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通、惠、情”三篇文章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9-2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教育这十年 地方经验

    “刚来福建的时候,我是忐忑的,担心水土不服,但当我真正在福建生活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之前的担心是多余的。这里的人们都非常友善,老师和同学们也对我很好。而且,福建与台湾的生活习惯也很接近,我很快就适应了这里的生活,这里已经是我内心的第二个家乡了。”谈及这几年来闽求学的经历,福建师范大学台湾籍学生苏敏仪深有感触。

    闽台教育交流合作历史悠久、硕果累累。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着力写好“通、惠、情”三篇文章,积极探索海峡两岸教育融合发展新路。

    以通促融,创新合作、共谋发展

    10年来,福建不断拓宽对台招生渠道,持续扩大对台招生规模,目前全省具备招收台生资格高校27所,基本实现公办本科院校和优质高职院校全覆盖,累计有8000多名台生来闽就读。开展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现有本科“3+1”、“4+0”、专科“校校企”等合作项目216个。今年,福建省内的19所高校还在全国首批试点依据台湾“统测”成绩招生。

    福建师范大学副校长陈庆华告诉记者,该校于2010年率先在旅游学院、传播学院相关专业领域与台湾世新大学开展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如今,学校已与台湾世新大学、铭传大学等6所高校合作开设8个专业,共培养毕业生3000余名,并与台湾的40多所高校建立了实质性合作关系。“我们通过引进师资、课程、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人才培养模式等多种形式,推进闽台双方办学资源有效对接与互补。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成果丰硕,有效促进了合作办学双方共同提升。”陈庆华介绍。

    近年来,华侨大学坚持“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办学,依托教育部联招、“暨大华大两校联招”、“台湾学测免试招生”等招生平台,完善对台招生工作体系,增加对台招生计划,不断提升台湾学生的录取数量与质量。同时,该校还加大资源投入力度,扩大台湾学生奖助学金覆盖面,设立优秀新生奖学金、台湾学生奖学金等近10项奖助学措施,吸引优秀生源。10年来,华侨大学的台湾籍在校生总数从144人增加至549人,规模和质量均实现提升。

    为补充、引入台湾地区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完善闽台高校合作办学机制,福建省还于2015年制定出台《福建省促进闽台职业教育合作条例》,打造两岸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示范区,推动闽台高校由单一合作向多元合作发展。福建高校与118所台湾高校签订合作协议,开展务实合作,实施师资联合培养计划,建成4个海峡两岸教师发展中心、7个海峡两岸职业教育教师培训基地,培训教师3000多名;搭建闽台协同创新研究平台,设立海峡联合基金,支持高校开展闽台科研合作项目102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发明专利15项。

    闽台高校协同发展、共研共学的氛围越来越浓,已然成为两岸互动交流的一条重要纽带。

    以惠促融,优化机制、共享机遇

    “这几年福州的生活品质一直提升,我是跟着福州一起成长的。”在一次闽台教师联谊沙龙上,来自福州大学的台湾籍教师王量弘说。早在2014年,王量弘就和全家人一起从台湾过来扎根福建。

    为做好在榕就业创业台胞住房保障工作,福州市于2021年7月出台了实施方案,为符合条件的台胞推出500套公共租赁住房。“福建的创业环境给了我们这些台湾学生很多机会和便利,我之前就申请到了在榕就业创业台胞公共租赁住房。”福建师范大学台湾籍硕士研究生梁博翔说,“解决了衣食住行之后,我们更能够安心地在这里奋斗。”

    多元化的支持体系令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乐意留在福建,扎根福建,共享机遇。

    福建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林和平表示,福建通过实施台湾教师入闽工程,支持台湾教师发挥自身专业特长和学术研究能力,申报国家和地方科研、人才项目,用待遇、事业和环境吸引人才,与此同时,福建也通过构建台湾教师服务管理体系,推进台湾教师引进、管理、服务和考核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地处福建漳州的闽南师范大学着力做好台湾优秀教师的“引、育、用”三项工作。“我们发挥对台区位优势和办学特色优势,把鼓励台湾高水平师资来校任教纳入顶层设计,通过与中国海峡人才市场合作、参加海峡两岸人才交流合作大会、台湾合作高校和社会各界推荐等方式,全职引进或聘用台湾优秀师资;在校内以‘互学互鉴’推动教学质量持续提高,以‘项目示范’增强台湾教师申报教学科研课题的积极性、针对性和规范性;同时,鼓励台湾教师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两岸教育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闽南师范大学副校长林致远说。

    据悉,实施台湾教师入闽工程以来,福建高校累计引进台湾教师1187人次。福建还将来闽从教的台湾教师纳入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福建省劳动模范等重要表彰的评选范围,共有10名台湾教师获得省级以上荣誉。为解除台胞来闽工作的后顾之忧,福建坚持“一视同仁、适当照顾”原则,就近安排台胞子女接受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目前全省中小学、幼儿园在读台湾学生达3500多人。

    以情促融,亲望亲好、共创未来

    “我是来自台湾的莆田人。”莆田学院的台湾籍教师郑若宜经常这样介绍自己。为了帮父亲完成建设家乡、服务家乡的遗愿,郑若宜于2004年只身从台湾来到莆田学院任教,这一待就是近20年。2019年,勤勉工作、关爱学生的她还荣获福建省第二届“最美教师”称号。

    “这些年来,我真切地感受到同胞们为民族的复兴而拼搏,为创造美好的家园生活努力的坚忍不拔的精神,除了感动,就是自豪!我很幸运,回到莆田,在莆院,与一群优秀的人相处,自己也得到了成长。”回首一路走来,郑若宜说,“我现在能够放心地对天国的父亲说:‘爸爸,我没有丢您的脸,我会尽力做到最好,因为在这里,我有了身为中国人的浩然傲气!’”

    两岸一家亲,闽台亲上亲。与郑若宜有相似经历的台胞还有许多。有台湾学者因妈祖文化渡海而来,在妈祖的故乡感受到满满的幸福;还有台湾教师嫁入福州,随丈夫扎根平潭岛,在一所小学努力发光发热,希望给当地的孩子带来与众不同的美育体验……

    平潭澳前镇中心小学的校史馆里珍藏着一根棒球棒,这是该校数年前参加“共同家园杯”两岸青少年垒球夏季邀请赛时,来自台湾苗栗县的一所小学赛后赠予的,是两所学校缔结友谊的象征。“我们了解到棒球在台湾是一项很流行的运动,就想将这项运动作为学校的一项特色。通过棒球运动,两岸的孩子有更多互动交流的机会,从小培养孩子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精神。”该校校长周斌表示,通过聘请台湾籍专业教练进行梯队化训练,近年来,学校棒球队成绩斐然,参加全国大赛皆名列前茅。

    据不完全统计,10年来,福建共邀请1.5万多名台湾师生来闽交流访学,有300多所两岸大中小学缔结姊妹学校。闽台携手打造全学段青年交流平台,海峡两岸大学校长论坛、中小学校长论坛、学前教育论坛等品牌效应不断彰显。3.6万名台湾青年留闽就业创业,300多名台湾乡建乡创人才参与117个村庄项目建设。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望党的十八大以来闽台教育合作交流的累累硕果,林和平满怀憧憬:“我们将进一步探索海峡两岸教育融合发展新路,打造两岸教育融合发展的‘福建样板’,不断谱写‘两岸一家亲’的新时代篇章。”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