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新形态“新”之意蕴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9-2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视觉中国 供图

    理论特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深入阐释人类文明新形态“新”之意蕴,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与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类文明新形态重要论述的深刻内涵与时代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开启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克服了私有制生产关系下的劳动异化,实现了人的类本质的逐步回归并开启了人与自然和解的历史进程。深入阐释人类文明新形态“新”之意蕴,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与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类文明新形态重要论述的深刻内涵与时代价值。

    “新”在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扬弃。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兴起于英国工业革命,曾极大促进了人类社会发展,创造了巨量社会财富,也使人获得一定程度的自由与解放。但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在资本逻辑主导下,资本主义的社会问题与环境问题不断发生且愈演愈烈。究其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诸多问题有其必然性,是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内在的本质决定的,这一文明无法摆脱其自身所特有的“魔咒”。众所周知,由于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资本主义社会有着无法避免的经济危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皮凯蒂在《21世纪资本论》中分析了自18世纪工业革命至今的财富分配数据,指出不加节制的资本主义导致了财富不平等的加剧以及自由市场经济并不能完全解决财富分配不平等的问题。皮凯蒂建议通过民主制度制约资本主义,但并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扬弃不公正的私有制。

    中国式现代化开创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扬弃,这种扬弃是由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所决定的。具体而言,一方面,人类文明新形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可见,中国式现代化开启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这与资本逻辑主导的“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的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模式形成了鲜明对比。另一方面,人类文明新形态从人类前途命运出发,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要命题,把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统一起来,克服了私有制生产关系下资本逻辑盛行和技术理性泛滥带来的自然的奴役化以及人的奴役化,为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供了价值论支撑。

    “新”在实现了人的类本质的逐步回归。马克思指出:“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不言而喻,这种类特性的集中体现就是人所特有的自由自觉的劳动实践活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但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生产关系下,劳动却成为异己的存在物。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对异化劳动进行过精辟分析,指出异化劳动表现为劳动与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自身异化、劳动者与人的类本质相异化、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换言之,由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在形式自由的雇佣劳动中工人的劳动不是“真正的劳动”,而是一种“异己的劳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他曾在《之江新语》中指出:“人,本质上就是文化的人,而不是‘物化’的人;是能动的、全面的人,而不是僵化的、‘单向度’的人。”中国式现代化开启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有别于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根本点就在于坚持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基本经济制度使得人重新占有自己的类本质成为现实可能。在生产资料公有制条件下,劳动者以主人翁身份从事劳动,实现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真正结合,劳动异化得以逐步消除,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成为社会发展所追求的目标。人类文明新形态秉持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旨趣,超越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物的依赖性基础上的人的“独立性”,实现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真正结合,使人得以摆脱资本“魔咒”,重新占有自己的类本质。这是中国式现代化开启的人类文明新形态超越“物本”走向“人本”的必然。

    “新”在开启了人与自然和解的历史进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人与自然的关系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与人类文明息息相关。进入工业文明时代,随着科学技术加速发展,人类征服自然的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然而,人类征服自然带来的一大恶果就是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产生的诸多环境污染问题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影响。同时,生态问题不只是发生在某个地区或某个国家的局部性问题,而是全人类正在遭遇的全球性困境。尤其是新冠疫情的暴发、蔓延及其所带来的一系列后果,使人们不得不更加深入思考和面对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问题。

    自然界对人类的意义不仅是使用价值,更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是科学和艺术的对象。因此,对待自然界应该像对待我们的另一个“无机身体”一样,倍加爱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工业文明时代对自然的支配、改造、征服截然不同,人类文明新形态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反对把自然当作没有任何内在价值、任人宰割的客体,重新界定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解,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呈现出一种休戚与共的一体性关系,正是在这种一体性关系上矗立起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这颗明珠。进言之,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类文明新形态跳出了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的窠臼,既不同于原始文明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对自然的屈从、臣服、顺服,也不同于工业文明时代对自然的支配、改造、征服,而是把人和自然看作生命共同体,坚持在和谐、平等的基础上生存和发展,从而找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解方式,使人与自然的和解成为现实可能。

    (作者系江西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