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铸魂 创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9-2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举办“万众瞩目清凉山——记延安时期的新闻出版事业”专题展览 举办首届传薪·新闻传播学学科建设论坛 参观解放日报社旧址,把课堂搬进红色新闻的历史现场

    作为陕西省首家部校共建的新闻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对标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和新文科建设要求,依托陕西富集的红色育人资源,为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全媒化复合型新闻传播后备人才探索了有效路径。

    共商共建共享共育,打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育人共同体

    陕西是全国红色文化资源的富集地,有革命遗址2051个,延安清凉山、杨家岭等地是当年解放日报社、新华通讯社、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等媒体的旧址所在地,这些旧址是中国共产党红色新闻历史发展的见证,也是极其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主动策划发起,联合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延安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等兄弟院系,于2007年5月在延安成立了全国高校首个区域性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育人共同体,15年来,在“共商共建共享共育”建设理念的引领下,共同体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根铸魂,深化教学与研究合作,有效促进部属高校和地方高校的优势资源互补共享。

    一是构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五融合”教学模式,即课堂教学与历史情境融合、课程育人与科研育人融合、平台催化与实践赋能融合、校地联培与虚拟教研融合、过程考核与追踪评价融合,开设的“陕甘宁边区新闻史——走进红色新闻历史现场”“中国新闻传播史”特色课程分别入选国家教育部门和陕西省课程思政示范课,围绕延安新闻传播史获得一批高层次高级别科研项目。相关成果“‘一体两翼五维’:卓越传媒人才培养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获评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二是充分挖掘陕西富集的红色新闻育人资源,通过师资互聘、课程共享、同课异构、活动联办、虚拟教研、学分互认等方式,共建共享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资源和模式,“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模式的重构与实践”获评陕西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成果一等奖,教学团队成员相关研究成果被“学习强国”平台收录,实现区域教学共同体的实质联合和有效运作。

    三是共同建设“清凉山新闻工作坊”实训平台,发挥好国家教育部门融媒体建设试点单位优势,充分挖掘与集纳社会育人资源,开展常态化实践训练,在“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学”等课程中设计、植入“新闻调查和社会发展”实践模块,开设“新闻调查实务课程”省级一流课程,确保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用实、用好、用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知识,并强化真信、确保真懂。

    四是共同探索构建了由学校领导、教学督导、教学管理人员、行业专家、同行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四环两翼一体”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建立了分类考核的过程性评价考核制度,完善了“学习测试+读书报告+社会实践+实习作品”等多维考核评价体系,摒弃短期、即时的学习效果评价方式,构建长效、全面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评价指标。

    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和《解放日报》改版80周年之际,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举办了全国性高端学术论坛,并联合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延安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和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部门,举办了“万众瞩目清凉山——记延安时期的新闻出版事业”专题展览。观展专业教师认为,“展览全面系统地展示延安时期党的新闻事业的发展历程,让红色新闻历史走进校园、走进课堂,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育人共同体用好、用活红色文化资源,深化情境式教学,依托陕西红色新闻资源培养新时代优秀新闻传播人才的一次生动实践。”

    育人共同体立足西北,辐射全国,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中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五融合”教学模式在“马新观教育联盟高校”“延河高校人才联盟高校”推广共享,对石河子大学、青海师范大学、西藏民族大学、宁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等中西部地区十多所院校学科专业建设发挥辐射示范作用。共建课程“陕甘宁边区新闻史——走进红色新闻历史现场”被评为全国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新闻调查实务”被认定为陕西省一流课程;《红色经典概论》荣获陕西省优秀教材奖。

    让课堂活起来,构建多维情境教学培养模式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是新闻传播类专业的灵魂,能否真正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仅是新闻学子自身必须解决好的问题,更是新闻院系必须解决好的问题。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充分挖掘红色育人资源优势,将新闻传播课堂搬到新闻的历史和现实的现场,创新课堂育人方式载体,让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动起来、活起来、暖起来。

