州一中”)被称为“千年书院”“百年名校”。“千年书院”,指学校的源头可追溯到北宋的“矮松园”,明朝改称“松林书院”,迄今已有1020年的历史;“百年名校”,指1902年松林书院改办为青州府官立中学堂,开启现代教育,迄今已有120年的历史。

    这样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积淀的学校,如何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在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更多栋梁之才,焕发新的生命光彩?2019年8月,史振平走马上任青州一中党委书记、校长,便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史振平,历任中学教师、班主任、青州市教学研究室主任,是潍坊市校长领军人才,曾获山东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潍坊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等多项荣誉及奖励;多年来一直坚持对教育的深入思考、研究、实践,特别是致力于区域教育改革发展、校长专业化、教师专业发展、课程育人、课堂改革、新高考改革等领域的深入研究;在主流报刊发表论文20多篇,出版专著《做一名卓越的教研员》,在全国各地作校长、教师培训报告20多场次。通过一段时间的深入调研,尤其是系统梳理了青州一中近年来存在的诸多问题,一个理想便定格在了他的心里——建一所充满人文关怀、涌动青春活力、具有卓越品质,学生喜欢、教师幸福、社会认可的新时代全国知名品牌学校。

    实现这一目标,该从何处切入呢?突破口在哪里?史校长深刻地认识到,学校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教师的幸福、学生的活力,标志着学校的人文情怀与格局品位,决定着学校未来的长远发展。所以,他明确提出,要让学校成为师生精神和心理的家园,并在三年的实践中履行了他的诺言,让这所有着悠久历史的老校成为师生心灵的归属地,焕发出盎然的生机,展现出崭新的精神气象。

触及灵魂的师生观

    思想决定理念,理念决定行动。有什么样的思想与理念,便有什么样的行动与未来。经过多年对教育的深入研究,青州一中形成了独特的教育理念体系。

    教师是学校改革发展的主力军,学校的愿景目标和改革发展任务都要靠教师实现,教师团队敬业奉献、深入落实,学校才能发展,才能有美好的未来。青州一中坚持抓好学校发展的四大要素:教师第一——永远把教师作为推动学校发展的第一力量;学生中心——始终将学生放在学校的中央,把学生成长发展挂在心上;教学主线——时刻牢记教学和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服务导向——学校的一切工作归根到底都是服务教师、服务学生、服务教学的。学校发展的愿景目标包含三个维度,第一是建设什么样的学校,第二是培养什么样的教师,第三是培育什么样的学生。青州一中的教师培养目标是:让每一名教师都成为专家学者,都得到尊重与关爱,都享有职业尊严与幸福,都实现人生价值与意义。这一目标充分体现了对教师的重视和对教师人生成长的深层把握与定位。

    学生处在学校的中央地位,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围着学生转,要关爱每一名学生,而不是只关爱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为此,青州一中的核心育人理念是:关爱每一个,不放弃最后一个。对于每一名学生的发展,又提出“成长第一,成功第二”的育人理念。“成长”包括学生的身体成长和心理成长,只有身心健康成长,才谈得上“成功”。“成长”是过程,“成功”是结果,有了科学的过程,才会有理想的结果。《青州一中班级和学生十大管理原则》中的第二条就是:“坚持爱的管理。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对每一名学生都要充满爱,都要用心呵护。”

    那么,如何落实对教师、学生的关心关爱呢?上任不久,史校长便开展了一场“关系革命”,重新定位新型学校人际关系。干群关系:互相尊重,和谐融洽,同舟共济。师生关系:亦师亦友,互尊互爱,民主平等,彼此悦纳。同事关系:互谅互让,友爱包容,竞争合作,同心同德。同学关系:互帮互助,互谦互让,友谊第一,共同成长。家校关系:互相支持,彼此理解,互补互促,协同育人。对于干群关系、师生关系,史校长在全校师生大会上明确要求,领导干部绝对不能随意批评训斥教师,教师绝对不能随意批评训斥学生,要拿起表扬的武器,能用鼓励表扬解决的问题就不能用批评的方式解决。大会之后,学校以正式文件下发到全体教师,引起全校教师的强烈反响和一致好评。

