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与红色文化如何实现内在统一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9-2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当今世界正经历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在铺天盖地的网络信息笼罩下,当代大学生如何实现思想“突围”?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需要与时俱进,迅速研判形势、考虑对策,拓展思政教育的途径、形式和方法。其中,提升红色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权重意义重大。

    “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所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及其载体。”红色文化资源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有说服力的“思想武器”,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高校思政教育的目标任务来看。高校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阵地,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任,其目标任务就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同时要与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红色文化是我们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一种先进的政治文化,其中的“人、物、事”已成为中华儿女不断获取精神力量的源泉。实现红色文化与思政课教学相结合,将红色文化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政教育评价体系,同时加强高校红色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加大红色文化在网络阵地的舆论宣传力度,让红色文化资源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相结合,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呼应,将有助于高校思政教育目标任务的实现。可以说,思政课的教学目的与红色文化的教育目的高度统一,相得益彰。

    从高校思政教育的过程来看。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单纯的理论说教通常难以激发大学生的兴趣,需要引入鲜活的教育资源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学生接受红色文化教育,通过到红色教育实践基地现场参观学习或查阅史料,可以深入了解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代表的中国先进分子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

    以位于革命老区临沂的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例,学校通过开展“大学生周末诊所”活动,组织党员医(师)生和入党积极分子携带便携式诊疗仪器和药品,为“沂蒙六姐妹”、偏远山区中小学师生等群体免费义诊。学校还设有“法德华教授事迹展室”,法德华教授放弃大城市生活,扎根沂蒙革命老区,践行沂蒙精神,默默为老区卫生教育事业奉献一生。学校每年都组织大一新生和新进青年教师前去参观学习,让法德华教授爱党爱国、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师生。

    从高校思政教育的效果来看。高校思政教育的效果如何,要看大学生能否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尤其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理论武装,勤奋学习,认真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红色文化里凝聚着革命先烈们甘愿抛头颅、洒热血,牺牲自我赢得革命胜利,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美好新社会的理想和追求。大学生接受红色文化中的先进精神,是对高校思政教育取得理想效果的精准检验。

    在实践中,各相关主体究竟该如何提升红色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权重呢?

    一是让红色文化教育走上前台,成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首选、必选。红色文化不能只停留在历史教科书里,不能只在课堂上一讲而过,也不能待在红色文化教育基地“静静地等候参观”。红色文化如何适应时代需要,主动“走出去”?这就要求有关部门与高校主动对接。对于有关部门来说,要大力宣传推广红色文化,通过红色文化足迹进校园、红色故事访谈、红色历史报告会、红色影片进校园等方式,再现那段苦难而辉煌的历程;对于各高校来说,要提高红色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权重,主动开设红色故事大讲堂、红色文化图片展等,突出红色文化的仪式化场景,让大学生收获对红色文化的真挚情感,实现对红色文化的认同。

    二是通过思政教育主渠道进行红色文化传播与传承工作,播种红色基因。思政教育工作者要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红色文化教育活动,通过案例教学、红色教育基地参观等形式,让大学生接受红色文化的洗礼,提高思想政治觉悟,自觉抵制西方资本主义的文化侵袭。

    思政课教师、辅导员要结合红色文化,及时有效地做好思政教育工作,做高校育人环节的“黏合剂”。尤其要及时把国家的大政方针与网络上的不实信息进行比对,结合红色文化内容进行详细讲解,解疑释惑。

    三是引导大学生主动亲近红色文化,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红色文化是青年干部成长发展的精神养料,是大学生成人成才的“标配”。大学生只有熟知我们党的历史,懂得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才能立场坚定,更好地绽放自己的青春。高校门户网站、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应旗帜鲜明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红色文化,用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学校要努力打造“网上红色文化阵地”,把红色文化搬上网络,使之成为大学生最喜爱的精神食粮之一。

    (作者单位系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