    一是把课堂搬到反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进程的红色历史现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宣传实践现场和新时代社会变革发展现场,以延安为中心设立系列红色新闻教育基地,形成融新闻史论、新闻实践、红色教育、国情教育为一体的教学过程。多年来,学院依托清凉山延安新闻纪念馆等场址,每年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中国共产党新闻传播史专题研学活动,在解放日报社、鲁迅艺术文学院等革命旧址和秦巴山区乡村振兴一线,现场讲授“中国新闻传播史”“新闻采访实务”等课程,举办“胶片上的中国——百部红色经典电影海报展”,让学生感悟党的百年新闻传播事业的艰辛历程和辉煌成就。

    “清凉山作为新闻山,让我们沉浸其中,众多的红色新闻历史现场给了我们学习的方向和灵感,为我们成长提供了丰富的红色营养。”新闻专业学生成倩回忆起自己在清凉山现场听课的情景时说。

    二是利用延安红色育人资源,统合新闻史论、新闻业务、新闻职业道德等教学内容,形成了“红色经典导论”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特色课程群,积极打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金课”。

    学院组建专家教授团队,将“中国新闻传播史”等专业课堂,搬到红色新闻历史现场富集的延安、洛川、志丹、照金等地,在红色新闻历史的现场讲述党的百年新闻史上的人和事,营造临场化的新闻历史学习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环境,课程入选陕西省课程思政示范课。学院还在全国首开“陕甘宁新闻传播专题史研究”课程,出版专著《陕甘宁边区新闻事业》,聚焦陕甘宁边区新闻传播事业研究和课程讲授。

    三是采取“讲授+讨论、案例+演示、体验+指导”等课堂教学创新方式,开办“新闻梦工厂”“斯诺大讲堂”,不断“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多名教师在校内外教学比武中获得优异成绩,特别是在刚刚结束的第二届全国教学创新大赛中,学院教学团队荣膺一等奖,参赛教师谈道:“参与比赛的真正意义在于不断学习,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将教学内容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多样化教学过程配合有趣高效的引导,将课堂教学目标精准化,真正将课程创新落在实处。”

    让学生动起来,打造学研用全链条培养体系

    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者“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新闻传播教育要真正走出“小楼”,参与生活,创建一条“学—研—用”相结合、共同发展的新路子。

    学院院长许加彪教授认为,“高校新闻传播学科具有显著的意识形态属性,要做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工作,不应只强调可言传的新闻知识概念体系与专业技能的传递,而更应关注的是涵养受教育者的政治品格以及培养受教育者不可见的素质能力。”学院在教育学生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提升学生研学实践动手能力上狠下功夫,打造了“学—研—用”全链条的培养体系。

    一是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和红色新闻史论,依托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媒介域视角下延安木刻版画的社会动员研究”等20多项科研项目,吸纳一大批学子参与课题研究,把新的科研成果融入课堂,以高水平科研支撑高质量教学,实现科研和教学良性互动,为用好、用活红色资源育人赋能。

    二是构建校内—校外、国家—省部级—校级“两类三级”实践实习平台,先后获批1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数字传媒技术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国家新闻出版部门“西部多语种文化资源智慧出版重点实验室”、文化和旅游部门“民歌智能计算与服务技术重点实验室”),搭建了全国新闻学院首个党史学习教育虚拟现实展厅,每年向学生投放开放性实验和招标性课题20余项,孵化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0余项。

    三是打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壁垒,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课堂延伸到实习实践中,每年组织学生400余人次前往陕西、甘肃、宁夏等多地实习实践,打造“行走的课堂”,锤炼“四力”。近几年先后开展“陕甘宁红色之旅”“黔东南重走长征路”“党的百年新闻事业寻根之旅”“秦巴山区乡村振兴研学”等实践活动,将新闻采写课堂置于新闻事件语境,有效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提高了学生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学院师生多篇新闻作品在《贵州日报》等媒体刊发,实践团队曾获评全国大中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实践成果成功转化并获评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一等奖。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