    “让每一名教师和学生一走进学校,就感到像是走进温暖的家,这样他们才会尽心尽力地工作、学习。”史校长如是说。

温暖人心的教师关爱工程

    理念先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将理念化为行动,落到实处。于是,青州一中实施了一系列温暖人心的教师关爱工程,让教师们心灵愉悦、积极作为,校园涌动着蓬勃向上的精神气象。

    一、解除教师后顾之忧

    青州一中每年都为教师办“十件实事”,比如给教师集体过生日、完善洗车设施、更换办公桌椅、提高班主任待遇、为晚自习值班的教师提供1元晚餐,等等。件件落地有声,实实在在地解除了教师生活的后顾之忧。为了解决青年教师子女幼小无人照看的难题,学校安排多名年长的教师照看放学较早的青年教师子女,监督辅导他们认真完成作业、阅读儿童读物,让青年教师安心工作。

    此外,学校还在教师面临具体问题时“主动出击”,积极协调,关注教师心理压力和精神健康。校领导不管工作多么繁忙,总要抽出时间走到教师中间,与教师交流,了解教师所思所想,疏导教师情绪,化解教师忧虑,在校园中倡导“仁者”“爱人”的精神风范。比如高三实验部副主任魏凤芹老师,学校积极协调她的工作调动与职称评聘,让她十分感动又喜出望外,工作更加积极,成绩也更加突出。她说自己无以为回报,唯有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才能心有所安。她的爱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学生的心田,让孩子们在学校里有了心灵的归属地,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之中,一次次取得了理想的考试成绩。

    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校园充满爱,师生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二、“鱼和熊掌兼得”的“双线管理”

    青州一中对教职工实施“双线管理”策略,即“行政管理线”与“学术管理线”并重,专心从事教学工作的高水平教师享受与行政干部同等的待遇,级部主任和学科教研室主任都享受行政中层正职的待遇;学术管理中的第二级——备课组长,享受中层副职的待遇。这一策略鼓励优秀教师坚守学术一线,成为学校教学质量保持高位的核心支撑。如“80后”教师李明霞,在兢兢业业的教学工作中取得了优异的教学成绩,成为语文教研室主任,有了更大的舞台与机会,在教学方面取得了越来越好的成绩。“学校重视学术管理,才能在教学中取得好成绩。”史校长说。

    三、学生向教师致敬

    史校长来到青州一中后的第一个教师节,就别出心裁地设计了一个学生向教师献花鞠躬的环节。谈起此事,校长助理史素文感慨不已地说,自己工作了30多年,第一次在教师节如此荣幸地接受学生的献花鞠躬。那一刻,她体会到了为人师的欣慰。

    一年一度的“十大年度人物”颁奖仪式,更是教师们的盛典。学校安排学生代表为获奖教师颁奖、献花,同时让有绘画特长的学生现场作画,记录感人的场面,作为宝贵的回忆。这些学生向教师致敬的校园活动,令师生关系更加融洽,有效促进了教学质量提升。

    四、评优表彰让教师体会成功与幸福

    除了工作生活条件的优化,教师还需要追求专业成长,期待取得进步和成功后的认可。于是,青州一中开展“最美教师”系列评选,每季度评选一次“最美教师”“最美班主任”和“最美服务育人标兵”,在学校“名师大道”两旁的艺术看板上张贴获奖教师照片,宣传获奖教师事迹。

    “自己的大幅照片张贴在学校主路两旁,校领导看,学生们看,外来的访客也看,感觉自己成了‘明星’,内心生发出强烈的满足感、幸福感。”获奖教师崔媛说。

和学生亲切融洽的关系

    一、和学生“没大没小”

    校长助理史素文用“平起平坐,没大没小”幽默而形象地形容史校长和学生的关系。学校每个班级都有一本班级日志,学生把班里每天发生的重要事情记录在案。其中就有“今天史校长到此一游”的趣味记录,还附了一张史校长的漫画肖像。学生并没有把史校长看成高高在上的领导,而是当成亲切的长辈甚至是可以调侃的朋友。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